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招聘类 > 公务员考试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甲某是某私营工厂主(不具有法人资格)。1990年4月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1995年11月12日假释。假释考验期至1999年2月6日。1998年5月,甲某工厂利用乙厂“跳槽”职工非法获取的乙厂专有的“神州”口杯生产技术资料,大量生产双层玻璃口杯。为了便于销售,该厂将自己生产的口杯贴上“神州”I=1杯注册商标,用“神州”口杯外包装包装好以后,以每只170元的价格销售。为了扩大销量,甲某还大做广告,称自己的产品为“正宗名牌、质优价廉”。众商家纷纷与其签订合同购买,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甲某生产的杯质量低劣,造成大量积压。同时,也给乙厂造成500余万元经济损失,信誉降低。而甲某的销售金额达1800余万元。甲某的好友乙某见甲某在银行存有巨款,心生歹念。乘机复制了甲某的存单,伪造甲某存款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专用章,并在仿制了甲某的存单.套取密码之后。指使女友丙某使用假存单从银行冒领甲某存款。丙某虽然知道存单是假的,但认为这全是乙某搞得鬼,与己无关,所以就使用该假存单将甲某500万元存款冒领。丙某将500万巨款冒领后,装在提包中拿到朋友丁某家中存放。丁某不知提包中为何物,某日打开一看发现全是现金,估计来路不正,产生据为已有的想法。丙某来取提包时,丁某谎称没有此事,拒不交出。乙、丙诈骗甲某存款案发后,公安机关按照丙某的供述,找到丁某,令其交出巨款。丁某仍然拒不承认替丙某保管过提包。

问题:对甲某、乙某、丙某、丁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处罚?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 应当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得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是: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

    A.经营状况恶化

    B.丧失商业信誉

    C.转移财产

    D.更换法定代表人

  • 王某与赵某2000年5月结婚。2001年7月,王某出版了一本小说,获得20万元的收入。2002年1月,王某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2002年2月,赵某在一次车祸中,造成重伤。获得6万元赔偿金。在赵某受伤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共收礼1万多元。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王某出版小说所得的收入归夫妻共有

    B.王某继承的房产归夫妻共有

    C.赵某获得的6万元赔偿金归赵某个人所有

    D.赵某接受的礼品归赵某个人所有

  • 甲从外地购进一批奶牛,在获知此奶牛无产奶能力的情况下将其中的三头卖给邻村的乙,乙不知情而购买,则甲乙之间的奶牛买卖合同()。

    A.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无效

    B.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C.属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

    D.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