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职业技能类 > 职称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案例: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原文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播放了98版的《水浒传》相关情节。在看完视频后,学生发现了很多与原著有出入的地方,跃跃欲试的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生1:电视剧中没有体现“陆虞侯闪进酒店”的细节。增加了陆虞候谋害林冲的奸诈神情的特写。生2:电视剧中删掉了店小二偷听奸计后告知林冲,林冲买刀寻仇的情节。增加了店小二夫妇偷听被发现后不敢告知林冲,只能旁敲侧击地暗示林冲的情节。生3:增加了林冲在大雪纷飞的野外舞枪的情节。生4:修改了林冲对火盆的处理情节,原文中火盆是被雪水浸灭的,电视剧中是林冲将火种踩灭的。生5:结尾没有把被子和葫芦都丢了不要,而是用枪挑着走了。师:那你们觉得编导对原著的改编孰优孰劣?学生再次进入了研讨的热烈状态中。经过5分钟的讨论后,很多学生举手后不待教师点名就抢先发言了。生1:增加偷听情节和删掉警告情节就不能充分体现原文情节的跌宕起伏,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生2:增加的雪地舞枪的情节,特别是林冲夸奖自己“好枪”的细节,以乐景写哀情,增强了悲剧性。生3:火种被雪水浸灭更体现了雪之大。林冲隔着墙探了半身进去摸索才发现火盆是被雪水浸灭的,完全不顾自己可能被烧伤的危险,这写出他的细心,也突出他的悲剧性,而电视剧的修改就没有这种意味了。生4:结尾的“舍弃被子和葫芦”不该省掉,那是很精彩的点睛之笔。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平时如果总是直接看电视,不肯阅读名著本身,那么我们就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如果名著本身已经被导演改编得面目全非了,那么我们就很难再体会其中精髓。问题:(1)请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该教师在授课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题。肩膀①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②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慨!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③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销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④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樵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⑤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⑥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他因为无所畏惧,他所以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⑦“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⑧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⑨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⑩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问题:请从第②③④段最少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进行修改。
  • 教学“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专题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在搜集、记忆成语的过程中,积极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相关人物,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整理结果。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图穷匕见——荆轲B.纸上谈兵——赵括C.东床袒腹——苏轼D.投笔从戎——班超
  • 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原文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课文介绍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三单元第四课《短文三篇》,同课另外两篇短文为《信条》《热爱生命》。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单元说明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遏,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课文介绍本文饱含感情的笔触.记叙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佳景和宴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同单元的课文还有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 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再别康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A.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B.以拓展型结束语使学生带着津津有味的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C.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D.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