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医疗卫生 > 医卫其他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患者男,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莱姆病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相关标签: 莱姆病   黄豆粒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患者,男性,74岁。病例摘要(1)主诉:上后牙缺失3年余,要求修复。(2)现病史:3年前发现上后牙齿松动不能咬硬物,后逐渐脱落,现咀嚼困难要求修复。(3)既往史:既往体健。(4)检查:缺失,缺牙区牙槽嵴无异常,双侧上颌结节颊侧黄豆粒大小尖锐性骨尖,触痛。残根,叩诊(++),松动度Ⅲ度,X线示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处。左下侧切牙Ⅲ度松动。余留牙牙石(+++),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周袋2~4mm,牙龈红肿,触之易出血,口腔卫生条件较差。(病例题)

  • 莱姆病,像许多其他的人兽共患病一样,是由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类宿主血液从而携带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的。长久以来,科学家们认为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然而,在纽约东南部一个莱姆病高发区,一项历时13年的对莱姆病生态学中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研究中,推翻了这一观点,因为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上述论述基于以下哪一种假设()

    A、从未爆发过莱姆病的地区通常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比较低

    B、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不会显著降低

    C、其他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可作为莱姆病发病的预报因素

    D、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提高是其他疾病爆发的先兆

  • 患者男性,尿频尿急两年,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尿培养阴性,腹部平片阴性。造影见右肾上盏杯口模糊呈虫蚀状,其外上方有一黄豆粒大小圆形造影剂填充阴影,边缘模糊。应该考虑为(  )。

    A、肾盏痉挛

    B、肾肿瘤

    C、肾囊肿

    D、肾结核

    E、肾脓肿

  • 关于对莱姆病的时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有()。

    A、莱姆病的最初感染主要发生在夏季

    B、在某些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有病例报告

    C、发生时间主要取决于当地蜱密度的季节性变化

    D、我国东北林区的发病时间一般比其它地区晚

    E、以上都不对

  • 早期莱姆病和有神经症状的莱姆病的病因学治疗方法分别是什么?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