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正气歌”标签

正气歌

她是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她深入华蓥山,扩大斗争成果;她抑制住亲人被杀的巨大痛苦,毅然投入新的战斗;她不顾个人安危,转移同志,怒斥叛徒;渣滓洞里,她铁条鞭打心不跳,竹签钉手志不摇,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她是人们眼中傲雪凌霜、含笑怒放的红梅,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她是谁?

查看答案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广大读者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爱国主义诗篇和歌曲引起强烈共鸣,其原因在于______。A.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美感B.在历史的筛选中,逐渐认识了古代作品的价值C.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产生㈩相似的思想情感D.作品中包含某些抗战杀敌的内容
查看答案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得到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怎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这启示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①必须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②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③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意志和自觉行动④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利于()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③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③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A: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
B: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一个国家,—个民族,其凝聚力的强弱,决定性因素在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建设状况。
C:那年,我响应党的号召,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毅然到大西北当了新型农民。从此,我的人生就被改变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北宋著名诗人,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D、宋末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正气歌》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北宋著名诗人,其诗&ldquo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dquo,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
  • 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
  • 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 D宋末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正气歌》中的&ldquo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dquo,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又何尝不显现出精神的分野。
就拿做诗来说,同为咏“寒食”,苏东坡诗云:“梨花淡白柳叶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贾似道诗云:“寒食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人生有酒须当醉,青冢儿孙几个知?”
苏诗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叹,贾诗吐露的则是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真情。贾诗不为不工,然而精神自贱,格调安得不卑?
真正的精神重于九鼎,清于漱玉。在革命者的身上,躯壳可以委沟壑,精神却长留天地。读林觉民烈士《与妻书》,至今犹觉字字沉雄,句句殷红。
①他爱他的妻,然而“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舍家赴难的烈士当然也有个人的得失,但不忘“以天下人为念”,使“有无”、“得失”的价值观发生了逆转,其境界之高,难与俗人道也。
②方志敏在《清贫》中写了被俘的情景,敌士兵用手榴弹威胁他拿出钱来: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③但是方志敏却使他们失望了。他说到自己的“财产”,几套旧褂裤,几双线袜,且已交与妻子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对此,他不无骄傲地“自嘲”,“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④今天,江山已改,远非“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可比,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人的精神仍然面临着新的考验。有人把共产主义精神当作束缚自我的锁链,或者把利己主义的招牌公然挂在门楣上,或者偷偷地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任灵魂锈蚀、腐烂。
这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在节选时略有改动。节选的这一段文字,重点谈的是人的“精神”问题,革命者的“精神”重于九鼎,长留天地;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人的“精神”都面临着考验。
对文中提到的诗文及作者,在此作些简要的介绍。
《正气歌》:五言古诗,南宋文天祥作于至元十八年(1281),当时文天样被囚于元大都(今北京),幽暗潮湿的土室已两年,经受了严酷的牢狱生活的考验,也拒绝了元人多方的劝降,他认为支撑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就是纵贯中华历史的浩然正气,于是写作了《正气歌》,诗中的“正气”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崇尚气节操守传统的集中体现。
“寒食”:中国传统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一或二日。传说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出亡归国后,隐于山中,重耳欲逼他出山,下令烧山,之推抱树而死,重耳为悼念之推,于是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习,称为寒食。
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为其号,四川眉山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父苏洵、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台州人,因其姐为贵妃,故宫至左丞相,南宋时有名之奸相。
林觉民(1886—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与妻书》:又称《绝笔书》,系林觉民烈士于起义前三天写给其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中充满了牺牲一己,为争取全国同胞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方志敏(1900—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7月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正气歌》的作者是:
A.孟子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胸中无不郁积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②有了这股正气,才能刚正不阿,不向黑恶势力低头,不向魑魅魍魉屈服。③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正气。”④有了这股正气,才能舍身报国,杀身成仁,如屈原、李广、霍去病、岳飞、文天祥……⑤如同东汉的清流人士,明代的东林党人,“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秋瑾,拍案而起宁死不屈的闻一多。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④⑤②
D:①③⑤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鹤,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代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

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现代诗人,早年加入文学社团“新月社”。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作品有《春水》《红烛》等。
B:舒婷,现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她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C:阿赫马托娃,苏联女诗人。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在《祖国土》一诗中,它采用欲扬先抑和比喻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土地一种崇高而庄严的感情。以及对祖国的深厚之情。
D:文天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指南录》取名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吉州庐陵人。一生以抗元复国为己任,矢志报国,坚决反对和议。兵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以高官厚禄相许。一再劝降,他不为所动,而以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训,作《正气歌》,激励自己。在燕(元大都)三年,终不屈服,临刑从容不迫,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文天祥针对当时“尊卑阔绝,礼节繁多”的现象,主张“简文法以立事”;针对宋初革除藩镇,强干弱枝,中原失守的状况,主张“仿方镇以建守”;针对宋朝选人专守资格,论资排辈,造成国家之忧的局面,主张“破格以用人”。他还主张从幼学开始,端正身行,淳厚士风,为国家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摘编自姜国柱《文天祥其人及其军事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天祥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天样受后世尊崇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近年来,绵阳吹起了一股“共建共享风”,将共享经济理念引入科技创新领城,科技对绵阳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以上;2018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中,高新技术企业己成为绵阳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全市已累计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75亿元:2018年,绵阳市企业研发投入达到46.2亿元,同比增长196.201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奋斗”专栏,绵阳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

(1)结合材料一总结绵阳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排头兵的经验?

材料二:《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年度人物,有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已经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的代表性节目。

(2)结合材料二,说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假设你是某校读书活动的参与者,请完成以下问题。
(1)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心得。下面是小李的阅读感受,请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写到文段的括号里。
    只有广博的阅读,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我从《论语》中学得(      ),从《史记》中学得(     ),从《正气歌》中学得(     ),从鲁迅学得(      ),从马克思主义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
   [备选答案]:A.批判的精神
              B.坚贞的气节
              C.智慧的思考
              D.严肃的历史精神
(2)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看法。(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认同(     )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

材料二: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2)、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材料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查看答案

作品6号——《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节选自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