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高中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广东汕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28)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作文
    按要求作文。
    赤橙黄绿蓝靛紫,是彩虹的颜色;桃红柳绿花儿笑,是春天的颜色;大树苍翠又葱绿,是夏天的颜色;金黄遍地秋收望,是秋天的颜色;皑皑白雪铺满地,是冬天的颜色。颜色是季节的服饰,是生命的体现。颜色也是人生理想的再现。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颜色。
    请以“颜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 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主要的教育贡献是

    A.探索研究教育理论

    B.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

    C.推行城市平民教育

    D.提倡乡村教育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王道政治使大原。”-------陈独秀
    (1)“三纲之说”和“王道政治”具体指什么而言?(2分)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推测出陈独秀对儒学持何种态度?(1分)请说明你的理由(1分)。
    材料二:惟自共和以来,百神废祀,乃至上帝不报本,孔子停丁祭。天坛鞠为茂草,文庙付之榛荆。……礼坏乐崩……呜呼,中国数千年以来未闻有此大变也。
    ——康有为
    (2)近代“共和”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分)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1分)该文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心情?(1分)
    材料三:“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陈独秀
    (3)“维新”和“帝制”分别是指什么?(1分)从材料可以看出陈独秀在思索什么?(1分)有何行动?(1分)

  • (200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调研33题)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近代出国留学的浪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学生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问题(10分)(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留学活动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地区有何变化?(2分)(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拦住,何必一定要搬开它呢?绕道而行,岂不是更好、更方便?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绕道而行”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绕道而行”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