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小学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之泪

  ①杨澜去美国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起他12岁那年,颇有远见的母亲咬紧牙关省吃俭用送他到外地读书,这一走便成了与父母的永别。当杨澜问如果那年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样时,崔琦的回答出人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满面是后悔的泪。  ②只有初中文凭的吴士宏女士到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拿到机票之时,父母双双大病。“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她被自己闪出的这一念头吓了一跳。“我竟然想推卸责任!我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好人是成功的基本条件!”她终于决定埋葬自己的梦想,留下来陪伴父亲一生最后的时光。5个月后,微软公司的上司对她说:“你就是为微软而生的。”于是,吴士宏成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③亲情,是我们活着最美好的希望。  ④在充满阳光、空气、鲜花的地球大家庭里,人类的健康与幸福,皆汲取大自然博大的亲情。我们追求的所谓成功,也只不过是在地球生物圈里抵达一种美丽的和谐。  ⑤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收起这支写惯了森林、沙漠、臭氧层、核战争、物种灭绝等字眼的自来水笔,踏上了回乡之路,像只破网而逃的野兽。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在饭馆被宰杀,我听到一位县长夫人因其夫出外打猎而担忧他被撤职而痛哭的声音,我更听到山野里可爱的动物们倒下的轰鸣声。  ⑥窗外的树根正不断地进入花鸟市场,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盆景。圆圆的卵石正一筐筐地堆到了石匠的加工场。那与土地一生深深牵绕的根,那与河流一世闪闪透明的石!  ⑦干旱、水位下降、土地龟裂……我隐约感到我们身边蕴藏着一种危机,但我们视而不见。  ⑧面对千年虫的袭击,我们在科技的光芒与大自然的沉寂间似乎有所启悟。国外科学家说,“在中国现代银行耀眼的玻璃外墙和明亮的大理石柜台后面,隐藏着该国对付千年虫的秘密武器。”当我们掸掸灰尘,搬出遗忘在角落里的算盘,一粒粒在指尖下加减乘除时,我们演算着的是世间一种怎样的密码啊!  ⑨我们从计算机芯片世界中抬起头注视黑色的盘珠时,发现20世纪留给地球太多的沉重和忧伤,我们只能带着这些精神财产出发和远游。当我们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温柔地顾盼青山绿水时,我们似乎听到季节深处地球母亲流泪的声音。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不肯妥协的爱和恨啊,只因为最初的三叶虫,在星空的那一端,仍旧回响着遥远的渴望。1.第①自然段中崔琦回答杨澜的话,表达了他对父母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自然段中“我竟然想推卸责任!我沦落为这类人了吗?”的“这类人”指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吴士宏女士为什么最终会成为微软总经理?你怎样看待美国社会这一用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踏上了回乡之路,像只破网而逃的野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⑥自然段前两句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结尾“我们似乎听到了季节深处地球母亲流泪的声音”,“在星空的那一端,仍旧回响着遥远的渴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呢?请写出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标签: 自然段   千年虫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 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 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1.选出“华”字在下列各句中的正确意义。华:①光彩,光辉; ②繁盛; ③精华; ④时光。(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 )(2)似水年华,一去不复返。 ( )(3)这篇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才华。 ( )(4)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华。 ( )2.找出下面不是比喻的句子,打上“√”。 A.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 ) B.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 ) C.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部溶化在月色里了。 ( ) 3.“平静韵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读到这个句子,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里哪个诗句?  4.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西湖的景色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5.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泡桐树小学四(1)班的李老师要求张小明同学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张小明同学只想出前两个自然段的,请你帮帮他。 第一自然段:点明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第二自然段:介绍远山和湖面的美丽景色。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 试说明《作为生物的社会》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一位老师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在教案的“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一项中,提出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读懂自然段的方法: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每一句话;了解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她在教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读课文并想一想每句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学生依次说出:第一句主要讲的是“珊瑚多”,第二句是说“海参多”,第三句是说“龙虾多”。这时候教学便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是怎么读懂的。学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过程,说道:第一句是从“各种各样”读出珊瑚多的;第二句是从“到处都是”知道海参多的;第三句虽然没有表示多的词语,但是从“划来划去”可以看出大龙虾很多。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句话合起来讲了一个什么意思。学生从“珊瑚多、海参多、龙虾多”得出了“海底物产多”的认识。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是怎样读懂这个自然段的。通过讨论学生领悟到:读懂自然段的方法是,先读懂每句话,再想想这几句话合起来讲了一个什么意思。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这个方法阅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并归纳这位教师在教授阅读方法时,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点。

  •  我喜欢雨。春天的雨使种子发芽,大地一片桃红柳绿。夏天的雨给大地洗个澡,人们觉得很凉快。秋天的雨给大地换上了金色的外衣,大地丰收了。 
     可是,昨天的雨太可怕了,就像天上有人把一 盆一盆的水往下倒,把道路和庄稼都冲红了。 
     雨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你喜欢雨吗?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 )自然段写雨给人们带来好处;第( )自然段写雨给人们带来灾害。 
    3.请你从文中找到它们的反义词。
     讨厌( ) 好处( ) 热( ) 
    4.填上你认为最合适的词。
     ( )的春天 ( )的夏天 ( )的秋天 
     ( )的大地 ( )的雨 ( )的灾害

  •  ①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孩子( )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 
     ③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④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⑤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⑥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⑦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⑧列宁问:“会飞回来?” 
     ⑨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 
    1.给语段中的第②自然段和第⑨自然段填上恰当的标点。
    2.填空。 
     (1)由文中画线的“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A.为灰雀担心和惋惜。 B.担心别人知道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C.喜出望外。 D.决心改正错误,放灰雀回来。 
    (1)第③自然段男孩( )。 (2)第⑥自然段列宁( )。 
    (3)第⑦自然段男孩( )。 (4)第⑧自然段列宁( )。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