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联产承包制”标签

联产承包制

在我国,解放后的乡村改革主要经历了①农业合作化;②家庭联产承包制;③人民公社制度;④土地改革。按先后发生的顺序排列,下边()选项是正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④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查看答案

2018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A、《关于推动乡村发展的意见》

B、《关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意见》

C、《关于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见》

D、《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查看答案
(单选题)2018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A《关于推动乡村发展的意见》

B《关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意见》

C《关于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见》

D《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体制和组织形式的优点之一()。

A、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端,实现了经营者的择权利的统一

B、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

C、有利于农田保护,土地流转和扩大经营规模

D、经营规模适中,商品率高,有利于农民进入小康和富裕化

查看答案

在我国,解放后的乡村改革主要经历了 ①农业合作化; ②家庭联产承包制; ③人民公社制度; ④土地改革。 按先后发生的顺序排列,下边()选项是正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④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我国城乡股份合作制改革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有重大进展。这一现象表明()。

A、应重新评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B、公有制经济正逐渐被股份制经济所取代

C、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理顺产权关系

D、家庭联产承包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E、改革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30日,新华社发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农户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

B.承包经营权是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C.“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D.土地承包权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

查看答案

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现在,要促使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关于土地“三权分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活了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B.扩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范围C.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D.动摇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从农村开始。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通知的贯彻,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由1980年占全国生产队的50%上升到1982年6月占全国生产队86.7%的规模。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统合的合作经济新体制代替旧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档。农业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迅猛地向前发展。

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泛的规模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一成效首先在落后地区表现出来。如历史上就以穷困逃荒要饭多而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1979年,该县实行大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有了明显的增长。1980年实行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猛增至5.02亿斤,在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推动下,1981年粮食产量又增至6.7亿斤,1982粮食产量达到7.15亿斤。三年三大步的结果,出现了农民自己拉着粮食往外省去卖的情景。凤阳农民在温饱有余之后,就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水利、电力、公路、绿化带、住宅、文教、科技、小城镇等八大建设。“粮满仓、鱼满塘、处处盖新房;生活城市化,饮食多样化,青年有文化”,成为凤阳新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期,“人无三分银”的贵州省也出现了新气象。贵州省有80%以上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农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联产承包制在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中的显著作用,不仅在落后地区体现出来,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显现出来。在它的推动下,1981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5.7%,1982年又比1981年增长了11.2%。

联产承包制还使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的特点之一,就是我国农业正在开始由自给性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推动了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去发展多种经营,分工分业,从事商品生产。这个时期全国农村先后涌现的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就是农村商品生产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二,是农工商综合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专业户、重点户的大批涌现和获得经营效益,他们纷纷筹集资金,扩大经营领域。不仅在农副产品中实行专业经营,还在林牧渔业中从事专业经营;不仅进行单户经营,还在农工商领域进行合股经营。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三,是联合承包制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刚刚实行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时,有些人曾说“这下农业机械化完了”。可是许多省区的实践结果恰恰与这种预言相反。安徽省沿淮的怀远、五河、固镇等县,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成倍增加。群众自办农机化的劲头,如同要求大包干一样势不可挡。其中怀远县1978年只有手扶拖拉机1400多台,到1981年就猛增到7000多台,1982年8月又增加到9600多台,加上新增加的大中型拖拉机,全县拥有拖拉机11000多台,在全国名列前茅。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联产承包制与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之间体现何种哲学关系?

(2)联产承包制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21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折股后参与专业合作社经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农村的股份合作制(    )

①未改变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所有制基础 ②农民以所持股份承担无限责任 

③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④农民双重身份决定了分配方式多样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21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折股后参与专业合作社经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农村的股份合作制(   )

①未改变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所有制基础   

②农民以所持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③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④农民双重身份决定了分配方式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不断通过改革来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赋予广大农民实实在在的财产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查看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业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31亿吨,5年内增产近1亿吨,但到1985~1989年间出现了连续徘徊的局面,1989年的粮食总产量仅是1984年的水平。由此可见,家庭联产承包制

①个体家庭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②保障了农民经营自主权,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③完全取消了集体合作,不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

④仍然是在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难以实现规模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查看答案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反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材料1:
湿地是指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余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对于人类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调节降水量的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释放,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防止土地盐碱化;它在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方面的速度是裸地的3—5倍。同时,湿地也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重要场所;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所利用的野生稻也来源于湿地,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作用。
但是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湿地被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56%以上的红树林消失。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上千,被誉为“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锐减了2/3。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和消失的危险。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材料2:
在一些专家眼里,M湿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湿地,因为在这里,有景色秀美的草原、湖泊以及动植物资源。除了美丽的景色,M湿地对于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M湿地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长年致力于M湿地保护的某环保组织成员小王说:“M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草场沙化、过度放牧、鼠兔灾害,但归根到底还是和过度放牧有关。”
据小王介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牧民扩大畜牧业生产,包括M湿地在内的很多地区牛羊数量急剧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牧民为了增加收入,牛羊数目继续增加,据统计,目前M湿地牧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700元以上,个别家庭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30万元。但同时,由于牛羊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M湿地草场的承载量,造成过度放牧,所以使得湿地草场严重退化,鼠害日趋严重,沙漠化加剧,大量野生动植物消失。仅M湿地靠近黄河的部分,就已经出现了220千米的沙化带,大量野生动植物种群也因为沙化而消失。但就动物而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M湿地的各类珍稀动物已经从230多种下降到140多种;随着天敌的减少,对植物破坏力非常大的鼠兔迅速繁殖,又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沙化;此外,湿地沙化还造成了该区域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黄河赖以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增加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频次。
M湿地沙化现象虽然早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地政府在保护M湿地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无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按照联产承包制的规定,M湿地已经按户承包给了当地居民,在牧民们看来,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去创造财富,无可厚非。牧民A就反问记者说:“我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牛养羊,养多养少,难道还要向政府汇报吗?”
牧民B向记者坦言,与过去相比,居住在湿地中的牧民收入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牧区除牛羊肉以外的各种物资都要依靠外部供给。与偏高的消费水平相比,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果不增加牛羊的数量,可以说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牧民们也知道牛羊养得太多对湿地草场不好,但这也是为了生活。”牧民C直接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补偿牧民因为少养牛羊而受到的损失,我们肯定会主动减少牛羊数量,总不能为了保护湿地而让我们吃不饱饭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M湿地的很多地方条件非常艰苦,人畜患病的现象突出,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非常不完善,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保障,生活确实不易。
既要“收入”,又要“保护”,二者如何同步,的确是个难题。在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小王也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老少边穷地区的居民一样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在要求他们为大家守护这片美丽湿地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想想他们的幸福吗?”
材料3:
德国河流湿地面积15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4%,涉及76条主要河流。堤坝建设使河流沿岸洪泛区面积减少了2/3;大河(如莱茵河,易北河)两岸大多数地段湿地只有原有溢洪面积的10%—20%;1/3以上的河流湿地正被国家开发利用,只有10%的现有湿地接近自然状态。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很多代表西班牙丰富自然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前,虽大部分湿地已得到法律保护,但湿地面临的威胁仍相当严重。
德国、西班牙都是《欧洲自然保护框架》的成员国,该组织始于1979年签署的欧盟“鸟类法令”。1992年签署的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法律》与《鸟类法令》组成了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Natura2000网络”,其成员国根据标准确认和保护相关区域,两国境内重要的湿地几乎全部属于保护范围,《欧洲水资源框架法令》要求成员国需在2015年前使各类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对违反法令规定的行为,欧洲法院可强制执行处罚。
20世纪末,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也给自然环境和当地社会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欧洲保护区和持续旅游宪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欧洲国家公园联盟制定的,该宪章制定的目的就是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在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认证,一方面使旅游企业有了精力和压力来提高其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使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宾馆、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时更加重视环境因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欧洲自然与国家公园联盟”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73年,目前在欧洲有39个国家400个成员单位。其宗旨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的良好管理,推动管理者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保护地的工作。该联盟总部设在德国雷根斯堡,2007年在布鲁塞尔设立办公室,该组织设主席和协调员,任务是与总部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沟通交流,加强成员国的联络,组织研讨活动和成员大会,准备项目建议,保持网络交流等。联盟作为国家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保护地的一体性组织,代表欧洲保护地的声音。
在德国和西班牙,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历史悠久,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开展。一些保护地由非政府组织管理并与公共团体和私营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莱茵河宾根至爱特维尔湿地静水区、岛屿、浅滩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德国自然保护协会莱茵奥恩自然保护中心作为非政府民间组织,积极对湿地进行了保护管理。
德国、西班牙相关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可以获得欧盟的资金支持,《欧盟农业共同政策》也提供了对湿地限制利用的相关补偿机制,欧盟补助湿地标准为每年每公顷350欧元,德国、西班牙两国中央、区域政府和企业也支持了一大批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在恢复治理过程中,采取自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土地有偿转让原则。
西班牙多尼亚纳国家公园20年来一直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先锋,公园与14个周边城市的政府和学校有成人和儿童教育计划,每年安排10项学校课程计划,受教育学生多达1.7万名。每年安排3个成人教育计划,共有7000多名参与者,他们广泛建设了公共参与设施,包括休闲娱乐、科学和农业旅游、感知自然运动等,每年有30万名游客在游客中心注册,公园还开展了两项重要的志愿者行动,让来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得到培训并与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且建立了志愿者网络,每年有200多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
材料4:
最近,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围绕我国的湿地保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发言:
中部某省D厅长:湿地涉及多项资源要素,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水利、海洋、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均有涉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的湿地保护工作,这也就是说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负有组织协调的职能,却并没有“统一管理”职能,因而形成了林业局统一组织协调下的多部门单要素管理的行政管理格局。其直接结果是,形式上我国湿地的主管部门是林业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请结合对全面给定资料的理解和思考,以《“红线”与“红利”》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资料1  湿地是指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余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对于人类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调节降水量的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释放,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防止土地盐碱化;它在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方面的速度是裸地的3-5倍。同时,湿地也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重要场所;我国着名的杂交水稻所利用的野生稻也来源于湿地,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作用。  但是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湿地被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56%以上的红树林消失。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上千,被誉为“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锐减了2/3.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和消失的危险。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资料2  在一些专家眼里,M湿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湿地,因为在这里,有景色秀美的草原、湖泊以及动植物资源。除了美丽的景色,M湿地对于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M湿地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长年致力于M湿地保护的某环保组织成员小王说:“M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草场沙化、过度放牧、鼠兔灾害,但归根到底还是和过度放牧有关。”  据小王介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牧民扩大畜牧业生产,包括M湿地在内的很多地区牛羊数量急剧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牧民为了增加收入,牛羊数目继续增加,据统计,目前M湿地牧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700元以上,个别家庭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30万元。但同时,由于牛羊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M湿地草场的承载量,造成过度放牧,所以使得湿地草场严重退化,鼠害日趋严重,沙漠化加剧,大量野生动植物消失。仅M湿地靠近黄河的部分,就已经出现了220千米的沙化带,大量野生动植物种群也因为沙化而消失。但就动物而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M湿地的各类珍稀动物已经从230多种下降到140多种;随着天敌的减少,对植物破坏力非常大的鼠兔迅速繁殖,又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沙化;此外,湿地沙化还造成了该区域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黄河赖以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增加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频次。  M湿地沙化现象虽然早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地政府在保护M湿地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无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按照联产承包制的规定,M湿地已经按户承包给了当地居民,在牧民们看来,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去创造财富,无可厚非。牧民A就反问记者说:“我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牛养羊,养多养少,难道还要向政府汇报吗?”  牧民B向记者坦言,与过去相比,居住在湿地中的牧民收入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牧区除牛羊肉以外的各种物资都要依靠外部供给。与偏高的消费水平相比,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果不增加牛羊的数量,可以说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牧民们也知道牛羊养得太多对湿地草场不好,但这也是为了生活。”牧民C直接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补偿牧民因为少养牛羊而受到的损失,我们肯定会主动减少牛羊数量,总不能为了保护湿地而让我们吃不饱饭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M湿地的很多地方条件非常艰苦,人畜患病的现象突出,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非常不完善,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保障,生活确实不易。  既要“收入”,又要“保护”,二者如何同步,的确是个难题。在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小王也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老少边穷地区的居民一样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在要求他们为大家守护这片美丽湿地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想想他们的幸福吗?”  资料3  德国河流湿地面积15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4%,涉及76条主要河流。堤坝建设使河流沿岸洪泛区面积减少了2/3;大河(如莱茵河,易北河)两岸大多数地段湿地只有原有溢洪面积的10%-20%;1/3以上的河流湿地正被国家开发利用,只有10%的现有湿地接近自然状态。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很多代表西班牙丰富自然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前,虽大部分湿地已得到法律保护,但湿地面临的威胁仍相当严重。  德国、西班牙都是《欧洲自然保护框架》的成员国,该组织始于1979年签署的欧盟“鸟类法令”.1992年签署的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法律》与《鸟类法令》组成了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Natura2000网络”,其成员国根据标准确认和保护相关区域,两国境内重要的湿地几乎全部属于保护范围,《欧洲水资源框架法令》要求成员国需在2015年前使各类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对违反法令规定的行为,欧洲法院可强制执行处罚。  20世纪末,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也给自然环境和当地社会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欧洲保护区和持续旅游宪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欧洲国家公园联盟制定的,该宪章制定的目的就是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在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认证,一方面使旅游企业有了精力和压力来提高其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使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宾馆、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时更加重视环境因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欧洲自然与国家公园联盟”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73年,目前在欧洲有39个国家400个成员单位。其宗旨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的良好管理,推动管理者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保护地的工作。该联盟总部设在德国雷根斯堡,2007年在布鲁塞尔设立办公室,该组织设主席和协调员,任务是与总部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沟通交流,加强成员国的联络,组织研讨活动和成员大会,准备项目建议,保持网络交流等。联盟作为国家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保护地的一体性组织,代表欧洲保护地的声音。  在德国和西班牙,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历史悠久,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开展。一些保护地由非政府组织管理并与公共团体和私营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莱茵河宾根至爱特维尔湿地静水区、岛屿、浅滩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德国自然保护协会莱茵奥恩自然保护中心作为非政府民间组织,积极对湿地进行了保护管理。  德国、西班牙相关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可以获得欧盟的资金支持,《欧盟农业共同政策》也提供了对湿地限制利用的相关补偿机制,欧盟补助湿地标准为每年每公顷350欧元,德国、西班牙两国中央、区域政府和企业也支持了一大批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在恢复治理过程中,采取自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土地有偿转让原则。  西班牙多尼亚纳国家公园20年来一直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先锋,公园与14个周边城市的政府和学校有成人和儿童教育计划,每年安排10项学校课程计划,受教育学生多达1.7万名。每年安排3个成人教育计划,共有7000多名参与者,他们广泛建设了公共参与设施,包括休闲娱乐、科学和农业旅游、感知自然运动等,每年有30万名游客在游客中心注册,公园还开展了两项重要的志愿者行动,让来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得到培训并与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且建立了志愿者网络,每年有200多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  资料4  最近,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围绕我国的湿地保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发言:  中部某省D厅长:湿地涉及多项资源要素,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水利、海洋、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均有涉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的湿地保护工作,这也就是说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负有组织协调的职能,却并没有“统一管理”职能,因而形成了林业局统一组织协调下的多部门单要素管理的行政管理格局。其直接结果是,形式上我国湿地的主管部门是林业部门,但是大量的滩涂湿地却依旧归海洋部门管理,林业部门根本就插不上手。在一些内陆省份,林业部门插手湿地管理也常常受到农业、环保、渔政等部门的非议和责难,所以很多湿地保护区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准则:哪一个部门愿意给项目资金,就归哪一个部门管理。  E局长:很多湿地保护区与农民的耕地直接相连,因为湿地非常肥沃,所以农民会越界耕种。因此,蚕食湿地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也导致湿地保护者与农民之间长期的“拉锯战争”,他们种完了,我们毁,我们毁了,他们再去偷着种,不断地重复拉锯战,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这样,湿地根本守不住。一开垦动辄就是百亩,特别是春耕前后的那两三个月,湿地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别想回家睡觉”.  F副厅长:森林有《森林法》,土地有《土地法》,海洋有《海洋法》,而湿地没有法,这意味着湿地可以随意破坏,把湿地毁了,把它变成开发区了,也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4”,整理归纳座谈会代表们反映的主要问题,供相关部门参阅。(15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200字。 资料1  湿地是指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余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对于人类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调节降水量的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释放,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防止土地盐碱化;它在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方面的速度是裸地的3-5倍。同时,湿地也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重要场所;我国着名的杂交水稻所利用的野生稻也来源于湿地,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作用。  但是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湿地被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56%以上的红树林消失。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上千,被誉为“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锐减了2/3.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和消失的危险。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资料2  在一些专家眼里,M湿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湿地,因为在这里,有景色秀美的草原、湖泊以及动植物资源。除了美丽的景色,M湿地对于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M湿地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长年致力于M湿地保护的某环保组织成员小王说:“M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草场沙化、过度放牧、鼠兔灾害,但归根到底还是和过度放牧有关。”  据小王介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牧民扩大畜牧业生产,包括M湿地在内的很多地区牛羊数量急剧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牧民为了增加收入,牛羊数目继续增加,据统计,目前M湿地牧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700元以上,个别家庭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30万元。但同时,由于牛羊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M湿地草场的承载量,造成过度放牧,所以使得湿地草场严重退化,鼠害日趋严重,沙漠化加剧,大量野生动植物消失。仅M湿地靠近黄河的部分,就已经出现了220千米的沙化带,大量野生动植物种群也因为沙化而消失。但就动物而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M湿地的各类珍稀动物已经从230多种下降到140多种;随着天敌的减少,对植物破坏力非常大的鼠兔迅速繁殖,又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沙化;此外,湿地沙化还造成了该区域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黄河赖以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增加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频次。  M湿地沙化现象虽然早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地政府在保护M湿地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无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按照联产承包制的规定,M湿地已经按户承包给了当地居民,在牧民们看来,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去创造财富,无可厚非。牧民A就反问记者说:“我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牛养羊,养多养少,难道还要向政府汇报吗?”  牧民B向记者坦言,与过去相比,居住在湿地中的牧民收入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牧区除牛羊肉以外的各种物资都要依靠外部供给。与偏高的消费水平相比,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果不增加牛羊的数量,可以说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牧民们也知道牛羊养得太多对湿地草场不好,但这也是为了生活。”牧民C直接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补偿牧民因为少养牛羊而受到的损失,我们肯定会主动减少牛羊数量,总不能为了保护湿地而让我们吃不饱饭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M湿地的很多地方条件非常艰苦,人畜患病的现象突出,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非常不完善,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保障,生活确实不易。  既要“收入”,又要“保护”,二者如何同步,的确是个难题。在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小王也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老少边穷地区的居民一样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在要求他们为大家守护这片美丽湿地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想想他们的幸福吗?”  资料3  德国河流湿地面积15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4%,涉及76条主要河流。堤坝建设使河流沿岸洪泛区面积减少了2/3;大河(如莱茵河,易北河)两岸大多数地段湿地只有原有溢洪面积的10%-20%;1/3以上的河流湿地正被国家开发利用,只有10%的现有湿地接近自然状态。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很多代表西班牙丰富自然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前,虽大部分湿地已得到法律保护,但湿地面临的威胁仍相当严重。  德国、西班牙都是《欧洲自然保护框架》的成员国,该组织始于1979年签署的欧盟“鸟类法令”.1992年签署的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法律》与《鸟类法令》组成了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Natura2000网络”,其成员国根据标准确认和保护相关区域,两国境内重要的湿地几乎全部属于保护范围,《欧洲水资源框架法令》要求成员国需在2015年前使各类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对违反法令规定的行为,欧洲法院可强制执行处罚。  20世纪末,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也给自然环境和当地社会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欧洲保护区和持续旅游宪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欧洲国家公园联盟制定的,该宪章制定的目的就是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在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认证,一方面使旅游企业有了精力和压力来提高其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使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宾馆、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时更加重视环境因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欧洲自然与国家公园联盟”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73年,目前在欧洲有39个国家400个成员单位。其宗旨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的良好管理,推动管理者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保护地的工作。该联盟总部设在德国雷根斯堡,2007年在布鲁塞尔设立办公室,该组织设主席和协调员,任务是与总部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沟通交流,加强成员国的联络,组织研讨活动和成员大会,准备项目建议,保持网络交流等。联盟作为国家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保护地的一体性组织,代表欧洲保护地的声音。  在德国和西班牙,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历史悠久,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开展。一些保护地由非政府组织管理并与公共团体和私营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莱茵河宾根至爱特维尔湿地静水区、岛屿、浅滩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德国自然保护协会莱茵奥恩自然保护中心作为非政府民间组织,积极对湿地进行了保护管理。  德国、西班牙相关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可以获得欧盟的资金支持,《欧盟农业共同政策》也提供了对湿地限制利用的相关补偿机制,欧盟补助湿地标准为每年每公顷350欧元,德国、西班牙两国中央、区域政府和企业也支持了一大批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在恢复治理过程中,采取自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土地有偿转让原则。  西班牙多尼亚纳国家公园20年来一直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先锋,公园与14个周边城市的政府和学校有成人和儿童教育计划,每年安排10项学校课程计划,受教育学生多达1.7万名。每年安排3个成人教育计划,共有7000多名参与者,他们广泛建设了公共参与设施,包括休闲娱乐、科学和农业旅游、感知自然运动等,每年有30万名游客在游客中心注册,公园还开展了两项重要的志愿者行动,让来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得到培训并与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且建立了志愿者网络,每年有200多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  资料4  最近,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围绕我国的湿地保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发言:  中部某省D厅长:湿地涉及多项资源要素,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水利、海洋、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均有涉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的湿地保护工作,这也就是说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负有组织协调的职能,却并没有“统一管理”职能,因而形成了林业局统一组织协调下的多部门单要素管理的行政管理格局。其直接结果是,形式上我国湿地的主管部门是林业部门,但是大量的滩涂湿地却依旧归海洋部门管理,林业部门根本就插不上手。在一些内陆省份,林业部门插手湿地管理也常常受到农业、环保、渔政等部门的非议和责难,所以很多湿地保护区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准则:哪一个部门愿意给项目资金,就归哪一个部门管理。  E局长:很多湿地保护区与农民的耕地直接相连,因为湿地非常肥沃,所以农民会越界耕种。因此,蚕食湿地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也导致湿地保护者与农民之间长期的“拉锯战争”,他们种完了,我们毁,我们毁了,他们再去偷着种,不断地重复拉锯战,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这样,湿地根本守不住。一开垦动辄就是百亩,特别是春耕前后的那两三个月,湿地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别想回家睡觉”.  F副厅长:森林有《森林法》,土地有《土地法》,海洋有《海洋法》,而湿地没有法,这意味着湿地可以随意破坏,把湿地毁了,把它变成开发区了,也没事,没人追究,因为没有法嘛。到处都在填海,你看多么严重,为什么填呢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给定资料3”介绍了德国和西班牙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请简要分析说明其对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启示。(20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资料1  湿地是指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余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对于人类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调节降水量的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释放,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湿地植被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防止土地盐碱化;它在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方面的速度是裸地的3-5倍。同时,湿地也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重要场所;我国着名的杂交水稻所利用的野生稻也来源于湿地,所以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另外,湿地中还有许多水生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作用。  但是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湿地被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56%以上的红树林消失。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上千,被誉为“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锐减了2/3.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和消失的危险。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资料2  在一些专家眼里,M湿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湿地,因为在这里,有景色秀美的草原、湖泊以及动植物资源。除了美丽的景色,M湿地对于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M湿地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长年致力于M湿地保护的某环保组织成员小王说:“M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草场沙化、过度放牧、鼠兔灾害,但归根到底还是和过度放牧有关。”  据小王介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牧民扩大畜牧业生产,包括M湿地在内的很多地区牛羊数量急剧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牧民为了增加收入,牛羊数目继续增加,据统计,目前M湿地牧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700元以上,个别家庭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30万元。但同时,由于牛羊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M湿地草场的承载量,造成过度放牧,所以使得湿地草场严重退化,鼠害日趋严重,沙漠化加剧,大量野生动植物消失。仅M湿地靠近黄河的部分,就已经出现了220千米的沙化带,大量野生动植物种群也因为沙化而消失。但就动物而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M湿地的各类珍稀动物已经从230多种下降到140多种;随着天敌的减少,对植物破坏力非常大的鼠兔迅速繁殖,又进一步加剧了湿地的沙化;此外,湿地沙化还造成了该区域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黄河赖以补给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增加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频次。  M湿地沙化现象虽然早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当地政府在保护M湿地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无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按照联产承包制的规定,M湿地已经按户承包给了当地居民,在牧民们看来,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去创造财富,无可厚非。牧民A就反问记者说:“我在自己的土地上养牛养羊,养多养少,难道还要向政府汇报吗?”  牧民B向记者坦言,与过去相比,居住在湿地中的牧民收入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牧区除牛羊肉以外的各种物资都要依靠外部供给。与偏高的消费水平相比,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果不增加牛羊的数量,可以说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牧民们也知道牛羊养得太多对湿地草场不好,但这也是为了生活。”牧民C直接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补偿牧民因为少养牛羊而受到的损失,我们肯定会主动减少牛羊数量,总不能为了保护湿地而让我们吃不饱饭吧!”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M湿地的很多地方条件非常艰苦,人畜患病的现象突出,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非常不完善,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保障,生活确实不易。  既要“收入”,又要“保护”,二者如何同步,的确是个难题。在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小王也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老少边穷地区的居民一样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在要求他们为大家守护这片美丽湿地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想想他们的幸福吗?”  资料3  德国河流湿地面积15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4%,涉及76条主要河流。堤坝建设使河流沿岸洪泛区面积减少了2/3;大河(如莱茵河,易北河)两岸大多数地段湿地只有原有溢洪面积的10%-20%;1/3以上的河流湿地正被国家开发利用,只有10%的现有湿地接近自然状态。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很多代表西班牙丰富自然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前,虽大部分湿地已得到法律保护,但湿地面临的威胁仍相当严重。  德国、西班牙都是《欧洲自然保护框架》的成员国,该组织始于1979年签署的欧盟“鸟类法令”.1992年签署的欧盟《动物植物栖息地法律》与《鸟类法令》组成了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的“Natura2000网络”,其成员国根据标准确认和保护相关区域,两国境内重要的湿地几乎全部属于保护范围,《欧洲水资源框架法令》要求成员国需在2015年前使各类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对违反法令规定的行为,欧洲法院可强制执行处罚。  20世纪末,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也给自然环境和当地社会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欧洲保护区和持续旅游宪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欧洲国家公园联盟制定的,该宪章制定的目的就是促进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在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实行可持续旅游认证制度。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认证,一方面使旅游企业有了精力和压力来提高其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唤起了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使旅游者在选择旅行社、宾馆、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时更加重视环境因素,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欧洲自然与国家公园联盟”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73年,目前在欧洲有39个国家400个成员单位。其宗旨是促进自然保护地的良好管理,推动管理者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支持保护地的工作。该联盟总部设在德国雷根斯堡,2007年在布鲁塞尔设立办公室,该组织设主席和协调员,任务是与总部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沟通交流,加强成员国的联络,组织研讨活动和成员大会,准备项目建议,保持网络交流等。联盟作为国家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保护地的一体性组织,代表欧洲保护地的声音。  在德国和西班牙,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历史悠久,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开展。一些保护地由非政府组织管理并与公共团体和私营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莱茵河宾根至爱特维尔湿地静水区、岛屿、浅滩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德国自然保护协会莱茵奥恩自然保护中心作为非政府民间组织,积极对湿地进行了保护管理。  德国、西班牙相关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可以获得欧盟的资金支持,《欧盟农业共同政策》也提供了对湿地限制利用的相关补偿机制,欧盟补助湿地标准为每年每公顷350欧元,德国、西班牙两国中央、区域政府和企业也支持了一大批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在恢复治理过程中,采取自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土地有偿转让原则。  西班牙多尼亚纳国家公园20年来一直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先锋,公园与14个周边城市的政府和学校有成人和儿童教育计划,每年安排10项学校课程计划,受教育学生多达1.7万名。每年安排3个成人教育计划,共有7000多名参与者,他们广泛建设了公共参与设施,包括休闲娱乐、科学和农业旅游、感知自然运动等,每年有30万名游客在游客中心注册,公园还开展了两项重要的志愿者行动,让来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得到培训并与公园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且建立了志愿者网络,每年有200多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  资料4  最近,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围绕我国的湿地保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下面是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的发言:  中部某省D厅长:湿地涉及多项资源要素,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水利、海洋、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均有涉及。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的湿地保护工作,这也就是说林业局在湿地保护方面负有组织协调的职能,却并没有“统一管理”职能,因而形成了林业局统一组织协调下的多部门单要素管理的行政管理格局。其直接结果是,形式上我国湿地的主管部门是林业部门,但是大量的滩涂湿地却依旧归海洋部门管理,林业部门根本就插不上手。在一些内陆省份,林业部门插手湿地管理也常常受到农业、环保、渔政等部门的非议和责难,所以很多湿地保护区基本上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准则:哪一个部门愿意给项目资金,就归哪一个部门管理。  E局长:很多湿地保护区与农民的耕地直接相连,因为湿地非常肥沃,所以农民会越界耕种。因此,蚕食湿地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也导致湿地保护者与农民之间长期的“拉锯战争”,他们种完了,我们毁,我们毁了,他们再去偷着种,不断地重复拉锯战,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这样,湿地根本守不住。一开垦动辄就是百亩,特别是春耕前后的那两三个月,湿地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本别想回家睡觉”.  F副厅长:森林有《森林法》,土地有《土地法》,海洋有《海洋法》,而湿地没有法,这意味着湿地可以随意破坏,把湿地毁了,把它变成开发区了,也没事,没人追究,因为没有法嘛。到处都在填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