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规划院”标签

规划院

货运企业等级评定工作由( )机构负责

  • A交通运输部人事司

  • B交通运输部公路司

  • C各级道路运输协会

  • D交通运输部规划院

查看答案
下列()项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A.某甲级规划院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

B.相关地区的城市设计

C.建设单位提供的详细规划

D.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详细规划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A.某甲级规划院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
B.相关地区的城市设计
C.建设单位提供的详细规划
D.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详细规划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项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A.某甲级规划院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
B.相关地区的城市设计
C.建设单位提供的详细规划
D.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详细规划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正式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由()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总体规划的依据。
A.城市人民代表大会
B.城市人民政府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有资质的规划院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3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指出,目前我国几乎所有与大气污染物有关的指标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整个大气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这警示我们(    )

A.要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B.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C.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D.要坚持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查看答案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

曙光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竞得了该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国土部门签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做出明确规定。

曙光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突出企业形象,向规划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两栋住宅楼的高度从18m增加到45m。

该市规划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曙光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反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

试问:1.曙光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规划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

2.规划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曙光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四(共15分)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
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米增加到30米。
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问题】
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
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
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米增加到30米。
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问题】
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
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1.可以。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确实需要变更条件的可以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规划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变更规划条件必须履行的程序是:
(1)组织专家进行控规修改论证。
(2)征求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3)提出控规修改报告,报原批准机关同意。
(4)修改控规,并依据法定程序批准。
(5)向土地部门通报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并进行公示。
查看答案
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这样的字条:“我们不希望用今天的错误去弥补昨天的错误,希望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否则今天修了路,明天更堵了怎么办?再重新改造吗?谁来埋单?”
由于不满公共交通从小区经过,4月22日下午,在昆明市发生了一场影响全城的堵车风波,几百名自发组织的小区业主将昆明城区通往北市区的主干道——北京路和北辰大道交汇口4个路口堵断,时间从下午1点到7点。
  整个北市区交通瘫痪了近4个钟头.几十万市民下班后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回家。最终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才重新疏通了道路。
4·22堵车风波后,推行数次遇阻的小区道路改为城市公用道路(“私改公”)政策,再次成为昆明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在市民日益觉醒的维权意识前,取得各方利益间的平衡,“仇和新政”面临着新的考验。
位于昆明北市区繁华地段的北辰小区.容纳了3000多住户,10000多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花园社区。建设时总投资达7.8亿元,占地475亩,设有1000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小区和2001年中国名盘。
  作为云南省首个获得“中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金奖”的小区,北辰小区的绿化景观、配套设施丝毫不逊于京沪等地的高档社区。在小区内漫步,清泉、绿树与啁啾的鸟鸣悦人耳目,设计精巧的休闲设施与具有欧洲风格的住宅楼相得益彰,学校、医院、银行、邮政和电信等一应俱全,你可以遇到健身的老人、嬉戏的儿童、携手而行的恋人,时不时还会迎面撞上个高鼻子老外,整个小区宁静而美丽。
然而,自从报纸上公布了昆明市交通“私改公”的计划,小区的静谧被打破了。
  为缓解交通压力,昆明市出台了一部新法规——《昆明主城区内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方案》,建议将39条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即所谓的“私改公”。
  北辰区政府按市建设局2008年99号文件——《小区私有道路改为城市公有道路的任务书》,拟将北辰小区凤凰城与茶花苑之间的道路纳入北辰公交的实施计划。
消息传来,小区内一片哗然。住户奔走相告,决心团结起来,捍卫小区的生活环境。
2月下旬,小庄立交桥配套匝道改造工程一事首先在省内媒体上报道。3月13日盘龙区政府金辰办事处向北辰小区所属的昆明城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送达了《昆明市城建局关于昆明主城第三期微循环整治改造工程及单位和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的任务书》,正式提到要把盘龙区的11条道路改为公用。包括北辰小区内的北辰南路西段。
同日,在业主的要求下,物管公司向盘龙区人民政府、金辰办事处呈送报告表示应该由全体小区业主决定是否同意让出道路,物管公司仅为受雇于业主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具有产权人代表资格,更无决定权。
  3月25日。物管公司召开业主大会,通报了市建设局的相关文件。
  3月31日。积极要求对话的北辰小区正式成立了业主代表维权小组。
  北辰小区内的住户来自四面八方,有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有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商人和归国华侨。经过业主中工程专业人员的实地调查论证,业主代表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
“意见书”指出:北辰立交即使是暂时的、过渡的乃至作为应急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应予全盘否定;同样,北辰南路改为公共道路实属侵权。也不可行,业主给出的理由有四点:不科学、不合法、很危险、污染大。
  “不科学”指的是北辰大道路网路况不好。修立交和搞微循环,不但不能解堵,反而会瘫痪;“不合格”指的是与《物权法》相违背,且改造方案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条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等;“很危险”和“污染大”则是就小区居民将要面临的生活环境而言。
北辰小区地块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元/平方米,是全昆明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果修了立交,房价起码跌一半。”业主们对记者说。
  3月8日,为了给修匝道腾出空间,小区附近的“车行天下”汽车广场被强烈拆迁,轰鸣的重型机器震荡着土地,离“车行天下”最近的一排房子在震动中出现墙体开裂的现象。“这是2001年才建成的房子,到现在才六七年。”一名业主连连摇头。
让业主们最不能接受的是,这样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有经过公示,他们也从未得到事先通知和意见征询,而是从报纸上得知了改造计划。“不仅不尊重民意,而且太草率了。”业主在“意见书”内说。
  4月8日。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一张写有“北辰立交改造,解堵?添堵!”的字条。本刊记者5月3日进入北辰小区时。发现仍有少数车辆的前窗上贴着这句标语。
  4月9日上午,北辰小区、江东丽景园小区近200名业主佩戴着统一标志,一路打着标语走向市政府,反对小区道路“私改公”。
  4月22日,因为反对呼声反响不大,北辰大道发生了震惊春城的堵车事件。当地媒体报道说,为了疏散拥堵的人群,防暴警察与人群发生“肢体接触”。
业主们的《小区维权日记》中写道:“如何理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产生暴力对抗事件,是所有参与者都要考虑的,悲剧,谁都不想看到....”
  “我们坚决支持政府解决昆明交通拥堵的方针.但我们不能容许职能部门用错误的方案去误导政府,从而使政府改善昆明交通拥堵的正确方针在北市区落空。”在北辰小区的大门前,贴着醒目的“广而告之”,建议众业主签字同意。授权成立北辰小区业主委员会。
“过去我们只知道每个月向物业交钱,有了事也不知道找谁,现在感觉到,需要有个组织。”业主杨先生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北辰小区出现了一种空前的团结气氛,原本互不认识的邻居、伙伴都打起了招呼,相互交流情况。3月31日,业主代表维权小组正式成立,昆明北辰片区业主家园网站也开通了。
根据各自的资源,业主们逐步形成有系统有组织的运作。懂设计的设计海报,懂技术的业主架设网站,老人及一些时间充裕的业主,则挨家挨户收集签名。
  4月5日晚,“凤凰城”召开了业主动员大会,有数百人参加,现场选举各楼楼长,准备筹备业主委员会。
因为年轻人工作忙,老年协会在维权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4月2日晚上,为了检查车流量,北辰老年协会的老人们不顾危险跑到大街上,一辆一辆地数每小时所经过的汽车数量。就连专业的“《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也出自老年人之手。
不过,4·22堵车风波后,之前普遍高涨的情绪消失了。小区业主显现出极端的敏感。面对本刊记者,好几位业主都三缄其口。“原本知道有记者来,大家都会围上来,但是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大家都不敢说话,怕引火烧身。”敏感的局面下,业主委员会的筹备会也一度停滞下来。本刊记者采访了数名小区居民及物业公司,都表示不清楚“业主委员会”的具体情况。
4月28日下午2点半,在市政府综合大楼,北辰小区、丽景园、金实小区共15名业主代表与副市长梁晓谷、市政府秘书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规划院院长、建设局局长、盘龙区正、副区长以及城头公司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会面。会议持续了5个小时,15名业主代表坚持原有意见,反对建北辰立交,建议在严家山或霖雨路建立交,未获正面回复。但市领导在会议上同意,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不能施工。
  副市长梁晓谷在会议上表示:“政府和业主代表谈话,这种沟通方式好,双方的方向和追求目标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
“私改公”政策并不是第一次遭遇抑制。
  在北辰小区之前,创意英国小区和阳光花园此政策的反对同样引起了高度关注。
  位于茭菱路中段的创意英国小区中,横跨该小区的“泰晤士大道”是小区住户休闲、购物、娱乐的主要通道。看到物管张贴的“泰晤士大道”将实施“私改公”的通知后,2500多户居民反应强烈。“50米的道路,有老头就搬了个椅子,坐在路当中,不让施工。”目击者说。
小区业主提出替代方案,认为打通蔡家村断头路更有利于解堵。3月6日起,小区临时业主代表先后与区、市等建设部门有关人员进行了几次“对话”。3月中旬,有媒体公布了昆明市第三期交通微循环改造的102条道路,创意英国泰晤士大道没有再出现在名单中。3月30日,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创意英国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
阳光花园部分绿化带和围墙被纳入“私改公”。经过昆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与各部门的协调,3月底,阳光花园小区区域暂停施工。然而在4月6日上午,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业主们突然发现施工方的设备开始运转,于是前去阻止。冲突中,三位业主受伤。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业主都提到了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则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出于公共利益,国家有权征收和征用。但“私改公”中的小区道路是否适用这种情况,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说服市民。
  由于缺乏“程序正义”,“私改公”的推行举步维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陷入僵局。
事实上,城市规划混乱是长久困扰昆明人的难题。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本地人五天不出门车不知怎么开,外地人出50块钱车才知怎么开。”另一句顺口溜是:出门就塞车,下雨就水淹。
  对于上述两句话,本刊记者来到昆明虽只有短短数日,却深有同感。乘坐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堵车是常事。
5月4日、5日连续下雨,雨量并
查看答案
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这样的字条:"我们不希望用今天的错误去弥补昨天的错误,希望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否则今天修了路,明天更堵了怎么办再重新改造吗谁来埋单"
由于不满公共交通从小区经过,4月22日下午,在昆明市发生了一场影响全城的堵车风波,几百名自发组织的小区业主将昆明城区通往北市区的主干道--北京路和北辰大道交汇口4个路口堵断,时间从下午1点到7点。
整个北市区交通瘫痪了近4个钟头,几十万市民下班后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回家。最终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才重新疏通了道路。
4·22堵车风波后,推行数次遇阻的小区道路改为城市公用道路("私改公")政策,再次成为昆明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在市民日益觉醒的维权意识前,取得各方利益间的平衡,"仇和新政"面临着新的考验。
位于昆明北市区繁华地段的北辰小区,容纳了3000多住户,10000多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花园社区。建设时总投资达7.8亿元,占地475亩,设有1000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小区和2001年中国名盘。
作为云南省首个获得"中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金奖"的小区,北辰小区的绿化景观、配套设施丝毫不逊于京沪等地的高档社区。在小区内漫步,清泉、绿树与啁啾的鸟鸣悦人耳目,设计精巧的休闲设施与具有欧洲风格的住宅楼相得益彰,学校、医院、银行、邮政和电信等一应俱全,你可以遇到健身的老人、嬉戏的儿童、携手而行的恋人,时不时还会迎面撞上个高鼻子老外,整个小区宁静而美丽。
然而,自从报纸上公布了昆明市交通"私改公"的计划,小区的静谧被打破了。
为缓解交通压力,昆明市出台了一部新法规--《昆明主城区内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方案),建议将39条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即所谓的"私改公"。
盘龙区政府按市建设局2008年99号文件--《小区私有道路改为城市公有道路的任务书》,拟将北辰小区凤凰城与茶花苑之间的道路纳入北辰公交的实施计划。
消息传来,小区内一片哗然。住户奔走相告,决心团结起来,捍卫小区的生活环境。
2月下旬,小庄立交桥配套匝道改造工程一事首先在省内媒体上报道。3月13日,盘龙区政府金辰办事处向北辰小区所属的昆明城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送达了《昆明市城建局关于昆明主城第三期微循环整治改造工程及单位和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的任务书》,正式提到要把盘龙区的11条道路改为公用,包括北辰小区内的北辰南路西段。
同日,在业主的要求下,物管公司向盘龙区人民政府、金辰办事处呈送报告表示应该由全体小区业主决定是否同意让出道路,物管公司仅为受雇于业主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具有产权人代表资格,更无决定权。
3月25日,物管公司召开业主大会,通报了市建设局的相关文件。
3月31日,积极要求对话的北辰小区正式成立了业主代表维权小组。
北辰小区内的住户来自四面八方,有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有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商人和归国华侨。经过业主中工程专业人员的实地调查论证,业主代表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
"意见书"指出:北辰立交即使是暂时的、过渡的乃至作为应急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应予全盘否定;同样,北辰南路改为公共道路实属侵权,也不可行,业主给出的理由有四点:不科学、不合法、很危险、污染大。
"不科学"指的是北辰大道路网路况不好,修立交和搞微循环,不但不能解堵,反而会瘫痪;"不合格"指的是与《物权法》相违背,且改造方案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条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等;"很危险"和"污染大"则是就小区居民将要面临的生活环境而言。
北辰小区地块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元每平方米,是全昆明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果修了立交,房价起码跌一半。"业主们对记者说。
3月8日,为了给修匝道腾出空间,小区附近的"车行天下"汽车广场被强烈拆迁,轰鸣的重型机器震荡着土地,离"车行天下"最近的一排房子在震动中出现墙体开裂的现象。"这是2001年才建成的房子,到现在才六七年。"一名业主连连摇头。
让业主们最不能接受的是,这样涉及众多人口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有经过公示,他们也从未得到事先通知和意见征询,而是从报纸上得知了改造计划。"不仅不尊重民意,而且太草率了。"业主在"意见书"上说。
4月8日,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一张写有"北辰立交改造,解堵添堵!"的字条。本刊记者5月3日进入北辰小区时,发现仍有少数车辆的前窗上贴着这句标语。
4月9日上午,北辰小区、江东丽景园小区近200名业主佩戴着统一标志,一路打着标语走向市政府,反对小区道路"私改公"。
4月22日,因为反对呼声反响不大,北辰大道发生了震惊春城的堵车事件。当地媒体报道说,为了疏散拥堵的人群,防暴警察与人群发生"肢体接触"。
业主们的《小区维权日记》中写道:"如何理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产生暴力对抗事件,是所有参与者都要考虑的,悲剧,谁都不想看到……"
"我们坚决支持政府解决昆明交通拥堵的方针,但我们不能容许职能部门用错误的方案去误导政府,从而使政府改善昆明交通拥堵的正确方针在北市区落空。"在北辰小区的大门前,贴着醒目的"广而告之",建议众业主签字同意,授权成立北辰小区业主委员会。
"过去我们只知道每个月向物业交钱,有了事也不知道找谁,现在感觉到,需要有个组织。"业主杨先生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北辰小区出现了一种空前的团结气氛,原本互不认识的邻居、伙伴都打起了招呼,相互交流情况。3月31日,业主代表维权小组正式成立,昆明北辰片区业主家园网站也开通了。
根据各自的资源,业主们逐步形成有系统有组织的运作。懂设计的设计海报,懂技术的业主架设网站,老人及一些时间充裕的业主,则挨家挨户收集签名。
4月5日晚,"凤凰城"召开了业主动员大会,有数百人参加,现场选举各楼楼长,准备筹备业主委员会,因为年轻人工作忙,老年协会在维权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4月2日晚上,为了检查车流量,北辰老年协会的老人们不顾危险跑到大街上,一辆一辆地数每小时所经过的汽车数量。就连专业的"《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也出自老年人之手。
不过,4·22堵车风波后,之前普遍高涨的情绪消失了。小区业主显现出极端的敏感面对本刊记者,好几位业主都三缄其口。"原本知道有记者来,大家都会围上来,但是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大家都不敢说话,怕引火烧身。"
敏感的局面下,业主委员会的筹备会也一度停滞下来。本刊记者采访了数名小区居民及物业公司,都表示不清楚"业主委员会"的具体情况。
4月28日下午2点半,在市政府综合大楼,北辰小区、丽景园、金实小区共15名业主代表与副市长梁晓谷、市政府秘书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规划院院长、建设局局长、盘龙区正、副区长以及城头公司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会面。会议持续了5个小时,15名业主代表坚持原有意见,反对建北辰立交,建议在严家山或霖雨路建立交,未获正面回复。但市领导在会议上同意,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不能施工。
副市长梁晓谷在会议上表示:"政府和业主代表谈话,这种沟通方式好,双方的方向和追求目标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
2."私改公"政策并不是第一次遭遇抑制。在北辰小区之前,创意英国小区和阳光花园此政策的反对同样引起了高度关注。
位于茭菱路中段的创意英国小区中,横跨该小区的"泰晤士大道"是小区住户休闲、购物、娱乐的主要通道。看到物管张贴的"泰晤士大道"将实施"私改公"的通知后,2500多户居民反应强烈。"50米的道路,有老头就搬了个椅子,坐在路当中,不让施工。"目击者说。
小区业主提出替代方案,认为打通蔡家村断头路更有利于解堵。3月6日起,小区临时业主代表先后与区、市等建设部门有关人员进行了几次"对话"。3月中旬,有媒体公布了昆明市第三期交通微循环改造的102条道路,创意英国泰晤士大道没有再出现在名单中。3月30日,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创意英国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
阳光花园部分绿化带和围墙被纳入"私改公"。经过昆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与各部门的协调,3月底,阳光花园小区区域暂停施工。然而在4月6日上午,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业主们突然发现施工方的设备开始运转,于是前去阻止。冲突中,三位业主受伤。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业主都提到了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则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出于公共利益,国家有权征收和征用。但"私改公"中的小区道路是否适用这种情况,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说服市民。
由于缺乏"程序正义","私改公"的推行举步维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陷入僵局。
3.事实上,城市规划混乱是长久困扰昆明人的难题。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本地人五天不出门车不知怎么开,外地人出50块钱车才知怎么开。"另一句顺口溜是:出门就塞车,下雨就水淹。
对于上述两句话,本刊记者来到昆明虽只有短短数日,却深有同感。乘坐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堵车是常事。
5月4日、5日连续下雨,雨量并不太大,但城市中心区域的人民路等交通干道上却积了很深的水。与许多城市不同,昆明的公交站台并不设在马路边上,而是前后均有车辆通过,等车的市民站在高高的公交站台上,必须高度警惕,随时要提防正背面过路汽车溅起的污水。不时有爱美的女孩子为此尖叫。
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不合理规划,昆明市民早在3
查看答案

(四十四)  【给定资料】  1.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刷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刷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  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经过不断完善,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有意思的是,巴黎下水道还是一处观光旅游点,1867年巴黎承办世博会期间就开始向游客开放,陆续有外国元首来这座地下迷宫取经。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如今每年客流量超过10万人。  巴黎有1300多名专业工人来维护下水道,包括清扫坑道、修理管道,寻找、抢救掉进或迷失在下水道中的人,用水淹的方式灭鼠,监管净化站等,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各类遗失物品,包括犯罪凶器和人们不小心掉落在排水道里的贵重物品。据说,每年工作人员都会接到大约3000个这类求助电话,而寻找到失物的几率高达80%。  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后期使用过程中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年工程,惠及今日。在多雨季节,巴黎人畅行无阻,地铁通道上不会挂“瀑布”,车子也不会变成“潜水艇”。  2.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向市民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3.美国在城市防涝方面采取立法与工程举措并重的手段。  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均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城区洼地众多,排涝压力颇大。为有效应对这种情况,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大水池。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荷兰气候环境保护署专家阿瑙德·莫伦纳称,为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鹿特丹结合都市空间开发大量空旷广场、人行道与停车场空间,这些地方平时为公用设施,大雨到来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就是其独特的“水广场”概念的由来。除上述国家以外,英国、丹麦、新加坡以及印度等国家在城市防涝方面也都以注重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而成为可资借鉴的目标。  4.前几年广东、广西等国内城市出现强降雨导致主城区被淹后,很多人提及了另一个城市青岛,尽管也是雨水频袭,却几乎没有内涝。而它的地下排水系统,是100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时修建的,共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青岛的德建排水管道从横断面来看,高约80厘米,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径较大,简单地以水泥抹面,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积。下半部分呈“V”字形,约1/2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瓷瓦,确保了污水在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光滑的瓷瓦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被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大下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  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在青岛铺设的地下管网,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并最早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好。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表明,还有大小之分。直到今天,黑色的管道井盖依然铮亮,没一点锈迹。  而地处章、贡两江交汇之处的赣州在辖区内降水近百毫米时,市区也没有出现明显内涝。这是因为赣州有一套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而这一套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却是建造于几百年之前的北宋人刘彝之手。赣州的这套排水系统沿用古名叫“福寿沟”,全长12.6公里,直到今天,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深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福寿沟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同时,还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相连,起到发挥调蓄的作用。水塘增加了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以此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  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5.曾有学者呼吁政府和公众应重视排水管网事业,“现在总有人说巴黎模式好,说德国人在青岛修的排水系统好,那是因为人家城市设计建设的理念就是百年大计”,“如果说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那么我们现在经济发达,技术也不落后,我们有必要给百年以后的城市留点什么”。应对城市内涝,除了运用工程的一只手,还要把生态的一只手加上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袁奇峰说:“现在的异常天气越来越多,所以城市的应对方案应该更加高明。”所谓生态的手,是目前国际城市的普遍做法,即在城市中融入生态基础设施,用来应对突变和突发的情况,弹性非常好,原理类似于管理水库。  以往,农田、绿地有滞水和蓄水的功能,雨水落地后通过土壤的吸收、蒸发或通过地下水进入河流。但随着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  而生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雨水自排的过程。袁奇峰举例,比如在蓄水池的旁边配上一个备用的排水站,没有必要把管子修得很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解决问题,投资比管网改造要少得多。或者是在设计城市景观的时候,加入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考虑,增加公园等绿地的滞水蓄水功能。  “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一整套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及建设,为城市配备一套防灾减灾的防护体系。”袁奇峰说,相比对排水管网的大修大调,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鉴于此前教训,广州已经在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有所行动。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一位给排水专家透露,广州将很快出台《广州雨水规划(2008~2020年)》,将“增加绿地,减少雨水径流”写入规划,未来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要采用透水砖,屋面人工湿地使雨水回用,例如选择滞洪区、低洼地做蓄水景观。同时,广州的排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也有待完善,并争取提到五年一遇的标准。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1~5”提到的外国以及我国部分城市先进的排水经验,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水治理的具体措施。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四十七)  【给定资料】  1.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刷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刷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  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经过不断完善,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有意思的是,巴黎下水道还是一处观光旅游点,1867年巴黎承办世博会期间就开始向游客开放,陆续有外国元首来这座地下迷宫取经。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如今每年客流量超过10万人。  巴黎有1300多名专业工人来维护下水道,包括清扫坑道、修理管道,寻找、抢救掉进或迷失在下水道中的人,用水淹的方式灭鼠,监管净化站等,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各类遗失物品,包括犯罪凶器和人们不小心掉落在排水道里的贵重物品。据说,每年工作人员都会接到大约3000个这类求助电话,而寻找到失物的几率高达80%。  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后期使用过程中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年工程,惠及今日。在多雨季节,巴黎人畅行无阻,地铁通道上不会挂“瀑布”,车子也不会变成“潜水艇”。  2.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人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人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向市民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3.美国在城市防涝方面采取立法与工程举措并重的手段。  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均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城区洼地众多,排涝压力颇大。为有效应对这种情况,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大水池。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荷兰气候环境保护署专家阿瑙德·莫伦纳称,为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鹿特丹结合都市空间开发大量空旷广场、人行道与停车场空间,这些地方平时为公用设施,大雨到来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就是其独特的“水广场”概念的由来。除上述国家以外,英国、丹麦、新加坡以及印度等国家在城市防涝方面也都以注重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而成为可资借鉴的目标。  4.前几年广东、广西等国内城市出现强降雨导致主城区被淹后,很多人提及了另一个城市青岛,尽管也是雨水频袭,却几乎没有内涝。而它的地下排水系统,是100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时修建的,共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青岛的德建排水管道从横断面来看,高约80厘米,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径较大,简单地以水泥抹面,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积。下半部分呈“V”字形,约1/2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瓷瓦,确保了污水在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光滑的瓷瓦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被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大下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  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在青岛铺设的地下管网,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并最早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好。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表明,还有大小之分。直到今天,黑色的管道井盖依然铮亮,没一点锈迹。  而地处章、贡两江交汇之处的赣州在辖区内降水近百毫米时,市区也没有出现明显内涝。这是因为赣州有一套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而这一套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却是建造于几百年之前的北宋人刘彝之手。赣州的这套排水系统沿用古名叫“福寿沟”,全长12.6公里,直到今天,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深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福寿沟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同时,还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相连,起到发挥调蓄的作用。水塘增加了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以此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  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5.曾有学者呼吁政府和公众应重视排水管网事业,“现在总有人说巴黎模式好,说德国人在青岛修的排水系统好,那是因为人家城市设计建设的理念就是百年大计”,“如果说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那么我们现在经济发达,技术也不落后,我们有必要给百年以后的城市留点什么”。应对城市内涝,除了运用工程的一只手,还要把生态的一只手加上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袁奇峰说:“现在的异常天气越来越多,所以城市的应对方案应该更加高明。”所谓生态的手,是目前国际城市的普遍做法,即在城市中融入生态基础设施,用来应对突变和突发的情况,弹性非常好,原理类似于管理水库。  以往,农田、绿地有滞水和蓄水的功能,雨水落地后通过土壤的吸收、蒸发或通过地下水进入河流。但随着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  而生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雨水自排的过程。袁奇峰举例,比如在蓄水池的旁边配上一个备用的排水站,没有必要把管子修得很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解决问题,投资比管网改造要少得多。或者是在设计城市景观的时候,加入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考虑,增加公园等绿地的滞水蓄水功能。  “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一整套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及建设,为城市配备一套防灾减灾的防护体系。”袁奇峰说,相比对排水管网的大修大调,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鉴于此前教训,广州已经在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有所行动。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一位给排水专家透露,广州将很快出台《广州雨水规划(2008~2020年)》,将“增加绿地,减少雨水径流”写入规划,未来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要采用透水砖,屋面人工湿地使雨水回用,例如选择滞洪区、低洼地做蓄水景观。同时,广州的排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也有待完善,并争取提到五年一遇的标准。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1~5”提到的外国以及我国部分城市先进的排水经验,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水治理的具体措施。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十五)  【给定资料】  资料1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刷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刷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  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经过不断完善,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有意思的是,巴黎下水道还是一处观光旅游点,1867年巴黎承办世博会期间就开始向游客开放,陆续有外国元首来这座地下迷宫取经。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如今每年客流量超过10万人。  巴黎有1300多名专业工人来维护下水道,包括清扫坑道、修理管道,寻找、抢救掉进或迷失在下水道中的人,用水淹的方式灭鼠,监管净化站等,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各类遗失物品,包括犯罪凶器和人们不小心掉落在排水道里的贵重物品。据说,每年工作人员都会接到大约3000个这类求助电话,而寻找到失物的几率高达80%。  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后期使用过程中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百年工程,惠及今日。在多雨季节,巴黎人畅行无阻,地铁通道上不会挂“瀑布”,车子也不会变成“潜水艇”。  资料2  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  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向市民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  资料3  美国在城市防涝方面采取立法与工程举措并重的手段。  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其多个州均立法规定,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城区洼地众多,排涝压力颇大。为有效应对这种情况,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大水池。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荷兰气候环境保护署专家阿瑙德·莫伦纳称,为有效疏解剧增的地表水,鹿特丹结合都市空间开发大量空旷广场、人行道与停车场空间,这些地方平时为公用设施,大雨到来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就是其独特的“水广场”概念的由来。除上述国家以外,英国、丹麦、新加坡以及印度等国家在城市防涝方面也都以注重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而成为可资借鉴的目标。  资料4  前几年广东、广西等国内城市出现强降雨导致主城区被淹后,很多人提及了另一个城市青岛,尽管也是雨水频袭,却几乎没有内涝。而它的地下排水系统,是100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时修建的,共铺设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青岛的德建排水管道从横断面来看,高约80厘米,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径较大,简单地以水泥抹面,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积。下半部分呈“V”字形,约1/2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瓷瓦,确保了污水在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光滑的瓷瓦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被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大下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  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在青岛铺设的地下管网,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并最早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就越少——脏物也便于清理。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好。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表明,还有大小之分。直到今天,黑色的管道井盖依然铮亮,没一点锈迹。  而地处章、贡两江交汇之处的赣州在辖区内降水近百毫米时,市区也没有出现明显内涝。这是因为赣州有一套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而这一套先进的城市排水系统却是建造于几百年之前的北宋人刘彝之手。赣州的这套排水系统沿用古名叫“福寿沟”,全长12.6公里,直到今天,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  福寿沟呈砖拱结构,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据测量,现存排水孔最大处宽1米、深1.6米;最小处宽、深各0.6米,与志书上记载基本一致。福寿沟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同时,还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相连,起到发挥调蓄的作用。水塘增加了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以此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  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资料5  曾有学者呼吁政府和公众应重视排水管网事业,“现在总有人说巴黎模式好,说德国人在青岛修的排水系统好,那是因为人家城市设计建设的理念就是百年大计”,“如果说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那么我们现在经济发达,技术也不落后,我们有必要给百年以后的城市留点什么”。应对城市内涝,除了运用工程的一只手,还要把生态的一只手加上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袁奇峰说:“现在的异常天气越来越多,所以城市的应对方案应该更加高明。”所谓生态的手,是目前国际城市的普遍做法,即在城市中融入生态基础设施,用来应对突变和突发的情况,弹性非常好,原理类似于管理水库。  以往,农田、绿地有滞水和蓄水的功能,雨水落地后通过土壤的吸收、蒸发或通过地下水进入河流。但随着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  而生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雨水自排的过程。袁奇峰举例,比如在蓄水池的旁边配上一个备用的排水站,没有必要把管子修得很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解决问题,投资比管网改造要少得多。或者是在设计城市景观的时候,加入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考虑,增加公园等绿地的滞水蓄水功能。  “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一整套生态基础设施的研究及建设,为城市配备一套防灾减灾的防护体系。”袁奇峰说,相比对排水管网的大修大调,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鉴于此前教训,广州已经在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有所行动。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一位给排水专家透露,广州将很快出台《广州雨水规划(2008~2020年)》,将“增加绿地,减少雨水径流”写入规划,未来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要采用透水砖,屋面人工湿地使雨水回用,例如选择滞洪区、低洼地做蓄水景观。同时,广州的排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也有待完善,并争取提到五年一遇的标准。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1~5”提到的外国以及我国部分城市先进的排水经验,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水治理的具体措施。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资料一
  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从1998年开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2009年5月12日,杭州市一辆在市区道路上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一位正在过斑马线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7月30日凌晨,兰州市一辆飞驰的黑色桑塔纳将下班回家途中正穿行斑马线的曹×撞飞后逃逸;8月15日,福州市一辆黑色轿车撞伤走在斑马线上的一男一女,事发后,肇事者的朋友竟称:“没事,这是小事情,无非给伤者一个补偿,能了就OK了嘛。”
资料二
  2008年我国因酒后驾驶就导致18374人死亡,762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025亿元。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最近发布的数量显示,在全市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占比例高达17.3%,其中醉酒驾车共导致86人死亡。此外,本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达11起,其中,醉酒驾车高达5起,酒后驾车为1起。酒后驾车已成为仅次于大货车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
资料三
  兰州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其所住小区门前的斑马线上,手持砖块,在不到4小时之内怒砸14辆闯红灯的违章车。此事引起近八成的网友支持。支持者认为:虽然老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看是不合法的,但在道德层面上却是合情合理的。其实,近年来兰州市交警部门对维护斑马线的安全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难让市民满意。“大张旗鼓的整治行动大都一阵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家住兰州的一位市民说。
资料四
  交通电子监控设备只能拍到违章车辆,不能清晰显示驾驶员相貌,一些违章驾驶员就出钱请有驾驶证却没有车或很少开车的人代为扣分。这些“代扣族”也没有损失,因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的记分周期为1年,共计12分,一年违章记分不满12分,第二年则自动归零,驾驶证可继续使用。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6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2.9%的人表示身边存在交通违章代扣分现象,67%的人指出,代扣分现象的存在会纵容驾驶员无视交通法规,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59.4%的人认为,该现象会助长“拿钱消灾”的社会风气。
资料五
  我国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对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进行了明文规定,然而,近年来各地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为此,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两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从8月15日到9月16日,一个月内,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97起,其中醉酒驾驶10711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6%和91%;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仍达到320起,死亡118人。
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查处酒后驾驶具有集中性、阶段性、运动性特点,因此有的驾驶员就能通过关系了解到哪天查,在哪查,以逃避酒后驾车检查;即使有的“不幸”被“抓个正着”,也能想方设法通过找人说情来减轻或规避处罚。这种“打游击”的查处方式不可能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
资料六
  2008年10月25日晚,济南市一位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时,遭到多辆汽车碾压,当场死亡。2009年7月12日海口市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翻越护栏横穿六个车道,被交警拦下告知翻越护栏横穿马路属于交通违法需要接受处罚后,与交警发生口角,辱骂交警,抢夺交警摄像机准备砸在地上,同时还召来3名朋友与警方对峙,造成该路段严重堵塞。按照有关规定,交警对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做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并予执行。这是海南首个因为横穿马路被拘留的行人。
资料七
  2006年6月5日,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公益环保活动——“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包括车友、学校、社区、企业、媒体还有环保部门参加,30万市民不开车,以绿色方式出行。2007年9月17日以“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奥运”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2008年6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并恳请市民积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绿色奥运”承诺,以及“单双号”“每周少开一天车”等交通限行措施的实施,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北京市还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便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例如:每年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数万名首都交警、志愿者等走上街头,在全市各区县的数百个宣传站,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交通部门开展征集“温馨交通安全提示语”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制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科学规范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等等。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3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1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在日本,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为饮酒驾驶员提供车辆的人、同乘者和供酒者的责任;在美国,酒后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按照大多数州的法律,成年人体内酒精浓度超过0.08%,可以将其当场逮捕,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在法国,对酒后驾车要根据情节处以135-750欧元的罚款,驾照被扣6分。如分数全被扣除,将取缔驾照且6个月后重考,如醉酒驾车,将面临2-4年牢狱之灾和4500-9000欧元的罚款。
在我国,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2%、小于0.8%,属于酒后驾车,可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8%属于醉酒驾车,可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相对上述国家,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要宽松一些。
资料八
  中国酒文化可追溯数千年,本来有“斗酒诗百篇”的意蕴,却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现在酒桌上谈生意、联络感情流行的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焖;感情铁,喝出血”,“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的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半斤,这样的同志够贴心!会喝半斤的喝一斤,这样的哥们最放心!”,“酒品如人品,不喝就是看不起人”。在这样的酒文化氛围下,酒后驾驶的“马路杀手”也就出现了,所以,要防止酒后驾车,必须根除酒文化。
资料九
  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如装配有电子稳定程序ESP的汽车,就能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行驶在正确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2001年以来,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规定新车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在欧盟范围内完全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因成本原因在新车中装配率还很低。
资料十
  前些年,交通行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发展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政府提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个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在北京市交通建设、管理、运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地面道路交通依靠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统计分析客流、清分清算各条线路的费用;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实现对乘客的指引和换乘;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协调指挥,平衡各线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保证了网络化运行之后交通安全、高效、均衡地运转。
资料十一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即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并支持在大中型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表明2009年成了新能源汽车元年,且预示着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将颠覆中国人民汽车的价值取向。国内生产企业比亚迪、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等多家民族汽车品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奇斗艳,一个百花齐放的绿色汽车时代正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此外,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政府用税收优惠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
13.2008年7月上海市政规划院完成了首个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虹口区被列为该市首个非机动车网络骨架,这传递出重视设立自行车道、尊重自行车路权的积极信号。2009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规划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步行廊道。将自然生态景观、商业区域、近代革命遗址全部串联起来的步行生态绿廊,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徒步观赏广州最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在于宏观世界的包容,让汽
查看答案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这样的字条:“我们不希望用今天的错误去弥补昨天的错误,希望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否则今天修了路,明天更堵了怎么办?再重新改造吗?谁来埋单?”由于不满公共交通从小区经过,4月22日下午,在昆明市发生了一场影响全城的堵车风波,几百名自发组织的小区业主将昆明城区通往北市区的主干道——北京路和北辰大道交汇口4个路口堵断,时间从下午1点到7点。整个北市区交通瘫痪了近4个钟头,几十万市民下班后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回家。最终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才重新疏通了道路。“4·22”堵车风波后,推行数次遇阻的小区道路改为城市公用道路(“私改公”)政策,再次成为昆明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在市民日益觉醒的维权意识前,取得各方利益间的平衡,“仇和新政”面临着新的考验。位于昆明北市区繁华地段的北辰小区,容纳了3000多住户,10000多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花园社区。建设时总投资达7.8亿元,占地475亩,设有1000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小区和2001年中国名盘。作为云南省首个获得“中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金奖”的小区,北辰小区的绿化景观、配套设施丝毫不逊于京沪等地的高档社区。在小区内漫步,清泉、绿树与啁啾的鸟鸣悦人耳目,设计精巧的休闲设施与具有欧洲风格的住宅楼相得益彰,学校、医院、银行、邮政和电信等一应俱全,你可以遇到健身的老人、嬉戏的儿童、携手而行的恋人,时不时还会迎面撞上个高鼻子老外,整个小区宁静而美丽。然而,自从报纸上公布了昆明市交通“私改公”的计划,小区的静谧被打破了。为缓解交通压力,昆明市出台了一部新法规——《昆明主城区内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方案》,建议将39条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即所谓的“私改公”。北辰区政府按市建设局2008年99号文件——《小区私有道路改为城市公有道路的任务书》,拟将北辰小区凤凰城与茶花苑之间的道路纳入北辰立交的实施计划。消息传来,小区内一片哗然。住户奔走相告,决心团结起来,捍卫小区的生活环境。2月下旬,小庄立交桥配套匝道改造工程一事首先在省内媒体上报道。3月13日,盘龙区政府金辰办事处向北辰小区所属的昆明城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送达了《昆明市城建局关于昆明主城第三期微循环整治改造工程及单位和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的任务书》,正式提到要把盘龙区的11条道路改为公用,包括北辰小区内的北辰南路西段。同日,在业主的要求下,物管公司向盘龙区人民政府、金辰办事处呈送报告表示应该由全体小区业主决定是否同意让出道路,物管公司仅为受雇于业主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具有产权人代表资格,更无决定权。3月25日,物管公司召开业主大会,通报了市建设局的相关文件。3月31日,积极要求对话的北辰小区正式成立了业主代表维权小组。北辰小区内的住户来自四面八方,有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有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商人和归国华侨。经过业主中工程专业人员的实地调查论证,业主代表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意见书》指出:北辰立交即使是暂时的、过渡的乃至作为应急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应予全盘否定;同样,北辰南路改为公共道路实属侵权,也不可行,业主给出的理由有四点:不科学、不合法、很危险、污染大。“不科学”指的是北辰大道路网路况不好,修立交和搞微循环,不但不能解堵,反而会瘫痪;“不合法”指的是与《物权法》相违背,且改造方案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条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等;“很危险”和“污染大”则是就小区居民将要面临的生活环境而言。北辰小区地块的房价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元每平方米,是全昆明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果修了立交,房价起码跌一半。”业主们对记者说。3月8日,为了给修匝道腾出空间,小区附近的“车行天下”汽车广场被强制拆迁,轰鸣的重型机器震荡着土地,离“车行天下”最近的一排房子在震动中出现墙体开裂的现象。“这是2001年才建成的房子,到现在才六七年。”一名业主连连摇头。让业主们最不能接受的是,这样涉及众多人口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有经过公示,他们也从未得到事先通知和意见征询,而是从报纸上得知了改造计划。“不仅不尊重民意,而且太草率了。”业主在《意见书》内说。4月8日,每辆从北辰小区出来的轿车都贴上了一张写有“北辰立交改造,解堵?添堵!”的字条。本刊记者5月3日进入北辰小区时,发现仍有少数车辆的前窗上贴着这句标语。4月9日上午,北辰小区、江东丽景园小区近200名业主佩戴着统一标志,一路打着标语走向市政府,反对小区道路“私改公”。4月22日,因为反对呼声反响不大,北辰大道发生了震惊春城的堵车事件。当地媒体报道说,为了疏散拥堵的人群,防暴警察与人群发生“肢体接触”。业主们的《小区维权日记》中写道:“如何理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产生暴力对抗事件,是所有参与者都要考虑的,悲剧,谁都不想看到……”“我们坚决支持政府解决昆明交通拥堵的方针,但我们不能容许职能部门用错误的方案去误导政府,从而使政府改善昆明交通拥堵的正确方针在北市区落空。”在北辰小区的大门前,贴着醒目的“广而告之”,建议众业主签字同意,授权成立北辰小区业主委员会。“过去我们只知道每个月向物业交钱,有了事也不知道找谁,现在感觉到,需要有个组织。”业主杨先生对本刊记者表示。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北辰小区出现了一种空前的团结气氛,原本互不认识的邻居、伙伴都打起了招呼。3月31日,业主代表维权小组正式成立,昆明北辰片区业主家园网站也开通了。根据各自的资源,业主们逐步形成有系统有组织的运作。懂设计的设计海报,懂技术的业主架设网站,老人及一些时间充裕的业主,则挨家挨户收集签名。4月5日晚,“凤凰城”召开了业主动员大会,有数百人参加,现场选举各楼楼长,准备筹备业主委员会。因为年轻人工作忙,老年协会在维权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4月2日晚上,为了检查车流量,北辰老年协会的老人们不顾危险跑到大街上,一辆一辆地数每小时所经过的汽车数量。就连专业的《关于北辰立交和北辰微循环方案不可行的意见书》也出自老年人之手。不过,“4·22”堵车风波后,之前普遍高涨的情绪消失了。小区业主显现出极端的敏感,面对本刊记者,好几位业主都三缄其口。“原本知道有记者来,大家都会围上来,但是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大家都不敢说话,怕引火烧身。”敏感的局面下,业主委员会的筹备会也一度停滞下来。本刊记者采访了数名小区居民及物业公司,都表示不清楚“业主委员会”的具体情况。4月28日下午2点半,在市政府综合大楼,北辰小区、丽景园、金实小区共15名业主代表与副市长梁晓谷、市政府秘书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规划院院长、建设局局长、盘龙区正、副区长以及城头公司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会面。会议持续了5个小时,15名业主代表坚持原有意见,反对建北辰立交,建议在严家山或霖雨路建立交,未获正面回复。但市领导在会议上同意,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前,不能施工。副市长梁晓谷在会议上表示:“政府和业主代表谈话,这种沟通方式好,双方的方向和追求目标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材料2:“私改公”政策并不是第一次遭遇抑制。在北辰小区之前,创意英国小区和阳光花园对此政策的反对同样引起了高度关注。位于茭菱路中段的创意英国小区中,横跨该小区的“泰晤士大道”是小区住户休闲、购物、娱乐的主要通道。看到物管张贴的“泰晤士大道”将实施“私改公”的通知后,2500多户居民反应强烈。“50米的道路,有老头就搬了个椅子,坐在路当中,不让施工。”目击者说。小区业主提出替代方案,认为打通蔡家村断头路更有利于解堵。3月6日起,小区临时业主代表先后与区、市等建设部门有关人员进行了几次“对话”。3月中旬,有媒体公布了昆明市第三期交通微循环改造的102条道路,创意英国泰晤士大道没有再出现在名单中。3月30日,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创意英国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阳光花园部分绿化带和围墙被纳入“私改公”。经过昆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与各部门的协调,3月底,阳光花园小区区域暂停施工。然而在4月6日上午,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业主们突然发现施工方的设备开始运转,于是前去阻止。冲突中,三位业主受伤。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业主都提到了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则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出于公共利益,国家有权征收和征用。但“私改公”中的小区道路是否适用这种情况,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说服市民。由于缺乏“程序正义”,“私改公”的推行举步维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陷入僵局。材料3:事实上,城市规划混乱是长久困扰昆明人的难题。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本地人五天不出门车不知怎么开,外地人出50块钱车才知怎么开。”另一句顺口溜是:出门就塞车,下雨就水淹。对于上述两句话,本刊记者来到昆明虽只有短短数日,却深有同感。乘坐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堵车是常事。5月4日、5日连续下雨,雨量并不太大,但城市中心区域的人民路等交通干道上却积了很深的水。与许多城市不同,昆明的公交站台并不设在马路边上,而是前后均有车辆通过,等车的市民站在高高的公交站台上,必须高度警惕,随时要提防正背面过路汽车溅起的污水。不时有爱美的女孩子为此尖叫。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不合理规划,昆明市民早在3年前就显示了高度的维权意识。2005年前后,在北市区曾发生过与“4·22”风波类似的事情。北辰小区附近的“江东花园(一期)”商品房小区,曾因拥有一座漂亮的大花园而高价畅销。但当住户全部入住后,房地产公司却斩花除草,打算在花园上盖新

查看答案

二、给定材料

1.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从1998年开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2009年5月12日,杭州市一辆在市区道路上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一位正在过斑马线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X;7月30日凌晨,兰州市一辆飞驰的黑色桑塔纳将下班回家途中正穿行斑马线的曹X撞飞后逃逸;8月15日,福州市一辆黑色轿车撞伤走在斑马线上的一男一女,事发后,肇事者的朋友竟称:“没事,这是小事情,无非给伤者一个补偿,能了就OK了嘛。”

2.2008年我国因酒后驾驶就导致18371人死亡,762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025亿元。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量显示,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酒后驾车大幅反弹,全市酒后驾车致死事故81起,导致97人丧生,在全市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占比例高达17.3%,其中醉酒驾车共导致86人死亡。此外,本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达11起,其中,醉酒驾车高达5起,酒后驾车为1起。酒后驾车已成为仅次于大货车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

3.兰州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其所住小区门前的斑马线上,手持砖块,在不到4小时之内怒砸14量闯红灯的违章车,此事引起近八成的网友支持。支持者认为:虽然老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看是不合法的,但在道德层面上确实合情合理的。其实,近年来兰州市交警部门对维护斑马线的安全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难让市民满意。“大张旗鼓的整治行动大都一阵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家住兰州的一位市民说。

4.交通电子监控设备只能拍到违章车辆,不能清晰显示驾驶员相貌,一些违章驾驶员就出钱请有驾驶证却没有车或很少开车的人代为扣分。这些“代扣族”也没有损失,因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计分制度的计分周期为1年,共计12分,一年违章计分不满12分,第二年则自动归零,驾驶证可继续使用。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6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2.9%的人表示身边存在交通违章代扣分现象,67%的人指出,代扣分现象的存在会纵容驾驶员无视交通法规,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59.4%的人认为,该现象会助长“拿钱消灾”的社会风气。

5.我国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对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进行了明文规定,然而,近年来各地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为此,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两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从8月15日到9月16日,一个月内,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97起,其中醉酒驾驶10711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6%和91%;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仍达到320起,死亡118起。

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查处酒后驾驶具有集中性、阶段性、运动性特点,因此有的驾驶员就能通过关系了解到哪天查,在哪查,以逃避酒后驾车检查;即使有的“不幸”被“抓个正着”,也能想方设法通过找人说情来减轻或规避处罚。这种“打游击”的查处方式不可能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

6.2008年10月25日晚,济南市一位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时,遭到多汽车碾压,当场死亡。2009年7月12日海口市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翻越护栏横穿六个车道,被交警拦下告知翻越护栏横穿马路属于交通违法需接受处罚后,与交警发生口角,辱骂交警,抢夺交警摄像机准备砸在地上,同时还召来3名朋友与警方对峙,造成该路段严重堵塞。按照有关规定,交警对阻碍执法公务的行为做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并予执行。这是海南省首个因为横穿马路被拘留的行人。

7.2006年6月5日,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公益环保活动——“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包括车友、学校、社区、企业、媒体还有环保部门参加,30万市民不开车,以绿色方式出行。2007年9月17日以“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奥运”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2008年6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并恳请市民积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绿色奥运”承诺,以及“单双号”“每周少开一天车”等交通限行措施的实施,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北京市还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便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例如:每年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数万名首都交警、志愿者等走上街头,在全市各区县的数百个宣传站,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交通部门开展征集“温馨交通安全提示语”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制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科学规范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等等。

8.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3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1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在日本,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深度超过0.05%时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为饮酒驾驶员提供车辆的人、同乘者和供酒者的责任;在美国,酒后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按照大多数州的法律,成年人体内酒精浓度超过0.08%,可以将其当场逮捕,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在法国,对酒后驾车要根据情节处以135欧元——750欧元的罚款,驾照被扣6分。如分数全被扣除,将取缔驾照且6个月后重考,如醉酒驾车,将面临2—4年牢狱之灾和4500—9000欧元的罚款。

在我国,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2%、小于0.8%,属于酒后驾车,可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8%属于醉酒驾车,可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相对上述国家,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要宽松一些。

9.中国酒文化可追溯数千年,本来有“斗酒诗百篇”的意蕴,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现在酒桌上谈生意、联络感情流行的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焖;感情铁,喝出血”,“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的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半斤,这样的同志够贴心!会喝半斤的喝一斤,这样的哥们儿最放心!”,“酒品如人品,不喝就是看不起人”,生意不成功!在这样的酒文化氛围下,酒后驾驶的“马路杀手”也就出现了,所以,要防止酒后驾车,必须根除酒文化。

10.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如装配有电子稳定程序ESP的汽车,就能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行驶在正确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2001年以来,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规定新车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因成本原因在新车中的装配率还很低。

11.前些年,交通行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发展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政府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个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在北京市交通建设、管理、运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地面道路交通依靠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统计分析客流、清分清算各条线路的费用;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实现对乘客的指引和换乘;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协调指挥、控制窘态发生事件的情况,平衡各线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保证了网络化实行之后北京交通安全、高效、均衡地运转。

12.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即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并支持在大中型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表明2009年成了新能源汽车元年,且预示着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将颠覆中国人民汽车的价值取向。国内生产企业比亚迪、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等多家民族汽车品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奇斗艳,一个百花齐放的绿色汽车时代正悄然走近人们的视野。此外,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政府用税收优惠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对1.6升及其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

13.2008年7月上海市政规划院完成了首个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虹口区被列为该市首个非机动车网络骨架,这传递出重视设立自行车道、尊重自行车路权的积极信号。2009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规划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步行廊道。将自然生态景观、商业区域、近代革命遗址全部串联起来的步行生态绿廊,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徒步观赏广州最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在于它的包容,让汽车和行人各得其所。既是对行人路权的尊重,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14.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

查看答案

二、给定材料

1.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3484人,平均每小时就有8人丧命,从1998年开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而在城市,行人死亡的比例高达50%左右。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2009年5月12日,杭州市一辆在市区道路上狂飙的三菱跑车撞飞一位正在过斑马线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X;7月30日凌晨,兰州市一辆飞驰的黑色桑塔纳将下班回家途中正穿行斑马线的曹X撞飞后逃逸;8月15日,福州市一辆黑色轿车撞伤走在斑马线上的一男一女,事发后,肇事者的朋友竟称:“没事,这是小事情,无非给伤者一个补偿,能了就OK了嘛。”

2.2008年我国因酒后驾驶就导致18371人死亡,762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025亿元。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量显示,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酒后驾车大幅反弹,全市酒后驾车致死事故81起,导致97人丧生,在全市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占比例高达17.3%,其中醉酒驾车共导致86人死亡。此外,本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达11起,其中,醉酒驾车高达5起,酒后驾车为1起。酒后驾车已成为仅次于大货车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

3.兰州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其所住小区门前的斑马线上,手持砖块,在不到4小时之内怒砸14量闯红灯的违章车,此事引起近八成的网友支持。支持者认为:虽然老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看是不合法的,但在道德层面上确实合情合理的。其实,近年来兰州市交警部门对维护斑马线的安全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难让市民满意。“大张旗鼓的整治行动大都一阵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家住兰州的一位市民说。

4.交通电子监控设备只能拍到违章车辆,不能清晰显示驾驶员相貌,一些违章驾驶员就出钱请有驾驶证却没有车或很少开车的人代为扣分。这些“代扣族”也没有损失,因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计分制度的计分周期为1年,共计12分,一年违章计分不满12分,第二年则自动归零,驾驶证可继续使用。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06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2.9%的人表示身边存在交通违章代扣分现象,67%的人指出,代扣分现象的存在会纵容驾驶员无视交通法规,为交通安全埋下隐患;59.4%的人认为,该现象会助长“拿钱消灾”的社会风气。

5.我国2004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对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进行了明文规定,然而,近年来各地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为此,公安部决定自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强调,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实行“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两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从8月15日到9月16日,一个月内,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97起,其中醉酒驾驶10711起,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6%和91%;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仍达到320起,死亡118起。

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查处酒后驾驶具有集中性、阶段性、运动性特点,因此有的驾驶员就能通过关系了解到哪天查,在哪查,以逃避酒后驾车检查;即使有的“不幸”被“抓个正着”,也能想方设法通过找人说情来减轻或规避处罚。这种“打游击”的查处方式不可能杜绝酒后驾车的现象。

6.2008年10月25日晚,济南市一位行人翻越护栏过马路时,遭到多汽车碾压,当场死亡。2009年7月12日海口市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翻越护栏横穿六个车道,被交警拦下告知翻越护栏横穿马路属于交通违法需接受处罚后,与交警发生口角,辱骂交警,抢夺交警摄像机准备砸在地上,同时还召来3名朋友与警方对峙,造成该路段严重堵塞。按照有关规定,交警对阻碍执法公务的行为做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并予执行。这是海南省首个因为横穿马路被拘留的行人。

7.2006年6月5日,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公益环保活动——“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包括车友、学校、社区、企业、媒体还有环保部门参加,30万市民不开车,以绿色方式出行。2007年9月17日以“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奥运”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2008年6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并恳请市民积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绿色奥运”承诺,以及“单双号”“每周少开一天车”等交通限行措施的实施,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北京市还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便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例如:每年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数万名首都交警、志愿者等走上街头,在全市各区县的数百个宣传站,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交通部门开展征集“温馨交通安全提示语”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制发《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读本》,科学规范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等等。

8.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3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1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在日本,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深度超过0.05%时要判2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为饮酒驾驶员提供车辆的人、同乘者和供酒者的责任;在美国,酒后驾驶属于刑事犯罪,按照大多数州的法律,成年人体内酒精浓度超过0.08%,可以将其当场逮捕,轻则会被暂扣驾照和处以罚款,重则会被投入监狱和永久注销驾照;在法国,对酒后驾车要根据情节处以135欧元——750欧元的罚款,驾照被扣6分。如分数全被扣除,将取缔驾照且6个月后重考,如醉酒驾车,将面临2—4年牢狱之灾和4500—9000欧元的罚款。

在我国,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2%、小于0.8%,属于酒后驾车,可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8%属于醉酒驾车,可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相对上述国家,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要宽松一些。

9.中国酒文化可追溯数千年,本来有“斗酒诗百篇”的意蕴,渐渐演变成劝酒拼酒的不良酒风。现在酒桌上谈生意、联络感情流行的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焖;感情铁,喝出血”,“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的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半斤,这样的同志够贴心!会喝半斤的喝一斤,这样的哥们儿最放心!”,“酒品如人品,不喝就是看不起人”,生意不成功!在这样的酒文化氛围下,酒后驾驶的“马路杀手”也就出现了,所以,要防止酒后驾车,必须根除酒文化。

10.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如装配有电子稳定程序ESP的汽车,就能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行驶在正确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2001年以来,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规定新车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因成本原因在新车中的装配率还很低。

11.前些年,交通行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发展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政府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个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在北京市交通建设、管理、运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地面道路交通依靠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统计分析客流、清分清算各条线路的费用;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实现对乘客的指引和换乘;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协调指挥、控制窘态发生事件的情况,平衡各线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保证了网络化实行之后北京交通安全、高效、均衡地运转。

12.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即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并支持在大中型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表明2009年成了新能源汽车元年,且预示着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将颠覆中国人民汽车的价值取向。国内生产企业比亚迪、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等多家民族汽车品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奇斗艳,一个百花齐放的绿色汽车时代正悄然走近人们的视野。此外,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政府用税收优惠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对1.6升及其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

13.2008年7月上海市政规划院完成了首个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虹口区被列为该市首个非机动车网络骨架,这传递出重视设立自行车道、尊重自行车路权的积极信号。2009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规划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步行廊道。将自然生态景观、商业区域、近代革命遗址全部串联起来的步行生态绿廊,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徒步观赏广州最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在于它的包容,让汽车和行人各得其所。既是对行人路权的尊重,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14.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