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中学 > 高中 > 问题详情
问题详情

该表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相关标签: 水稻种   大牧场  

未找到的试题在搜索页框底部可快速提交,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查看可解决状态。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数据,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地形结构

    缓坡

    平原

    陡坡

    水面

    (%)

    34

    25

    23

    18

    农业用地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畜牧业

    (%)

    68

    14

    10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左图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右图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简述R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应限制生育”,请简述提出此观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表为四川省与浙江、福建、山东工业增加值比较表,图甲为四川三次产业变化与能耗总量变动趋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四川省制定了“工业强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分)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图1是我国某省(区)部分地区简图,图2是该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M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7分)
    (2)简述R地区以传统生产方式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该地区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扩大水稻种植,必须改进的区位条件是什么?(7分)
    (3)描述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特点。(3分)
    (4)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不应限制生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8分)

  • 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4~15题。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小题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B.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C.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肥沃的黑土D.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

    2、丁地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有①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②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③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④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

    [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