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金融财经 > 注会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资料一:

2008年10月20日,ABC公司发出盈利预警,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亿港元。

据了解,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因为澳元的走高而引起的。ABC公司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为对冲澳元升值影响,签订 3份Accumulator式的杠杆式合约,对冲澳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美元合约占绝大部分。按上述合约,ABC公司须接取的最高现金额为94.4亿澳元。

所签合约中最高利润只有5150万美元,但亏损则无底。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0.6574,0.0126,1.95%)汇率高于0.87时,ABC公司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ABC公司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ABC公司在发现上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对外公布,并且质疑ABC公司实际负责公司财务的并非是已经辞职的张先生和周先生,而是公司主席荣先生的女儿。

ABC公司2008年10月20日宣布,由于发生了上述外汇风险事件,集团财务董事张先生和财务总监周先生已辞去董事职务,10月20日起生效。奠先生于同日起获委任为集团财务董事。荣先生表示,上述合约的操作者对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正确评估,相关责任人亦没有遵守公司的对冲保值规定,在交易前甚至没得到公司主席的授权。此外,持有ABC公司 29%股权的母公司——中国中倌集团,同意为其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利息和抵押品方面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

资料二:

香港Y投资集团诞生于1988年9月,不到10年,“Y”从一间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240亿港元总资产、126亿港元市值的香港最大证券集团,也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市场实力最雄厚、影响力最大的投资银行,并跻身于《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之列。

1997年7月,正当Y的发展如日中天之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了。由于Y大量投资于东南亚债券市场,这次危机直接给Y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在亚洲债券市场的过度扩张,使Y陷入了财务困境。在一整套“拯救计划”相继流产后,Y投资集团公司无可奈何地进入法律程序,进行清盘。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它成为最为壮烈的殉葬品。

Y事件的直接原因是Y集团向印尼一家出租车公司提供2.6亿美元的无担保贷款,以寻求为该公司包销一笔高息债券,但由于缺乏对该公司财务状况的认真分析,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该出租车公司无力发行债券,使Y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财务出现严重危机。为解决资金周转问题,Y曾于1997年11月16日宣布引进苏黎世中心集团作为策略性股东,苏黎世中心集团承诺认购金额为2亿美元的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1997年12月16日,Y又宣布美国第一芝加哥银行根据与苏黎世中心集团相同的条款,认购面值2500万美元的Y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然而,自1998年年初以来,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印尼盾兑美元的比价急剧下挫。在此背景下,苏黎世中心集团和美国第一芝加哥银行于1998年1月9日分别宣布取消已承诺认购Y的可赎回可换股优先股,从而导致Y财务状况恶化,业务被迫中止,申请自动清盘。

Y从财务危机爆发到宣布清盘,仅仅历时数月。当初在陷入财务困境后,“Y”也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公司曾出售21亿美元的资产,并广揽合作伙伴以解燃眉之急。瑞士苏黎世集团也曾拟为其提供15.5亿港元的资金成为其大股东。但亚洲金融风暴持续不止,苏黎世集团目睹“Y”财务更加恶化的现实,终于取消入股“Y”的计划。香港证监会随即宣布对“Y”发出限制通知书,禁止其处理资产。

Y作为一家东方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投资银行,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家长式的色彩,对于主要决策人员缺乏基本的制约。Y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香港投资银行界的佼佼者,但随着其规模的扩张,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却没有能够相应地得到提高。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资料一,试分析ABC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

(2)结合资料二,试分析“Y”公司为何会破产。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B公司的资本目前全部由发行普通股取得,其有关资料如下:

    B公司准备按7%的利率发行债券90万元(面值1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用发行债券所得资金以每股l5元的价格回购部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因发行债券,预计公司股权成本将上升到11%。该公司预期未来息税前利润具有可持续性,且预备将全部税后利润用于发放股利。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10万元。

    要求:

    (1)计算回购股票前、后该公司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和销售收入,并判断是否应该回购股票;

    (2)计算回购股票前、后该公司的股权价值和实体价值,并判断是否应该回购股票。

  • 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两种付款方案:

    (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3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300万元;

    (2)前3年不付款,后7年每年初支付50万元,共350万元。

    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即最低报酬率)为10%,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两种付款方式在第10年年初的终值,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

    (2)计算两种付款方式在第1年年初的现值,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

    已知:(F/P,10%,9)=2.3579,(F/A,10%,9)=13.579,(F/A,10%,10)=15.937

    (F/P,10%,6)=1.7716,(F/A,10%,6)=7.7156,(F/A,10%,7)=9.4872

    (P/A,10%,10)=6.1446,(P/F,10%,3)=0.7513,(P/F,10%,2)=0.8264

    (P/A,10%,7)=4.8684

  •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汽车轮胎的生产和销售。A类产品为特种汽车轮胎,主要销售对象为生产特种汽车的生产商;B类产品为普通汽车轮胎,

    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往汽车生产商和修理厂。X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

    X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2011年年初,甲公司在15个城市增设了销售服务处,使销售服务处的数量增加到32个,销售服务人员数量比上年年末增加了50%;

    (2)对于A类产品,甲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垄断性,由于掌握着该技术的专利权,其他厂商无法生产,因此甲公司对A类产品采取预收账款的销售方式,汽车厂商需提前一个月支付货款,甲公司通常在收到货款的一个月后发货;

    (3)2011年下半年,媒体曾经两次报道甲公司B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4)甲公司的一个重要经销商在2011年12月份出现严重的财务困难,截至12月31日该经销商的应收账款数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五分之一;

    (5)2011年12月,甲公司内部审计在核对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销售记录时发现存在较大差异。甲公司已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尚无结论;

    (6)甲公司生产设备使用的备件集中存放在厂房附近的仓库中,轮胎的产成品则存放在东郊仓库中。由于可以参与盘点的人员有限,甲公司管理层决定于2011年11月30日对备件进行盘点,其余存货则在2011年12月31日进行盘点。

    资料二:

    X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的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三:

    X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审计计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2010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利润总额的5%,即67.5万元。考虑到本项目属于连续审计业务,以往年度审计调整少,风险较低,因此将2011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确定为利润总额的10%,即241万元;

    (2)根据以往年度审计结果,甲公司针对主要业务流程(包括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以及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因此在2011年度审计中将继续采用综合性审计方案。

    资料四:

    X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取得15个新设销售服务处的办公室租赁合同,连同以前年度获取的其他销售服务处的租赁合同,估算本年度办公室租金费用;

    (2)观察A类产品的发货情况,并检查相应的发货单据;

    (3)向管理层了解媒体报道B类产品出现故障的情况以及对销售情况和价格的影响;

    (4)计算各经销商截至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

    (5)向内部审计人员询问调查结果;

    (6)分别在2010年11月30日和2010年12月31日对甲公司的存货盘点实施监盘。要求:

    (1)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和其他应付款)的哪些认定相关。将答案直接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2)逐项指出资料三(1)和(2)项审计计划是否适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3)针对资料四(1)至(6)项的实质性程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实质性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识别的哪一项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将答案直接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以生产机械设备为主业,于2002年7月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6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讨论了董事会提交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提案,有关情况如下:

    (1)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额为26000万股,2005年发行3年期的公司债券2000万元。甲公司经审计的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2)甲公司计划于2007年10月发行8000万元4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为3.2%;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期限拟为自发行之日起3个月后;转股价格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1个月股票的平均价格;该转股价格确定之后,不因任何原因再作调整。

    (3)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董事会准备请乙上市公司(非商业银行)和丙证券公司共同担保,担保形式为一般保证。

    (4)本次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提交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提案进行审议后的表决情况为: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和股东代表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总数为18200万股,占应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和股东代表持有的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70%;赞成票为10920万股,占出席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0%;反对票为7280万股,占出席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40%。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甲公司符合增发股票的一般条件,甲公司是否符合有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2)甲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和转为股票的期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别说明理由。

    (3)甲公司董事会拟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价格和对转股价格不作任何调整的说明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别说明理由。

    (4)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否应提供担保?担保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别说明理由。

    (5)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提交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提案的表决是否获得通过?说明理由。

  • 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7年1月购销业务情况如下:

    (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23万元、税款3.91万元,另支付运费(取得发票未经地方税务局认定)3万元;

    (2)为专项工程购进钢材20吨,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

    (3)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同时按规定缴纳了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2.1万元;

    (4)销售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末到,向买方开具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42万元;

    (5)将库存的钢材20吨(税额1.36万元)移送本企业修建产品仓库工程使用;

    (6)期初留抵进项税额0.5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和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