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大学院”标签

大学院

南京国民政府曾使用“大学院”和“大学区”的教育管理制度,它是由()提出来的。
A.黄炎培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蔡元培

查看答案
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_____,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A.国子监
B.学部
C.教育部
D.大学院
查看答案
1905年科举制在中国被废除,同时作为清末新政重要举措的是设立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机构为()

A.国子监

B.国子学

C.大学院

D.学部

查看答案

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

A、教育区

B、大学区

C、教学区

D、学区

查看答案
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查看答案

1928年大学院讨论通过的《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主要对以下哪些类教育有所变动()

A、初等教育

B、普通高中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E、高等教育

查看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并在地方试行大学区制,这主要是仿照了______的教育行政制度。()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查看答案

1927年,国民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为了反对教育行政入员官僚化,力行学术化,对公立学校校长实行()。

A、委任铡B、荐任制C、聘经制D、合同制
查看答案
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A.科学化B.集权化C.学术化D.法制化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控制措施的是()
A.推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B.“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C.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D.实行毕业会考制度
查看答案

()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中康氏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查看答案
1927年,国民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为了反对教育行政入员官僚化,力行学术化,对公立学校校长实行()。
A.委任制B.荐任制C.聘任制D.合同制
查看答案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

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

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查看答案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经道多次局部的增改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查看答案
南京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最终确立的“五院政府”包括()
A.考试院、行政院、法制院、司法院、监察院
B.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司法院、监察院
C.司法院、审计院、行政院、考试院、法制院
D.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大学院、监察院
查看答案

“提议大力发展高教事业;提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的人数比例;提高工科学院的地位,使之升格为大学或大学院;把高级工艺学院升格为有学位授予权的工科大学;把培养教师的学校改为能授予学位的教育学院”的英国的教育法案是
A.《巴特勒教育法》
B.《哈多报告》
C.《斯宾斯报告》
D.《罗宾斯报告》

查看答案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清末民初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l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产捐给教会,规定将其作中西大学的学生助学金。l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后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1905年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辛亥革命前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破格录取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辛亥革命前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他还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

九一八事变时,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自1932年11月起,他连续四个月发表了l2次国难广播演说。他先后发起组织多种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

——摘编自李天纲《马相伯卷》等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马相伯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相伯活动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