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职业技能类 > 职称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黄某平时纪律散漫,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有时甚至旷课,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儿子也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电话联系,但都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黄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麻烦。于是他三番五次找黄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黄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于是在未告诉家长的情况下辍学回家。此事后来被学校发现,学校责成班主任赵老师迅速到黄某家里动员学生回校上学,并向家长赔礼道歉。学校领导在教职工会议上对赵老师的错误做法予以公开批评。问题:根据学生权利保护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某市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罗雅在教师韩某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一副美术作品,此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儿童画展,荣获一等奖,并获1000元现金奖励。对1000元现金的发放,学校、韩老师、罗雅的家长产生了分歧。学校认为,罗雅代表学校参加画展,学校有权决定奖金的发放;韩老师认为,罗雅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奖金应该有他的份额;罗雅的父母认为,罗雅的学习生活由他们照料,奖金当然归他们所有。请问: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某乡集资修建公共图书馆,要求每户都要按份额集资。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缴全了集资份额的家庭,其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一律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集资款,什么时候缴了才能回校上课。结果,有个学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了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 2010年6月,某市公立初级中学新校区开始招生报名,当市民李先生来到现场,将户口簿交给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却让他出示工作证。给孩子报名上学看大人工作证干啥?这是在现场时李先生的疑问,而两位工作人员告诉他,此次招生只招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并拿出一页纸表示,学校有规定,这上面单位工作人员的孩子才可报名。纸上罗列的单位名称包括: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政府办、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那么为什么不招别的学生呢?工作人员给出的回答是:“我们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今年只开4个班,资源有限。”(1)该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应如何治理和杜绝上述情况?
  • 《湖北日报》于2006年3月8日刊登了一封初中生的来信:我们是武汉某大学附中的一群初中生。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我们,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但学校教育却使我们负担沉重、忧虑重重、心情郁闷!现在,学校的教育完全是为着升学考试进行的。说搞素质教育,其实只不过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已,甚至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借口。请看我们的作息时间:早上7时15分至20分到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6时左右起床);每天8节课,偶尔有一节自习课,也总是被占用而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对应中考的主课);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家庭作业,一般要做到11时左右;每个周末是休息不成的,因为周日照常上课(但要另外交钱),而周六又有大量家庭作业要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睡眠严重不足;我们没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我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我们没有机会做我们很想做的课外科学观察等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这样待我们,肯定是一番好心,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成才。但是,他们知不知道,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中生活和学习,我们真的能够顺利长大成才吗?(1)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2)请你谈谈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 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某、赵某。”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时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试分析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