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柳叶刀”标签

柳叶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绝于耳,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动辄出台封路等限制性措施。
B: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中国的了解。
C: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关于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的调查报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隶属东京电力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让日本人至今还没有走出“核恐慌”的阴影,断然拒绝电力公司的任何道歉和谢罪。
B: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令激起强烈反响,有评论认为,限购令阻碍了炒房通道,降低了炒房获利能力,因而破坏了本来“健康”的市场。
C:最近,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引发了南亚地区和英国等地的多起相关病例。
D:前不久,东亚投资论坛指出,各国应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大力研制与开发新能源,使人类尽快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查看答案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句话中用了“似乎”一词,并且给“颠覆”加上引导,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增加文章的幽默趣味性

B.为后文观点埋下伏笔

C.使表达更加严谨周密

D.表达对该研究的讽刺态度

上文第二段列举了研究数据,是为了说明________。A.本研究的可靠性

B.本研究的前瞻性

C.本研究的长效性

D.本研究的全面性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其研究结果不包括________。A.蔬菜、水果和豆类摄入越多好处越大

B.脂肪摄入量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无关

C.脂肪摄入量跟死亡风险无关

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

上文的主要写作目的是________。A.介绍传统观念和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成果

B.介绍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质疑意见

C.揭示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D.说明人类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下列________项是评论作者不同意论文研究结论的理由。A.蔬菜、水果和豆类降低死亡率的研究过程不可靠

B.蔬菜、水果和豆类含有碳水化合物种类不同

C.动物食品更富有营养,所以增加了人的寿命

D.人们的健康意识远比饮食习惯更有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关于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的调查报告。
B: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中国的了解。
C: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电影《星际穿越》的拍摄团队由多名天体科学家组成,以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准确地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奇异而壮观的宇宙景象,必将成为科幻作品的新标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日前批准在佛罗里达州开展转基因蚊子野外试验,这种转基因蚊子可帮助控制寨卡病毒、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B:近日,乐视正式宣布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体验园将落户浙江,这也回应了业界一直以来对乐视造车的关注和质疑。
C: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国际专业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27名全球顶尖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签署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指出,新冠病毒和其他更多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截至2月21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累计查处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案件1787起。

(1)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材料二:日前,济宁市制定了《济宁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一座城市的“垃圾革命”正在济宁各地兴起——计划到2020年,市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市、区)公共机构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在济宁市某小区,每户家庭都有垃圾投放卡和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便于识别投放是否正确;对正确投放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积分券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济宁在这场“垃圾革命”中的好做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B:7月24日8时,已经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空降兵顶着高温酷暑赶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继续执行筑坝拦水,稳定野北闸口险情。
C:在里约奥运村阳台上,不同代表队挂上了不同的国旗和地区旗帜,原本看起来一样的公寓楼,立刻变得各具特色,容易辨识。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查看答案
[单选]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流行病在英国有基础疫苗予以保护。三种疫苗放在一起,统称MMR疫苗。1998年2月,著名的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刊登了一篇跟自闭症有关的文章,研究了12个自闭症小孩,其中有8个孩子的父母表示,他们的小孩在接种了MMR疫苗之后,“行为变得有些奇怪”,并伴有结肠炎的症状。文章作者认为同时接种MMR疫苗会使免疫系统“过载”,导致结肠炎和一系列自闭症谱系障碍。以下哪项最能削弱文章作者的观点?
A.自闭症、结肠炎可以通过后期治疗进行治愈
B.这些自闭症小孩的父母也曾患有自闭症,遗传也是自闭症的成因之一
C.英国每年接种MMR疫苗的儿童占比达92.3%,该研究样本量过少
D.MMR疫苗是防止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最佳手段
查看答案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上文第二段列举了研究数据,是为了说明________。
A.本研究的可靠性
B.本研究的前瞻性
C.本研究的长效性
D.本研究的全面性
查看答案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上文的主要写作目的是________。
A.介绍传统观念和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成果
B.介绍一项颠覆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质疑意见
C.揭示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D.说明人类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下列________项是评论作者不同意论文研究结论的理由。
A.蔬菜、水果和豆类降低死亡率的研究过程不可靠
B.蔬菜、水果和豆类含有碳水化合物种类不同
C.动物食品更富有营养,所以增加了人的寿命
D.人们的健康意识远比饮食习惯更有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Retirement Brings Most a Big Health Boost
The self-reported health of the newly retired improves so much that most feel eight years younger,a new
European study suggests.
This happy news was true of almost everyone except a small minority一only 2 percent一who had experi-
enced"ideal"conditions in their working life,anyway.
"The results really say three things:that work puts an extra burden on the health of older workers,that
the effects of this extra burden are largely relieved by retirement and,finally,that both the extra burden and
the relief are larger when working conditions are poor,"said Hugo Westerlund,lead author of a study pub-
lished online Nov. 9 in The Lancet(柳叶刀)."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ee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older workers to decrease the demands in their work out of concern for their health and well-being."
But of course,added Westerlund,who is head of epidemiology at the Stress Research Institute at
Stockholm University in Sweden,"not all older workers suffer from poor perceived health.Many are indeed
remarkably healthy and fit for work.But sooner or later,everyone has to slow down because of old age catch-
ing up."
Last week,the same group of researchers reported that workers slept better after retirement than before.
"Sleep improves at retirement,which suggests that sleeping could be a mediator between work and perception
of poor health,"Westerlund said.
This study looked at what the same 15,000 French workers,and most of them had to say about their own
health up to seven years pre-retirement and up to seven years post-retirement.
As participants got closer to retirement age,their perception of their own health declined,but went up
again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retirement.
Those who reported being in poorer health declined from 19.2 percent in the year prior to retirement to
14.3 percent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year after retir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that means post-retire-
ment levels of poor health fell to levels last seen eight years previously.
The changes were seen in both men and women,across different occupations,and lasted through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not punching the clock.
Workers who felt worse before retirement and had lower working conditions reported greater improve-
ments as soon as they retired,the team found.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pply to conditions all over the world.A:RightB:WrongC:Not mentioned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Retirement Brings Most a Big Health Boost
The self-reported health of the newly retired improves so much that most feel eight years younger,a new
European study suggests.
This happy news was true of almost everyone except a small minority一only 2 percent一who had experi-
enced"ideal"conditions in their working life,anyway.
"The results really say three things:that work puts an extra burden on the health of older workers,that
the effects of this extra burden are largely relieved by retirement and,finally,that both the extra burden and
the relief are larger when working conditions are poor,"said Hugo Westerlund,lead author of a study pub-
lished online Nov. 9 in The Lancet(柳叶刀)."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ee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older workers to decrease the demands in their work out of concern for their health and well-being."
But of course,added Westerlund,who is head of epidemiology at the Stress Research Institute at
Stockholm University in Sweden,"not all older workers suffer from poor perceived health.Many are indeed
remarkably healthy and fit for work.But sooner or later,everyone has to slow down because of old age catch-
ing up."
Last week,the same group of researchers reported that workers slept better after retirement than before.
"Sleep improves at retirement,which suggests that sleeping could be a mediator between work and perception
of poor health,"Westerlund said.
This study looked at what the same 15,000 French workers,and most of them had to say about their own
health up to seven years pre-retirement and up to seven years post-retirement.
As participants got closer to retirement age,their perception of their own health declined,but went up
again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retirement.
Those who reported being in poorer health declined from 19.2 percent in the year prior to retirement to
14.3 percent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year after retir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that means post-retire-
ment levels of poor health fell to levels last seen eight years previously.
The changes were seen in both men and women,across different occupations,and lasted through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not punching the clock.
Workers who felt worse before retirement and had lower working conditions reported greater improve-
ments as soon as they retired,the team found. The study analyzed the participants'perception of their own health in a certain period.A:RightB:WrongC:Not mentioned
查看答案

(1)超级病毒  据2010年8 月11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介绍,目前有一种新出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正在一些国家流行,一些西方医学家把这种病叫做“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或者简称为NDM—1。由于许多发病者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旅游和治疗,因而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携带NDM—1的细菌可能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据报道,这种病可以通过饮水等途径传染,表现症状为肠道感染,这种新型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据报道,这种病毒对任何抗生素都抵御,也就是说,感染这种病毒的人无药可医。  (2)苏联翻译版的《巫术的见证人》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罪犯因犯杀人罪而判处了死刑,人们告诉他将用切断动脉的方法处决,人们把他押到刑场,向他展示了刑具,一把解剖刀,然后蒙上他的眼睛,接着在他的手臂上划了一刀(但是并没有划破皮),然后用一股细细的温水靠着他的手臂流去,给他一种血流的错觉,水不断在流,放在地上的水盆发出嘀嗒的响声,不久以后,犯人死了,和切断精脉死亡的症状完全一致。  ——摘自俄语版《巫术的见证人》 通过分析这两个例子,说明心理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题。
古代印第安人每当他们头痛发热时,就用捣烂的柳树皮敷在前额上,便可解除病痛之苦。在一些印第安人的部落中,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他们把柳树称为神奇之树。
柳树为什么具有这种疗效呢?学者们对此困惑不解。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生理学家克莱兰,在二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捣烂的柳树皮汁中含有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水杨酸。
众所皆知,柳树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它不可能与人类一样,会患头痛发热病,为什么分泌这种物质呢?后来的医学工作者发现,阿斯匹林对人体的解热镇痛机能是间接的;其真正的直接因素是阿斯匹林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前列腺素,它是人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激素,可以调节各方面的生理机能。人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睡莲科的野生芡中,注射阿斯匹林以后,可以使其提前开花,并常保鲜艳。日本植物学家美智子据此推测,阿斯匹林是过去未发现的一种物质生长激素,它既可以使柳树抢先抽芽叶绿,又可以使其有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在春天的植树日期里,不管你顺插或倒插杨柳树枝都可存活。正因为柳树具有如此顽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我国古代有折柳送客的礼仪,用柳祝福远行的人们顺应新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民间,柳枝向来被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古典小说中的南海观音便是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播洒甘露、祛病消灾的。战国时,医学家扁鹊就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痛肿。三国时的“神医”华佗用柳枝治疗骨折。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发现咀爵柳叶可止痛,就用柳叶以减轻妇女分娩时的疼痛,还用于医治关节痛。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都模仿柳叶形状制造,国际上通称“柳叶刀”;更有趣的是,英国有一本很具权威性的外科专业杂志,名字就叫《柳叶刀》。
古往今来,柳树的生命力不但为人们所传颂,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一直被看做是柔情的象征,就连被称为暴君的隋炀帝杨广在大运河开通之后,也命人在运河两岸植柳,并降旨赐柳树姓“杨”,故后人称柳树为“杨柳”。
《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一梦幽欢,有生死之约。在丽娘回生之后,两人从南安同到杭州西湖苏堤之畔定居,并在门前种下一梅一柳做标记;还有白娘子与小青避雨于白堤柳下,遇到了一个叫许仙的杭州男人,爱爱恨恨地成了柳中女子。明画家李流芳站在断桥一望就几乎魂销欲死,看到的肯定也是西湖白堤上的新烟禁柳。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种苗,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柳树是如此地多情,难怪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会在青楼酒醒之后,发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喟叹。
(麦文《柳树——生命力和柔情的象征》)
捣烂的柳树皮能治头痛发烧的原因是:
A.美国学者发现柳树皮汁中含有水杨酸。
B.阿斯匹林对人体解热镇痛机能是间接的。
C.直接原因是阿斯匹林促使人体分泌激素。
D.前列腺素可以调节人各方面的生理机能。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科学家最近找到了造成老化的原因,原来是决定性别的两枚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作祟所致。

比利时科学家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周刊《柳叶刀》上表示,他们从比利时北部弗兰德斯数百名志愿者体内取出白血球,检查其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结果发现,受试者父女、母子、母女与其他兄弟姐妹彼此间的端粒长度大致相同,而父子或者配偶之间的染色体端粒长度则有别。

研究人员说,这显示遗传因素,具体而言,就是X染色体发挥了影响力。女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都来自双亲,男性则拥有一个遗传自母亲的X染色体,以及遗传自父亲的Y染色体。

负责这项研究、目前任敦鲁汶大学的史泰森说:“我们的观察结果是,老化的过程可能与X染色体有关。”他[]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证实这点,但是目前已看得出X染色体中两个有意思的基因,可能影响端粒缩短的速度。其中之一是对稳定端粒非常重要的一种蛋白厨基?KCI。

另一个基因是在分泌抑制细胞老化的化学物质氧化氮过程中扮演要角的AGTR2。此外,同龄男女比对结果显示,女性的端粒较男性长,这说明了何以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长寿。研究报告作者推断,雌激素能够刺激端粒,因此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医界早在3年前就发现端粒可能是造成老化的因素。最近美国科学家更声称他们可利用储存的血样,预先推断某人60岁以后的健康情形。端粒较短者日后出现老化有关疾病的概率较高,75岁以前因肺炎与心脏病去世的概率,也较常人高出1倍。不过除了端粒的影响,环境与生活方式,例如吸烟、酗酒、运动、压力大等,也是影响老化的重要因素。

关于老化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化可能与决定性别X染色体有关

B.老化可能与端粒缩短速度有关

C.老化与雌激素无关

D.老化与生活方式有关

查看答案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科学家最近找到了造成老化的原因,原来是决定性别的两枚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作祟所致。

比利时科学家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周刊《柳叶刀》上表示,他们从比利时北部弗兰德斯数百名志愿者体内取出白血球,检查其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结果发现,受试者父女、母子、母女与其他兄弟姐妹彼此间的端粒长度大致相同,而父子或者配偶之间的染色体端粒长度则有别。

研究人员说,这显示遗传因素,具体而言,就是X染色体发挥了影响力。女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都来自双亲,男性则拥有一个遗传自母亲的X染色体,以及遗传自父亲的Y染色体。

负责这项研究、目前任教鲁汶大学的史泰森说:“我们的观察结果是,老化的过程可能与X染色体有关。”他【】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才能证实这点,但是目前已看得出X染色体中两个有意思的基因,可能影响端粒缩短的速度。其中之一是对稳定端粒非常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基KCL。

另一个基因是在分泌抑制细胞老化的化学物质氧化氮过程中扮演要角的AGTR2。此外,同龄男女比对结果显示,女性的端粒较男性长,这说明了何以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长寿。研究报告作者推断,雌激素能够刺激端粒,因此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医界早在3年前就发现端粒可能是造成老化的因素。最近美国科学家更声称他们可利用储存的血样,预先推断某人60岁以后的健康情形。端粒较短者日后出现老化有关疾病的概率较高,75岁以前因肺炎与心脏病去世的概率,也较常人高出1倍。不过除了端粒的影响,环境与生活方式,例如吸烟、酗酒、运动、压力大等,也是影响老化的重要因素。

阅读以上文章,回答46~50题

第46题关于老化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化可能与决定性别的X染色体有关

B.老化可能与端粒缩短速度有关

C.老化与雌激素无关

D.老化与生活方式有关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1.2012年9月5日上午,连霍高速公路兰州天一山庄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拉运葡萄的大货车在急转弯处侧翻。听说"葡萄车"翻了,附近不少村民拿着塑料袋、编织袋来抢葡萄,还有人干脆坐在路边吃了起来,有不少人还开着车、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来装运。还有人打电话,让亲戚朋友赶紧开车前来拉葡萄。车祸发生,每一位公民都应积极参与救援,救助伤者、抢救货物,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然而,在这起车祸中,村民们不仅没有积极进行抢救,反而对事故车辆上运载的货物进行哄抢。"哄抢的人太多了……"据处理事故的警察说,当时来了三四十人,好多人抱起葡萄箱就走。尽管交警制止了一部分村民的哄抢行为,但是现场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根本不听劝告,仍然继续哄抢。眼见葡萄被人成箱成箱地抱走,货车司机王师傅势单力薄,拦也拦不住。这车葡萄一共有3300箱,价值约30万元,除了被抢走的一部分,剩余的葡萄亦遭到不同程度损坏而无法销售。"这些损失足够让我倾家荡产了。"王师傅欲哭无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村民们对制止置若罔闻?是"捡便宜"的心理,还是其他?除了"法不责众""占便宜""盲从"等心理作怪,其哄抢行为的根源在于法律意识淡薄。尤其让人震惊的是,在车祸面前,为什么有些人眼里就只看到了财物,只看到了葡萄,而没有看到灾难,没有想到法律,也听不到交警们的制止声呢?中国在历史上号称礼仪之邦,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们素质很高的太平景象。为何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大提高了,但道德素质却大大下降了呢?有位哲人说过,人的行为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当然,也别说什么"法不责众",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法律在这时就该让犯了错的人付出代价。难道哄抢者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拿吗?应该说,在绿莹莹的葡萄面前,除了少数人处于有意识地抢夺他人财物的快感中外,大多数人都是在盲从,丢失了我们这个社会扶危济困、救人于危难的传统美德。2.被称为"史上最长黄金周"的中秋、国庆假期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这似乎在解释,为何"黄金周"变成了一年一次的"拥堵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这个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亟须有人为它开出合适的药方。中国的国庆"黄金周"在外国人眼中是这样的,"13亿人在同一时间进入假期,8600万人挤上高速公路。"据中国相关部门的统计,这8天内,还有760万人次乘飞机出游,6095万人次坐火车远行,4.25亿人次涌进全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7700万人次迈出国门,1800亿元花在国内旅游市场,800亿美元豪掷到其他国家……有调查显示,八成人将长途旅游作为减压的首选方式。对于"在路上"的中国人来说,旅游意味着逃离朝九晚五的工作,逃离家庭、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王琳国庆长假中疯狂"血拼"了一把。已经28岁的她至今仍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房、没车、没有男朋友,耳边是父母早中晚三遍的唠叨,催着她快点结婚生子。看着周围的朋友成家立业、买大房子、开名车,她心里酸溜溜的。长假出境旅游,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直到假期结束,她所期待的异国邂逅也没有发生,信用卡却刷爆了3张。名牌服装、包、首饰足足花去了3万多元。但她并不为自己的非理性消费后悔,因为在蓝天美景下购物交款的一刹那,她觉得自己美丽、幸福、富有,忘却了原先所有的压力。"老婆你好!我知错了,我不该沉迷网络游戏。可是说真的,我并没迷上网络这个东西,我只是难以承受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这是李先生写给妻子张女士的一封信,两年来他第一次向妻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看着丈夫写给自己的信,张女士掉下了眼泪。她告诉记者:"丈夫找了几次工作都不顺利,就自暴自弃,在家里上网,沉迷网游,也不说话。"截至2011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13亿,为全球第一,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高达3.56亿。网络是交流工具,更是排解压力的新渠道,除了网络游戏,在各大论坛里瞎逛、到网店淘宝、去博客和微博发泄情绪和不满,似乎都能让人暂时忘掉现实中的不快。2012年10月6日,四川航空公司一次航班上,一名男子取行李时与前排乘客发生口角,继而升级为斗殴。10月7日,广州地铁上一名六旬老人与一个28岁男子因排队和争座互殴,现场血迹斑斑。10月8日,北京地铁里,两名年轻女子先后和一名老人发生争吵推搡,老人猝死……每个压力下的国人都像是一座弹药库,点火就着,一点小小的摩擦都能引发激烈的冲突。3.2013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于2012年10月24日截止,有138.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加上待查的14.3万人,报名人数一如媒体预料的那样突破了150万,再创历史新高。千军万马挤"国考"独木桥的现象,近年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与此同时,"扫马路"的工作竟然也遭"疯抢",就不免让人惊诧。哈尔滨市环卫系统近期公开招聘307名汽车驾驶员、30名汽车维修员和120名清洁员,原本只期望能有1000多人报名,结果却引来万人"争抢",最后报名成功的竟有7000多人,年龄在30岁以下,近半数为本科学历,而且还有29名硕士。究其原因,恐怕是"事业编制"的招牌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后者虽然不像前者那样,在许多人眼中有着"有钱不如有权"的魔力,却跟前者有着同一种诱惑力:它们都是旱涝保收、高度稳定的饭碗。2012年山西省招考公务员的考场上,考生孙某拿着15万的年薪,仍旧想当公务员,原因是"现在的工作压力大没保障"。孙某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因是家中独子,毕业后选择回山西老家求职。目前他在一家IT公司工作,工作短短几年,IT产业飞速发展,孙某的薪水也水涨船高,年薪约15万。在外人看来,孙某的收入在省城太原已属于高收入,但他还是决定参加这次的公务员考试。"虽然有很高的收入,但感觉自己看不到未来,生活很难说有稳定的保障。"孙某说,IT行业竞争十分激烈,通宵加班、天天盒饭几乎就是生活的写照,"我们这行是吃青春饭的,随着年龄增大,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和家人。IT行业也是瞬息万变的行业,一旦出现某种危机,立马就会失业。"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个体的职业选择自有他们的理由和权衡,都值得尊重和理解。但近年来年轻人扎堆儿去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却也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媒体将他们称为"稳一代"。如果社会中原本应该最具冒险精神、最爱折腾的群体,也普遍盛行求稳心态,趋于安稳和保守,那实在不是一个国家的福音。4.近日,一份调查引发网友关注,调查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元上下浮动。该份调查具体内容是:要在相应城市生活得"不惶恐",你的月薪必须达到:上海9250元;北京8550元;广州7750元;南京5980元;成都5660元;天津5350元;大连5000元;深圳8780元;温州8020元;杭州7880元;苏州7320元;厦门6600元;青岛6260元。低薪族的"惶恐"不难理解,他们的收入大多用在生活上,承受不了太多的变数。然而,很多中高收入的人群在采访中,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担忧"。网友小张是私企白领,月收入4000元左右,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份不错的收入,但为结婚他买了套房子需要长期还房贷,一个月就近2000元,所以,剩下的钱就只够生活,根本攒不下来。"现在就怕生病等意外事情发生,看病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12年9月,李某和女友一起登上开往张家界的K267次列车,离开了北京。谈及离开北京的原因,年近30岁的李某感慨道:"我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曾在百度、乐视网工作,后来跳槽到位于中关村的一家软件公司,月薪8500元。本来想谋求更大的发展,但房租越来越贵,其他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几年内根本买不了房,只好回老家发展。"其实,像他这样因为生存压力过大而离开北京的人不在少数。据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北京市暂住人口为825.8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60万人。类似的调查有很多,其指向的共性问题,无外乎是房价高、社会保障不够健全等老话题,也很容易引爆人们的情绪。另有报告显示,中国人最担心的问题包括物价上涨、腐败问题和贫富差距等。(这相较于"月薪九千才不惶恐"应该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下社会性焦虑的真相。)物价上涨所产生的社会焦虑和高房价一致,而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其实是个人惶恐被隐蔽的深层原因--因为,与惶恐相对的是确定性,是希望,也就是说,很多人感到"惶恐",是因为对未来缺乏把握。5.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造成日本大量中青年人因过度疲劳而猝死。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一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过劳死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经常加班的现象。《中国之声》报道,我国职场人仅三成能享受带薪休假,假期为全世界最短。《生命时报》一项调查也显示,所有受访白领中,仅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人数急剧上升。如今,抑郁症困扰着中国2600万人。《柳叶刀》预计,中国患抑郁障碍的人群,有可能达到6100万,且绝大多数从未就诊。虽然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但压力过大、持续得不到排解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原因。中国的自杀人数目前排在世界首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

查看答案

(十九)  【给定资料】  1.2011年9月5日,一位患儿父亲称,自己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10万块的病,并指责医院进行过度医疗。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发酵成“八毛门”。如今它已影响了患儿家长的就医理念。在深圳市儿童医院,8天内就出现了3例患儿家长拒绝手术的情形。  2011年9月21日,患儿小涵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随后经历治疗、回家、重新返院治疗一系列波折。此期间,患儿父亲因对医生的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因患儿父亲不信任医院而引发的“录音门”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医患关系的思考。  “八毛门”和“录音门”事件,揭示出医患间的不信任。而2011年多起医患暴力冲突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更是将这种不信任推到极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  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发生医患冲突事件,一患者家属纠集近百人封堵医院,一名医生下肢被打残。  8月16日,广东东莞市长安医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名男子因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持菜刀冲入诊室,致医生一死一伤。  8月23日,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发生一起血腥械斗。上百人手持棍棒、渔叉、钢管到医院闹事,与保安发生冲突。  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因不认同医院的结论,纠集数十人持械冲击医院。  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惨烈血案,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  在2010年8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文章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  2.不久前,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48.51%的被调查医师对当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82.64%的被调查医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由于体制造成的,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医患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尤其是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医生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认为,不让医生流汗再流血,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谴责医院场所的暴力行为,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名网友写道:“当医生受到暴力侵犯时,整个社会应该和医生站在一起。我不是在偏袒医生,而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离不开医生,更离不开好医生。”  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自我保护越来越成为医生行医时的第一原则,而不是“患者利益优先”的古训。同时,90%的受访医生呼吁尽快立法保护自己的行医权。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医患矛盾。”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眼科主任麦丹被誉为“精修心灵窗户的好医生”,但这位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眼科专家,依然为医患关系而苦恼。  每天,麦丹从8时开始接待患者,一天要看38~40个号,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不短于15分钟。如此算来,她一天要在门诊室里坐上10个小时,这还不包括手术和查房的时间。“15分钟,有必要吗?”记者感到不解。而麦丹无奈地说,有些患者也许2、3分钟就可以看出症结,但“为了照顾病人感受”,她必须把时间拉长。  曾在社区医院实习的小清就曾亲身经历一场“咳嗽引发的肢体冲突”。在为幼儿预防接种时,一个孩子咳嗽了一声,护士便表示“咳嗽不能打针”,要求再去检查。但孩子家长认为这是“没事找事”。双方互不相让,争吵了起来。最后,护士同意打针,但必须在知情同意书上重新签字,后果自负。而家长并不理会,只是一味催促护士打针。也许是有怨气,也许出于紧张,护士打针下手较重,孩子哭了。孩子父亲见了,顿时暴怒,冲着护士一通怒吼,认为她借孩子撒气,还一把扯下护士的口罩,将预防接种卡向她脸上打去……  “其实,平心而论,那位护士是所有护士中最为负责的一个。只有她告知家长该按住孩子的哪些部位以免挣扎,也只有她在针头扎入后先回抽无血才注入疫苗,以免本该打在肌肉里的疫苗进入血管,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唯一的问题在于她的态度,她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家长说话。”小清感慨地说,每天面对数十甚至上百个患者,也难怪医护人员心情好不起来。  “医患关系再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广州市人大代表、血液科专家陈安薇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医生因为怕被患者告、被患者打,甚至被患者杀害而不敢做任何需要冒险的手术和治疗,使得一些本来可以“搏一搏”的病例,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有的病人甚至被医院拒之门外。而医生们为了保护自己,谁都不敢给患者的病情“妄下结论”,这就意味着患者要做更多的检查来证实医生的诊断,从而使得医疗负担更加沉重。  3.最近一段时间,“医闹”在全国一些地方频频出现。摆花圈、烧纸钱、打横幅还算“文明”的方式,砸医院、打医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医患双方本是携手面对病魔的共同体,缘何成了喊打喊杀的“死对头”?“医闹”,到底谁最闹心?  患者在医院面前,绝大多数是弱势群体。面对强势的医院,患者及家属常常有苦难言,总感觉“干不过”医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维护”患者利益一方的职业“医闹”有了生存土壤。  医学事故鉴定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医闹”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力文说,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尽管从过去的卫生行政部门出面组织鉴定改革为医学会组织鉴定,但依然难以让患者信服,大部分人认为鉴定方和医院是一家人,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医学会鉴定是“自己给自己鉴定”。患方想当然地认为医学会鉴定偏袒医院、医生,鉴定结果不公正。此外,一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冷漠态度也是引发“医闹”的一个原因。  “医闹”的出现,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高明的医生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医院考虑到声誉问题或是为了保护医生,发生医疗事故后,往往向患者或家属隐瞒实情。一旦家属了解真实情况,其心情可想而知。  【问题】  “给定资料1~3”反映了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种种表现,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我们离不开医生,更离不开好医生”的理解。要求:准确,全面,逻辑清晰。不超过200字。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