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郁闭度”标签

郁闭度

放烟法防治病虫害,其特点是烟剂用药量少,使用方便,不用加工,不需器械,效果好,适用于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林分郁闭度较小的林区。

A、对

B、错

查看答案
疏林地是指()的林地。

A、由乔木树种组成

B、面积大于0.067公顷

C、郁闭度在0.1—0.19之间

D、平均直径大于10厘米

E、林分平均高不低于8米

查看答案

()是指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时将森林按不同的权属、土地类别、起源、森林类别、林种、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等级、立地类型、经济林产期(经营集约度等级)和林业工程类别等划成不同的小区。

查看答案
下述条件中的()最不符合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采种林分要求。

A.天然次生林

B.天然异龄林

C.地理起源不清的人工林

D.郁闭度较低的天然林

查看答案

水土保持林林冠具有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地表,消弱雨滴对土壤的濺蚀作用,并可截留部分雨水。截留量的大小主要受()的影响。

A、郁闭度

B、枝叶大小

C、降雨量

D、降雨强度

查看答案

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

A、0.10以上(含0.10)

B、0.20以上(含0.20)

C、0.30以上(含0.30)

D、0.50以上(含0.50)

查看答案

城市绿化工程竣工验收中,所种植的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应在满()后方可验收;地被植物应在当年成活后,郁闭度达到()以上进行验收。

A、两年,80%

B、一个生长周期,80%

C、一个生长周期,90%

D、一年,90%

查看答案
疏林的新标准中半干旱区的乔木林郁闭度(),灌木林覆盖度(),乔灌混交林覆盖度()

A.0.15;25%;25%

B.0.15;20%;25%

C.0.1;20%;25%

D.0.1;25%;25%

查看答案

森林法所称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的覆盖面积。
A.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
B.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
C.农田林网
D.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

查看答案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用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查看答案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

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古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查看答案
题目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古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查看答案
有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有()。A: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不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B:未成林造林地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
C:农村道路指农村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道路
D:荒草地指树木郁闭度<10%,表层为土质,生长杂草的土地,不包括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
查看答案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公路口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问题】
给出沥青拌合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查看答案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公路口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问题】
针对居民点Ml的监测方案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公路口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问题】
K61~K62+600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意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临路建筑100m。公路口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拟在居民点Ml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问题】
为确定动物保护通道位置,应了解K30~K45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
查看答案
第三题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0~K75),在K75通过互通H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K75~K152)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提升至100km/h。
  工程施工期在K72附近设置1处沥青拌合站,站内设拌合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油炉加热的沥青在拌合楼内搅拌后出料。
  公路K6+000~K9+400路段与西侧已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1临路建筑10Om。
  公路K30~K45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K32~K36东侧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麝。K30~K45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堑,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
  公路K59~K66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
  公路K145~K146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A)。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M2的昼、夜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57dB(A)。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
  拟在居民点M1临路建筑物前1m(距地面1.2m)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份公众问卷中有5%公众建议,K61~K62+600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沥青拌合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针对居民点M1的监测方案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为确定保护动物通道位置,应了解K30~K45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 居民点M2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噪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拟建连接甲、乙两市的高速公路,采用新建十改扩建方案,全长152km。新建段以甲市为起点,向南布线75km(KO~K7日,在K75 通过互通H 与现有高速公路相接。改扩建段为自互通H 向东至乙市的长77km (K75~K152) 现有高速公路路段》新建路段为双向四军道,路基宽度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100km!h 。改扩建路段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由22.5m 改为33.5m,单侧或双侧加宽,水泥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由现状80km!h 提升至100km/h 。
工程施工期在K72 附近设置1 处沥青拌舍站,站内设拌舍楼、沥青储罐、料场、辅助生产建筑物等。采用间歇式热拌工艺,矿粉、烘干的碎石和砂与经柴油导热泊炉加热的沥青在拌舍楼内搅拌后出料。
公路K6+000-K9+400 路段与西侧己建铁路平行布线,公路红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m,距西侧居民点Ml 临路建筑100m。
公路口0-K45 路段经过山岭区,植被以天然林为主,郁闭度较高。其中, K32~K36 东侧有一省级自然撕区,公路距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300m,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保护动物大灵猫、林靡。K30~K45 路段部分为桥梁、隧道,部分为路堤、路茧,工程可研提出拟在该路段设置动物保护通道。
公路K59-K66 路段经过平原区,分布有人工林地、水田、鱼塘、沟渠、小型河流,河流均由西向东流向湖泊L。K61~K62+600东侧有一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距
公路最近距离为500m,主要保护对象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两栖保护动物虎纹蛙和鸟类繁殖地,公路跨越小河处设置桥梁,其他路段采用高路基(平均高度3.5m) 。
公路K145-K146 路段向南单侧扩建。居民点M2 位于该路段北侧,距离公路红线55m,执行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问60dB(A) ,夜间50dB(A)) 。原路堤边设有一道声屏障,现状监测降噪效果4dB (A) 。在不考虑插入损失情况下,工程运行中期陋的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63dB(A) 、57dB(A) 。工程可研针对居民点M2 声环境质量中期达标要求,拟保留现有声屏障,增设一道降噪效果相同的声屏障。
拟在居民点Ml 临路建筑物前lm(距地面1. 2m) 设噪声监测点,昼夜各测1次(2天) ,每次20min。在回收的500 份公众问卷中有5%的公众建议, K61-K62+600 路段架桥替代高路基。
问题:
1. 给出沥青拌合过程中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2. 针对居民点Ml 的监测方案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 为确定保护动物通道位置,应了解K30~K45 路段哪些生态关键信息?
4. 居民点M2 采取工程可研提出的降嗓措施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5. K61-K62+600 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意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