易搜题 > 金融财经 > 会计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A公司为某市属国有企业,按有关规定应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对于符合投资性房地主定义的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对于会计差错涉及应交所得税的,税法均允许予以调整。
资料一:A公司按有关规定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50万元,计税基础为5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11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计税基础为0。
(2)A公司有一项房地产,自2008年初开始对外经营出租,原价为4000万元,至2009年1月1日,已提折旧240万元。2009年1月1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税法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与原会计上的处理一致。
资料二:2010年度,A公司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因素),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从2010年1月1日起,决定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同时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2)A公司2010年1月1日发现其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该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A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结算及结转固定资产的手续,2009年6月30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109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12月期间发生利息25万元和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70万元。
A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2010年5月15日,A公司发现该公司2009年6月20日取得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已于取得时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原价为2000万元,A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于每年年末计提折旧,税法上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之一致。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取得,2009年6月20日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
(4)A公司于2010年5月25日发现,2009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取得成本为30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其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资料一,编制A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年末均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12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甲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收存银行。乙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乙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12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向乙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乙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乙公司2×12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甲、乙之间的合并属于应税合并。编制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够控制乙公司。同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3800万元(其中:股本为3000万元,资本公积为0,盈余公积为8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72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差额是乙公司的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大200万元所引起的,该项无形资产的尚可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和乙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盈余公积提取比例均为10%。
    (1)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4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4万元;2009年宣告并分派2008年现金股利100万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的金额为30万元(已考虑所得税的影响)。2010年实现净利润5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4万元,2010年宣告并分派2009年现金股利110万元。
    (2)乙公司2009年销售100件A产品给甲公司,每件售价5万元,每件成本3万元,甲公司2009年对外销售A产品60件,每件售价6万元。甲公司2010年对外销售A产品40件,每件售价6万元。
    (3)乙公司2009年6月20日出售一件产品给甲公司,产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成本为6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资产入账,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提折旧。
    (4)2009年1月1日,甲、乙公司间不存在内部债权债务;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应收甲公司账款的余额为1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应收甲公司账款的余额为80万元。假定乙公司对应收甲公司的账款按10%计提坏账准备。
    (5)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6)甲、乙之间的合并属于应税合并。编制甲公司2010年末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的相关调整、抵销分录,并计算2010年末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考虑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抵销分录)。
  •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3300万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80%的股份并能够控制乙公司。同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3800万元(其中:股本为3000万元,资本公积为0,盈余公积为8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72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差额是乙公司的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大200万元所引起的,该项无形资产的尚可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和乙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盈余公积提取比例均为10%。
    (1)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4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4万元;2009年宣告并分派2008年现金股利100万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的金额为30万元(已考虑所得税的影响)。2010年实现净利润5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4万元,2010年宣告并分派2009年现金股利110万元。
    (2)乙公司2009年销售100件A产品给甲公司,每件售价5万元,每件成本3万元,甲公司2009年对外销售A产品60件,每件售价6万元。甲公司2010年对外销售A产品40件,每件售价6万元。
    (3)乙公司2009年6月20日出售一件产品给甲公司,产品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成本为6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资产入账,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提折旧。
    (4)2009年1月1日,甲、乙公司间不存在内部债权债务;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应收甲公司账款的余额为1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应收甲公司账款的余额为80万元。假定乙公司对应收甲公司的账款按10%计提坏账准备。
    (5)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6)甲、乙之间的合并属于应税合并。编制甲公司2009年末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的相关调整、抵销分录,并计算2009年末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考虑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抵销分录)。
  • A公司为某市属国有企业,按有关规定应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对于符合投资性房地主定义的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对于会计差错涉及应交所得税的,税法均允许予以调整。
    资料一:A公司按有关规定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50万元,计税基础为5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11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计税基础为0。
    (2)A公司有一项房地产,自2008年初开始对外经营出租,原价为4000万元,至2009年1月1日,已提折旧240万元。2009年1月1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税法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与原会计上的处理一致。
    资料二:2010年度,A公司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因素),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从2010年1月1日起,决定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同时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2)A公司2010年1月1日发现其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该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A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结算及结转固定资产的手续,2009年6月30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109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12月期间发生利息25万元和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70万元。
    A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2010年5月15日,A公司发现该公司2009年6月20日取得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已于取得时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原价为2000万元,A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于每年年末计提折旧,税法上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之一致。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取得,2009年6月20日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
    (4)A公司于2010年5月25日发现,2009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取得成本为30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其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判断资料二中各事项分别属于何种会计变更或差错,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果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要求计算对本年度的影响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以万元列示)。
  •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年末均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12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甲公司以3200万元取得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6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5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6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件A产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万元,款项已于当日收存银行。乙公司购买的A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3)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万元,单位销售成本为9万元,款项尚未收取。
    乙公司将购入的B产品作为存货入库;至2×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对外销售B产品4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10.3万元;2×12年12月31日,对尚未销售的B产品每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
    (4)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向乙公司销售200件B产品的款项;当日,对该笔应收账款计提了20万元的坏账准备。
    (5)4月12日,乙公司对外宣告发放上年度现金股利300万元;4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80万元。乙公司2×12年度利润表列报的净利润为400万元。甲、乙之间的合并属于应税合并。编制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相关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与抵销内部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抵销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