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高中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12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2)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     地区。(2分)(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4分)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3)该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2分)(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①          ②        。(4分)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矿用地

    沼泽地和滩涂

    其他

    1954

    15.9%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小题1: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小题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阅读下列各图,并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22分)

    图1                   图2
    (1)成都地处我国     ,昆明地处我国     。(填地形区名称)(2分)
    (2)简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图1河段的差异。(6分)
    (3)图1中C地属于   气候。C区域突出的流域特征是              。(4分)
    (4)图2为B地区气候统计资料,其地貌单元的名称是   平原,其形成原因是     。(4分)
    (5)根据图2简述B地发展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的利弊。(6分)

  • (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
    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左图中的甲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右图为N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从经济角度简析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原因。(4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自治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N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4分)
    (4)根据下图(图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3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分)(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1分)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5分)

  •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材料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1930年前后连续干旱,引起了一场著名的“黑风暴”。
    (1)指出字母代表的美国农业带名称(4分):
    A___\_带,B____\_带,C____\_带,D________带。
    (2)引起“黑风暴”的地区是图中________处(1分)
    此灾害基本上是一种(     )(1分)
    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3)D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一是____\__(1分),二是______(1分)
    (4)美国中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农业(1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生产国(1分),也是最大的_______出口国(1分)。
    (5)从材料一可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      )(1分)
    A、农业区域专业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6)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消耗大,____\_严重,破坏_______。(3分)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