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试卷答案 >  学历类 >  考研 >  试卷列表

2020年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真题

1、恩格斯于820年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恩格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反杜林论》

D.《自然辩证法》

本题答案:
C
2、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更新了“发动机”;技术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对人工智能社会效用的评价是()

A.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评价

B.对主体需要发展程度的认知性评价

C.受主体情感、兴趣和爱好影响的主观性评价

D.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

本题答案:
D
3、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A.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

B.是市场管理部门事先规定的

C.是商品生产者协商出来的

D.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

本题答案:
D
4、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总结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列宁得出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B.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衰落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D.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本题答案:
A
5、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是()

A.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C.加快人力资本培养力度

D.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本题答案:
A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A.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B.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

D.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本题答案:
D
7、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要不要发动广大民众

本题答案:
A
8、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

A.土地革命的方法

B.群众路线的方法

C.统一战线的方法

D.武装斗争的方法

本题答案:
B
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随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了起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

A.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初步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本题答案:
A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D.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本题答案:
B
11、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当前,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是()

A.手机和互联网

B.精品读物

C.思想政治理论课

D.传统节日纪念活动

本题答案:
C
12、2019年8月2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全称《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其真实原因是()

A.俄罗斯首先违约

B.谋求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C.自我松绑谋求绝对军事优势

D.其他国家不受条约限制

本题答案:
C
13、2019年4月10日21时,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A.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B.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D.空间的观念随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本题答案:
A,B,D
14、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很早以前,人们就在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广阔的地理空间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高铁、互联网等虽然极大地消除了不同地域空间之间的界限,加速了地域文化的同质性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且还在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表明()

A.社会经济状况决定文化发展形态

B.自然地理空间影响文化的外在特征

C.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不同形态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本题答案:
A,B,D
15、资本循环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重要前提。所谓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在空间上同时存在的资本形式有()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本题答案:
A,C,D
16、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资本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机构。这些国际经济机构在协调和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加强了各国和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B.推动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

C.有效应对全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

D.加快了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

本题答案:
A,B,D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内容更广泛,不仅关注“有没有”,更关注“好不好”;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尊严、权利等新需求。这一变化表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B.我国已经满足了人民“从有到优”的需求

C.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现了阶段性新特征

D.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需要的主要根源

本题答案:
A,C,D
18、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重要窗口。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

A.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B.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C.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

D.破解制约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本题答案:
A,B,C
19、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已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中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唯一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新时代,为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我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B.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C.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D.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本题答案:
A,B,C,D
20、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拥有275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快速推进,目前全国共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单位,涉及12个省,总面积约22.29万平方公里。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意义是()

A.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B.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遗产

C.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本题答案:
A,B,C,D
21、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使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列强也没能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这是因为()

A.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

B.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C.中国的封建势力拒绝与列强合作

D.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本题答案:
A,B,D
22、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这场运动从一开始就()

A.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B.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C.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D.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命题

本题答案:
A,B,C
23、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的指导性文件。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是()

A.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本题答案:
A,B,C,D
24、法律规定公民有表达权,但权利要依法行使,尤其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这支“麦克风”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应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界限。对行使法律权利界限的正确理解是()

A.权利行使要有目的的正当性

B.权利行使的方式具有唯一性

C.权利行使不能超过法定的限度

D.权利行使要遵循程序正当的原则

本题答案:
A,C,D
25、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次月球探测()

A.开启了我国太空站建设的序幕

B.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C.实现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D.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本题答案:
B,C,D
2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在大面积地驯化种植农作物以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病虫害的斗争。在20世纪40年代,为遏止庄稼发生病虫害,人类发明了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在迅速杀死害虫、有效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也很快显现出来。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在生物防治领域寻找新的突破。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某种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生物防治的方法,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例如,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这种看起来很寻常的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一棵植物一年就可以发展成一大片,如不及时清除,农作物很可能会绝收。水花生不仅侵占农田、林地,还侵染塘堰及沟渠,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造成局部水域的水体交换受阻、水质恶化、水体缺氧、鱼蟹大面积死亡。其在公共绿地和居民区生长蔓延,还会传播多种寄生虫。为了防止水花生泛滥,农业技术人员最初分别尝试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如采取人工打捞、机械粉碎等手段。但物理防治手段成本高,而且会加剧水花生蔓延;化学防治则会将其他水生植物一并杀死,还会带来农药次生污染。通过实地调研,农业技术人员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进水花生叶甲。叶甲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专食性,只吃水花生。不会对一般农作物造成祸害。再如,大棚菜容易产生一种暗红色的叶螨,科学家就找到了一种叶螨的天生“死对头”捕食螨,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生物防治帮助人们跳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用化学农药的传统思维模式。据统计,我国每年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农作物面积达4亿至5亿亩次,“十三五”期间,还力争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率提高至40%以上。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农业病虫害治理的又一项创新之举。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这是生物防治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8日、2019年1月22日)
(1)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5分)
(2)为什么说“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5分)
本题答案: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之一。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发展动力。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生物之间的“一物降一物”现象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的关系,“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基础上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能够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促进对事物能动性、创造性认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是受表彰者之一。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1955年,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直至在此岗位上离休。
对工作,他脚踏实地,担当奉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山村进入“电力时代”;他牵头办起桐油和茶叶基地、牧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他与群众一起,找水源修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的问题……
对待战功荣誉,他刻意隐瞒,连自己的儿女都不知情。如果不是2018年一次退役军人的信息采集,他的事迹可能依旧无人知晓。
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为何在平凡岗位上如此低调奉献却甘之如饴?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我和战友们跟着党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就是为了人民能走上幸福美满的道路,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都要担任“突击队员”;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放弃留在大城市。他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的赤子之心。
新中国70年的不凡岁月中,闪耀着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榜样,激励我们在追梦之路上砥砺前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27日、9月24日、9月30日)
(1)结合张富清高尚的追求,说明理想信念的力量。(6分)
(2)国家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对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意义?(4分)
本题答案:
(1)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最高人生追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为理想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一个精神境界高尚的人就会抵御诱惑,克服困难,走向人格完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的举行,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彰显了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的力度。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向受表彰者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更多的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进一步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