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高中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10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开辟“第二曲线”的问题。当前,中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GDP增长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中央政府需要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政治学依据(6分)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材料一:引起气候变化的大量碳排放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碳排放实现工行业高速发展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对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碳排放是其现在和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年人均碳排放量为19吨,而中国人均4.1吨,还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约30亿人年人均碳排放量不到1吨。所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一个基本前提。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的一段精彩论述,鲜明地代表了中国的立场:“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眼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我们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1/3、1/4甚至1/5权利的想法。”
    材料三: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然而,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人类共同的心愿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反而受到不断的冲击和挑战。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给人类提出了新课题。要改善民生,必须节能减排,否则,经济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人类如何才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与保护环境的统一。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8分)
    (2)在“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过程中,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请指出来。(4分)
    (3)根据(2)的结论,商品所有者要想成功实现“惊险的跳跃”,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做法?(6分)

  • 2009年12月18日,“光爱之行·十万只节能灯情定西部”捐赠仪式在安定区内官营镇举行。本次捐赠的10万只节能灯将陆续送往安定区的27520家农户和215所农村中小学并进行免费安装。据测算,这些节能灯每年可节电4347242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739吨,可减排二氧化碳4334吨。据此判断上述做法(  )①有助于人们形成绿色消费理念②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③说明科技进步会自然带动环境保护④是提倡适度消费的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材料: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10月9---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8分)
    (2)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8分)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都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伟大的历史变革,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12分)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