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职业技能类 > 职称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讲授齐白石“三百石印富翁”的故事,学生感受白石老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导入新课《篆刻—刀法》。活动二:直观感知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篆刻印章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工具:印床、印泥、刻刀、砂纸、铅笔、白纸、印蓝纸、刷子……材料:青田石、寿山石等……活动三:形式分析观察篆刻图片,两者在篆刻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朱文将印文周围部分刻除,印文突出。白文与朱文相反,将文字笔画刻去,印文凹下。师: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决定篆刻艺术风格特点的除了阴阳印刻之外还有哪些方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1)冲刀:用刀角顺着要刻的线条推力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行速度。冲刀角度小,与平面约成30度。冲刀的特点是出锋锐利,印文挺拔刚健,适宜镌刻平方正直较规矩的印文。(2)切刀:执刀角度比冲刀大,约成60度,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刀角一起一伏,将要刻部分镌刻。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活动四:示范讲解临摹白文阴刻——水上人家1.操作步骤: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设计印稿——磨平印面——转印印稿——检查印稿——镌刻——铃印——修改、调整2.提出注意点:(1)印稿设计布局要求体现:横平竖直连斜曲,顶天立地布满格。留边出气显神韵,冲边借边巧用格。空空相等找匀称,疏密相兼是风格。(2)刻印时候注意走刀不宜过快,防止划伤手指。3.学生分小组操作。4.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总结问题,质疑。活动五:交流评议,拓展提高1.展示学生作品。2.学生自评、互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3.教师对整个印章篆刻学习与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填写学习评价表。4.在掌握刻印基本技巧后,可以尝试刻朱文或其他肖形印。(按照要求规范工具的摆放,清洁完各自的桌面和地面后离开教室)【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谈一谈对于篆刻执刀的认识?2.美术老师如何将生活引进课堂?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初中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悟空》,让学生感受戏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产生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课《甘洒热血写春秋》。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表现了豪爽的情绪。2.观看视屏并设问:“这段唱腔属于哪个行当?”学生自由发言(生)。通过观看视屏演唱者体貌特征,师生共同总结属于四大行当中的生行,带领学生模仿剧中生行人物动作。(三)学唱歌曲1.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曲谱,并让学生找出不懂得地方。2.学生找出一字多音乐段,教师带领同学通过柯尔文手势掌握音准,有了正确的音准为基础,教师根据旋律走向,用手划弧线带领学生把一字多音即“拖腔”处唱的连贯、流畅,此处教师范唱,学生感受圆滑线的连贯流畅。做到“圆滑线似彩虹,异音相连唱连贯”。3.有感情的带节奏朗读歌词。并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豪爽)4.模仿剧中人物动作,并带有动作完整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注意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四)巩固提高讲述《智取威虎山》剧情(该唱段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聆听选段《林海雪原》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小组活动:1.讨论:《林海雪原》唱腔属于哪个行当?(生)2.试着哼唱该选段。3.演唱比赛。(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我采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增加学生的记忆。然后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课后,可以将歌曲唱歌自己的亲朋好友。【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说一下京剧的四大行当。2.简述一下《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设置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蒙古族的图片,提问学生图片上是哪个民族?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追问对蒙古族又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后,顺势引入新课。(二)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听的同时,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三)探究欣赏歌曲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这首歌的乐句规整,旋律走向呈波浪状,表现了歌曲的宽广,悠扬。2.教师带领同学视读乐谱,回顾曲子中的连音线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总结连线可以是乐曲更加连贯,继而追问歌曲中出现的倚音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可以使歌曲更加悠扬婉转,体现出蒙古族民歌的特色。3..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带学生轻声哼唱,在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音歌曲中出现的连线和倚音。4.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可以跟唱,让学生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四)巩固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2.小组展示,互评。(五)小结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引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并要在生活中了解多元化音乐。2.作业:搜集一些其他的蒙古族的民歌,下节课分享交流。【答辩题目解析】1.蒙古族民歌都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特点?2.你认为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小学音乐《草原放牧》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新课1.教师讲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介绍音乐创作的背景,吸引学生的兴趣。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学生讨论故事人物,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二)初步感知,了解作品1.聆听《草原放牧》,感受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1)根据音乐情绪想象画面,并画出旋律线。(2)自由探索感受音乐节拍及特点。(3)说出情绪和速度(欢快、中速偏快)。2.再次完整聆听,感受作品结构。(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节奏谱)(三)分段赏析,理解作品1聆听第一段,学生通过聆听得出该段分成两个主题。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一种风格的两个主题的不同性格所表达的两种不同情绪,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听一段议论一段,听听,议议。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教师总结: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同名动画片的主题歌音调,节奏轻快活泼,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3)讨论第二段的特点。(4)教师总结:第二主题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断,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徐缓。这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既有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丰满完整的艺术形象。3.复听全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一步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并用图形表示。(1)教师总结:第一主题刻画了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2)教师总结:第二主题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4.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感受琵琶弹奏的音色。5.轻声哼唱主题旋律,体会草原风光。(四)巩固提高,表现作品1.学生将对两段音乐的感受即兴编舞进行表演,表现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泼可爱的形象。2.自由组合表演练习,分工情境表现:“赶羊群”、“玩耍”等。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五)课堂小结,作业设置师: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课。我们今天欣赏的乐曲是一首琵琶协奏曲,名字叫《草原放牧》,乐曲由“引子”“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三部分组成。第一主题具有“短调”音乐特点,第二主题具有“长调”音乐特点。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通过怎样的方式讲解欣赏课?
  •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设置疑问:示范几个孔雀舞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播放多媒体,出示:傣家楼阁金孔雀起舞的画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教师加以渲染并总结: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民族舞蹈家杨丽萍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傣家楼阁的金孔雀。(屏幕出示课题,开始上课)(二)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1)提问:歌曲的速度如何?(中速)(2)多媒体出示曲谱,像竹节类比的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来形象学习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来数一数这首歌里有多少个小节?(20个)2.再次播放歌曲,分乐句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跟着画出旋律线。(1)歌曲是几几拍子的?(2/4拍)(2)歌曲的强弱规律如何?(强、弱)(3)拍手为强,摊手为弱,从而感受强弱规律。3.教师范唱,学生拍手加入强弱规律配合。(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1)教师说出小动物,学生以动物叫声随琴发声;例如:(师:小花猫怎么叫?生:喵喵喵喵喵54321)(2)教师带领学生用la模唱歌曲。2.教师分句,加歌词词进行教唱,强调节奏和强弱规律。3.播放音频,练习演唱并加入身体的动作。4.随琴齐唱,教师歌唱从而纠正指导出现的问题。5.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演唱,师生进行共同点评。(四)巩固提升1.屏幕出示歌曲谱例,安排学生数一数一共多少个小节?2.学几个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为歌曲编排。(五)小结作业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文化,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金孔雀及傣家的文化,那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悦耳的歌谣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单介绍一下傣族民歌。2.简单介绍一下傣族的舞蹈。
  •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谚语导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2.多媒体展示清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并回答:“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有初生的太阳,有公鸡等;清新美好的感受)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过渡并顺势导入课题。(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提问:歌曲中的清晨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歌词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2.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通过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描绘清晨的画面的?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三)学唱歌曲1.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用“la”轻声哼唱曲谱,同时用手划出旋律线。2.教师运用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教师提示演唱时注意带入2/4的强弱规律“强-弱”的规律特点。3.请学生找出开头两个乐句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的曲谱,并注意延音线所在之处音的时值。4.学唱第二乐段的旋律,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谱,引导学生找出D.C.记号,并提问:这一记号的含义及表现方式是怎样的?学生根据之前聆听歌曲的演唱顺序自由发表观点。5.教师结合板书讲解D.C.记号的含义和出现时歌曲演唱的顺序。6.学生带入反复记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并说出从歌词中体会到的内容及情感。师生交流并总结。6.学生带着对歌词的理解及旋律的把握填词演唱整首歌曲,并注意弱起及延音线所在的位置及反复记号的演唱。7.全班齐唱,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三)巩固提高1.学生在两种编创中自由选择一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清晨》创编伴奏。(2)以“早晨”为题,分小组用各种表现手段编创音乐(音响)。2.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清晨》,学会了反复记号中的一种,感受到了清晨清新美妙的景色,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时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欢快的歌曲,结束这节课吧。【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能举出相关的姊妹艺术有哪些吗?2.作为班主任的你同时也担任音乐课程的教学,教师节未收到学生礼物而在课堂发脾气,你怎么看?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