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招聘类 > 公务员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他当时只是针对科学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领域。比“钱学森之问”更为具体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性思维首先来源于知识,这似乎没有争议。不过,对知识的界定需要更多思考。我们说的知识通常指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知识也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跨界知识。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________”。他还说过,“________”,在我们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中,这些知识以外的因素通常不受重视。知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而增多,但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则更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过,“________”。如果这些分析是对的,那么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二个回答是: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限制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创新的动机有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每一个后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能够在短期带来奖励。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源于一种内在动力,源自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激情,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回报和社会的奖赏。现实情况是,具备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备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具备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寥寥无几了。然而,科学和社会的殿堂中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成其为殿堂。所以,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性人才,除了知识结构问题和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样的价值观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下列各项均引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哪项最有助于解决作者对“钱学森之问”第一个回答所呈现的问题?《》()
A.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C.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D.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关标签: 想象力   好奇心   功利主义者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某家长认为,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了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人。以下哪项是该家长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I.科学是不可能荒诞的,荒诞的就不是科学。II.想象力和逻辑水火不相容。III.大脑被知识占据后很难重新恢复想象力。以下哪项与家长的上述观点矛盾?

    A.仅I。B.仅II。C.仅I和II。D.仅II和III。E.I、II和III。问题2:A.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不要送他们上学。B.如果获得了足够知识,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C.发现知识的人是有一定想象力的。D.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但能进行创造性劳动。E.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①在作者的想象力与读者的想象力的较量中,如果读者赢了,那这部作品必定惨败②科幻作品永远不会说“世界就是这样的”,而始终在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类所不了解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去思索、去发现。”③如果在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和“自我对世界已有认知的限制”之间的较量中,作者的想象力输了,那么注定这部作品即使没有失败也是平淡无奇的④这些较量都是非常残酷的⑤每一部科幻作品毋庸置疑都是一场想象力的较量⑥在一部作品中,既有作者的想象力与读者的想象力相较量,也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与“自我对世界已有认知的限制”之间的较量

    A.②⑤⑥④①③

    B.②⑥①③⑤④

    C.⑤④⑥③①②

    D.⑤②①③⑥④

  •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

    A、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B、想象力和创造力

    C、观察力和想象力

    D、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某家长认为,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成为知识但丧失了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人。以下哪项是该家长论述所依赖的假设?Ⅰ.科学是不可能荒诞的,荒诞的就不是科学。Ⅱ.想象力和逻辑水火不相容。Ⅲ.大脑被知识占据后很难重新恢复想象力。
    A.仅Ⅰ
    B.仅Ⅱ
    C.仅Ⅰ和Ⅱ
    D.仅Ⅱ和Ⅲ
    E.Ⅰ、Ⅱ和Ⅲ
  • 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

    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

    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

    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