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小学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阅读理解。

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

 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也陈列着一尊世界艺术珍品——失去双手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雕像。说起这尊雕像的来历,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逝世后,法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他,请当时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塑一座巴尔扎克像。罗丹接受这个任务后,为塑这座像伤透了脑筋。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如何塑造呢?罗丹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不掩盖巴尔扎克身体的弱点,而着重表现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美,把刻画的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  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原定一年半完成,结果整整地花去了七年的时间。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一 雕塑完工后,罗丹叫他的几个学生来欣赏。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呆了。一个学生说:“上帝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完美、如此生动的双手!”另一个学生说:“是啊,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无与伦比啊!”罗丹听着听着,眉头皱起来了。突然,他顺手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这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  可惜,罗丹的想法和行为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大家纷纷指责他,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然而,罗丹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塑像的价值的。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塑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1.本文说的是“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断臂维纳斯”? 2.“耐人寻味”的意思是: 3.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 4.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像是怎样的?  5.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像的双手砍去? 6.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将它改为反问句。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阅读课内语段并答题。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1.“消息长了翅膀”说明____\_,“男女老少”说明_____\__,“泣不成声”说明____________。
    2.语段中画“__\__”的句子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_________这一主题。

  • “苗苗杯”羽毛球单打赛共有8名选手参加,如果采用单循环赛制,决出冠军和亚军,至少要( )场;如果采用淘汰制比赛,决出冠军和亚军,一共要( )场。

  • 课外阅读。

    金子

      李家村的两个小女孩提着小篮子,拿着小铲去村南挖野菜。呀!这里有好大的一片野菜。孩子们的手又快又巧,不一会,小篮子里装满了野菜。小琴挖着挖着,突然,小铲尖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她用小铲一挑,从松软的土里挑出了一个黄澄澄、亮晶晶的小圆片。“哎,这是什么呀?”小琴叫起来。“这是不是金子?”英子把圆片掂了掂说:“我看肯定是金子!”于是她们急忙向村里跑去。孩子们飞快地进了村,找到正在开会的村长,抢着说捡金子的经过。老村长带着笑看了看孩子们说:“这不是金子,是装饰马鞍用的铜顶帽。”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老村长笑呵呵地继续说:“可我发现了更多的、更珍贵的、闪闪发亮的‘金子’。”1.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请你分别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2.用“║”给文章分段。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里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