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小事儿”标签

小事儿

日常工作中,领导要求你做一些简单而平凡的小事儿,你的看法是()。(A)对小事儿不屑一顾,大材小用(B)领导不重视自己(C)既然是领导要求做的,那就做(D)会尽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儿
查看答案

男:就这么点儿事儿,你还打电话告诉我妈妈了。女:事情这么严重,你还好意思说是小事儿!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A、这件事很严重

B、这件事不严重

C、想给妈妈打电话

D、应该告诉妈妈

查看答案
若你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商务会议,可你的笔不小心掉到桌子下面了,你应该( )。

A.跟身边的人打招呼,再弯身去捡

B.偷偷弯身去捡,尽量不打扰别人

C.其余三项说法都不对

D.可随意处理,小事儿大家都不会在意

查看答案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有的人往往因小事儿激发大愤怒,这些人被称之为城市“易怒族”。比如,在高速路上,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在地铁检票闸口,有“慢性子”乘客堵了后面乘客的路,极易引发争吵;在超市收银台前,前面的顾客付账稍慢,就会引发后边顾客的抱怨。

某学校组织开展“拒当易怒族”的文明宣传活动,假如你是志愿者,围绕“易怒”的危害,及情绪调控,你想对“易怒族”说点什么?

查看答案
东北文化有好的一面。东北人仗义、大气、敢拍板,但东北人在商业上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爱干小事儿,不爱弯腰,从来不爱干让人瞧不起的事。东北人不如南方人细腻、敢冒险。我们很多时候有雄心壮志,但落地的时候瞧不起那些辛苦的工作,看不上最低微的工作,我们老想干大事,不想干小事。要创业,就要有冒险精神,我们要肯干小事,干别人瞧不上的工作,一点一点地创业,这是成功的基础。任何事儿,有小成功,才有大成功。

A.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D.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查看答案
东北文化有好的一面。东北人仗义、大气、敢拍板,但东北人在商业上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爱干小事儿,不爱弯腰,从来不爱干让人瞧不起的事。东北人不如南方人细腻、敢冒险。我们很多时候有雄心壮志,但落地的时候瞧不起那些辛苦的工作,看不上最低微的工作,我们老想干大事,不想干小事。要创业,就要有冒险精神,我们要肯干小事,干别人瞧不上的工作,一点一点地创业,这是成功的基础。任何事儿,有小成功,才有大成功。
与这段文字主旨无关的名言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D.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任选二则阅读材料(多做不加分)进行分析论述。要求:+至少用一个教育学原理(心理学亦可)进行分析。+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人,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即可。+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抓住要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简练。A.因不满足于公办学校所拿甚微的薪水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毅然决然地走进了一所民办学校,欲让三十岁以后的梦在这里重新开始一次。全新的环境,崭新的理念,快速的节奏,单一的人际,和谐的氛围是我对现在这所新型民办学校的最初认识,也是最深的感受。也许是我太天真了一点,突然有一天,我感觉到在这样高贵的学校里隐藏着一种难言的尴尬,令我不安,就是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些家长们总有一种来势汹汹的气势,一点小事儿就会怒气冲冲地把电话打到学校,打到校长办公室里去。理智的校长还会明察秋毫,弄清事情的原委再定板。假若是容易激动的校长可能在一怒之下就炒了老师的鱿鱼。试想孩子的老师经常替换,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吗?更有一些家长,虽然不告老师,但对老师态度之恶劣难以让人想像,似乎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管理人的机器,没有情感,没有人格和尊严,他们可以随时对老师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孰不知老师对学生的心是最真挚的,从不掺杂任何一点杂质,尤其在这样的民办学校,每一位老师都在为自己的生存,也在为学校的生存呕心沥血,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酸甜苦辣,除了想让每一个孩子都留恋学校,依恋老师,喜欢上学外,他们别无所求。在这里,我只想以一个关注民办教育发展的平常者来呼吁家长朋友:民办学校的老师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花了钱就是到学校来享受特殊待遇,而且抱着“不能让我的孩子有一点闪失和意外,要不……”的思想,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出现分歧,发生矛盾,我们最终精心构建的一切都会失败的。教育的角色不同,教育者的眼光不同,所受到的教育结果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的日本很早就提出“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口号;富裕的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的教育信条;而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福利国家之一的丹麦,认为孩子“独自在外”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长,有了高收入之后,却认为将孩子送进了民办学校,一切都交给了校方。也许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极易产生不满意的情绪,稍不留神,就把怨气撒到了校长头上或老师身上。从我个人来说,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快乐,我相信在民办教育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只要家长和教育者的思想能达成共识,目标达成一致:真正去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开出绚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摘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1日第5版B.今年某省数学高考第一题是一道关于函数的选择题,备选答案有4项。许多考生在这道小题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他们发现,自己屡次运算的结果和备选答案中的任何一项都不相符。有些考生经过权衡后,选择了和自己运算结果相接近的选项c。虽然事后得知,该题的标准答案确实是选项C,仍然有相当多的考生和家长对该题提出质疑。看懂这道题的考生可能出现两种状态:怀疑自己判断改择其他错误选项,造成失分;或者万不得已选C,但是自信会被削弱,也可能影响成绩。中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和系统科学研究院院士严加安看过题后表示:“此题确有重大疏漏之处。严格来讲,这是一道错题。”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授王世强、刘绍学等人看过题后也都认为这是一道明显的错题,不应存在什么争议。虽然专家学者们对这道题的意见完全一致,然而当一位老研究员向命题部门指出这一错误时却引起了争议,多次论证后竟然迄今没有明确结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如曾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他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好奇心促使他找来原题进行反复演算,最后确认这是道错题。“当时高考阅卷还没有结束,改正错误还完全来得及。于是我立刻给有关部门打了电话,说明了我的看法。对方要求我和命题专家组进行论证。”6月20日,朱如曾研究员与北京的4位命题专家进行了当面辩论,奇怪的是没有辩论出结果。6月22日晚,高考阅卷的最后一天前,倍感焦虑的朱如曾直接拨通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电话。在领导的过问下,有关部门另找了四位数学专家对此题进行论证,最终仍然没有得出明确结论。“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总归会有个结论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把这件事儿做下去。”朱如曾研究员说。这之后,朱如曾研究员四处找专家求证,他的行动受到了12名两院院士的支持。摘自《北京晨报》C.为了7分钟的回家路,却在校门口等候父母半小时。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放学后为等父母来接,而成了闲逛一族。用10分钟在操场和同学玩“斗鸡”,用5分钟在校门口买油墩子吃,用15分钟逛校门口的路边摊……从下午3时半放学到4时15分的这段时间里,西区某小学五(3)班的李小军就这样打发时间。记者在该小学门口看到,像李小军这样放学后闲逛的孩子有十几个。据了解,在该校五(3)班36名学生中,只有9名学生放学后是自己回家的。学生:何时能自己回家?“我已经跟爸妈说过很多遍要自己回家,可他们就是不肯。”五年级的张锐对记者抱怨。四年级的许倩上小学至今从没自己回过家,因为父母怕她出交通事故。其实她的家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内,只需过一条马路就能到家。她告诉记者,一年级她就知道看红绿灯,相信自己能过马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接送孩子,家长们已经想了很多方法,如专门雇人接送,或由邻居轮流负责接送小区内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孩子等。学校:不愿让学生逗留既然要等家长,何不留在学校或班级内,而非要在校门口等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告诉记者,学生放学后,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并不希望他们留在校内。一些学校的操场在放学后的半小时内就关闭,因为这一时段操场上没有体育教师指导,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将为此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早有明文规定学校不得组织课后补习,学校更无权在放学后强留学生在教室内。虽然学校不愿看到这一情况,但校方也十分无奈。来源:《新闻晨报》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
1.邵宁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管理人员,烟瘾很大。在北京开始实施最严格的禁烟令之后的100天时间里,他感受到了影响。邵宁说:“我过去在咖啡店与人会面时会吸烟,现在不能这么做了,连机场也取消了吸烟室,真是太不方便了。”但邵宁说,他仍然可以在小餐馆里吸烟,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抱怨。他在办公室也不吸烟了,因为有一次办公楼里的保安要求他到楼外去吸.但他最近看见一些人开始在走廊里吸烟,而办公区也没有禁烟标志。
2015年6月1日,北京推出控制吸烟条例,禁止在餐馆、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吸烟,并禁止在中小学校、儿童医院等地方的室外区域吸烟。
但是.尽管严厉的控烟行动大大提高了公众意识,但执法特别是在办公场所和餐馆的执法仍然存在问题。北京市开始控烟执法后的三个月内,有关部门接到了关于违反控烟规定的近8000件举报.其中70%与在办公楼、餐馆和娱乐场所吸烟有关。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主任刘辉说,执法人手少是个问题。北京有400多万吸烟者,有130万到170万个社会组织(单位),目前平均每天接到100多个投诉电话,“执法力量根本达不到”。
这是迄今北京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处罚力度最大的一次。违规个人将面临最高200元的罚款,与此前的罚款金额相比有了大幅提升。餐馆如果没能阻止吸烟行为,可能将面临多达一万元的罚款。
然而处罚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若要真正实现全民禁烟控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民众教育和烟草危害宣传工作中去。禁烟广告宣传、教育,让人们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入的理解,让民众意识到随意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帮助人们从主观认识上自觉遵守禁烟规定。
北京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吴益群说,公众对北京控烟意识增强这一点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控烟仅靠政府是不可能的。
“禁烟令”出台后,北京控烟协会与网易共同对10万网友发起了调查,当被问到“在禁止吸烟场所发现有人吸烟会不会阻止时”,大多数网友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尽管对身边的烟民不堪其扰,但依然会选择忍气吞声,这种主动放弃行使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无疑助长了“老烟枪”们的气焰。如果每个人都能当场指出吸烟者的错误,让他们感到羞愧,那么吸烟乱象就会得到改善。
“控烟”不等同于“戒烟”,控烟的本质是在公共场所不对他人造成影响,而遵守控烟条例。实际上也是一种具有公共意识的表现。
2.2015年8月19日,某市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奇葩事:车厢站满了乘客,一条小狗却堂而皇之坐在座位上。乘客希望狗主人将狗抱起,把座位让给年纪较大的乘客,狗主人反而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为狗刷了卡,可以坐一个座位。面对乘客指责,狗主人甚至背着乘客,不理不睬.一直到杨家坪下车,狗主人都没有为其他乘客让座。
带狗上公交,甚至“狗占人座”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不是很普遍,但是总容易引发社会的争议,其焦点都指向公共文明的短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饲养宠物狗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人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正因为一些人过度看重家中的宠物狗,频频制造“狗占人座”事件,引起社会争议和纠纷,也引发很多人的不满。
“狗占人座”并非现代文明进步的表现,而是于法予情皆不合的任性行为,是一些人理解错了现代文明精神。
公共空间中每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的需要,从而对行为的自由作出约束,并将一部分自由的权利让渡给公共空间。城市养狗等宠物也是如此,但是养宠物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例如,带狗上公交,侵占了公共交通的资源供给,哪怕是像狗主人所说的给狗刷了卡,也是不允许的,客观来说不是钱的事,而是占有了他人乘车的空间与便利。除此之外.也可能对公共安全带来影响,如对狗疏于约束会吓到小孩、绊倒乘客等,还会影响公共卫生甚至传播疾病。
“狗占人座”是公共文明现状的缩影,折射出少数人缺少公共意识,将个人的自由凌驾于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之上,将好恶与道德的判断建立在损害公共利益之上。无疑。对此类不良现象,必须加以批评和谴责。然而,对公共文明的培养,仅仅局限于道德评价和教育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从很大程度来说,公共文明更该是规则的文明,即具有共识的行为界限,哪些是允许的。
哪些是禁止的,违反了又该如何处理,给予个体行为以清晰的界限。
这些年,加强城市养狗立法的声音不断,规范养狗行为,禁止狗进入公交、商场、学校等场所也是内容之一,都列入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但是,徒有法不足依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此,公交司机表示自己无权处理与罚款,而车辆运管部门解释了一通法规,又建议司机报警,由警察处理。管理踢了皮球,只会弱化法规的效率,公共文明事实上还是处在蛮荒地带野蛮生长。倡导和培养公民的文明素质,不但立法要快速跟进,而且城市管理的方式、手段,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地管起来,富于智慧与效率。
3.德国人极守交通规则,哪怕交通信号灯坏了红灯一直亮着,德国人也会站在那里“傻”等。德国人很注意遵纪守法和讲公德,厕所总是很清洁,就连野外公路边上的一些比较简易的厕所也是这样。虽然这些厕所很少有清洁工打扫,但地面上也同样看不到有肮脏难看的印迹。
便后,人们都自觉冲厕。
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没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车,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阻止你,并给你讲明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做好榜样的道理。这种氛围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规范了成人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德国人遵纪守法和讲公德习惯的养成,除了家庭影响外,学校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德国各州可以自行制定教育法,但其内容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守法和讲公德的条款。比如,巴登一符腾堡州的教育法就把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在世界上享有“花园城市”和“最守规矩的城市之一”的美名,这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多年来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和奉行以法治国、以德育人的明智政策。
在新加坡。政府官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不失时机地宣传社会公德,向国民强调天下为公、同心同德、团结爱国、遵纪守法和爱城护家等观念的重要性。
每年举行的20多个全国性公德教育宣传活动,已成为促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工具。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在16个市镇理事会之间进行一次最清洁组屋区比赛。通过评比活动,调动城市管理人员和居民的积极性。
在新加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乱写乱画、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在地铁吃东西、18岁以下人员喝酒、上厕所不冲水、乱过马路、涂抹钞票、放鞭炮、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行为者都要被罚款或被判鞭刑、拘留甚至坐牢。
新加坡按照以法治国、从严治国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条例、禁令,规定了公民在道德建设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并且每一个层面、每一项要求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许多在我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在新加坡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严明的法纪,鞭策新加坡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日本人守秩序,彬彬有礼,优良的国民素质令人惊叹。究其原因,除却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浸染,更重要的是日本拥有近乎严苛的法律来规范国民的行为,以及务实的执法能力。
一份“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研究资料中谈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明开化历程。在那个时期,日本颁布了许多关于促进风俗改良的惩戒政策。比如小儿随地大小便,在马路投掷死亡家禽,喧哗、争吵、妨碍他人自由,攀折路边及公园树枝并随意损害植物,等等,类似行为一经发现,均有警察施予罚金处分,无力缴纳罚金的,就要被拘留或是鞭刑。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的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抽烟,乘车时抢座、打架等现象屡见不鲜。1988年,韩国政府为了办好汉城奥运会,并向全世界展现崭新文明的民族形象.痛下决心整治不良风气,一旦发现上述现象严惩不贷;同时,还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教育活动。结果一年时间不到,国民整体素质就有了很大提高。
4.近年来,上海下大力气创新文明旅游宣传方式,引导促进市民文明出游,更好地塑造和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经过多年努力,在上海,文明出行正成为一种共识。
2015年暑期.上海首部动漫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片《小叮当的一天》开播,通过动漫人物演绎了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形象地引导、启发青少年在出行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育青少年做到“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
多年来,上海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快乐旅程”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场社区咨询、设置文明旅游签名墙、由居民代表宣读文明旅游倡议书等形式提升公民文明旅游意识。全市以机场、车站、公园、街头、风景区、星级宾馆、社区等为宣传阵地,制作了一批新颖活泼、导向鲜明的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并印制了一批公益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以及小区和单位的宣传栏,营造了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
2015年,上海市文明办组织市交通委、市旅游局等市文明旅游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广文明旅游标志、签名承诺文明旅游、扫描文明旅游二维码,并率先在全国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招募工作,唱响文明旅游歌。目前,上海每天有820余名文明旅游志愿者在全市机场、客运站等区域开展活动。
加强文明旅游工作,出境游是重点。上海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境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工作,在签约组团环节形成“行前告知、行中提醒、行后总结、全程引导”的文明旅游引导工作规范。上海市外办积极引入社会资源,运用APP软件、微信公众号和网页,整合、发布海外领事保护业务、安全防范知识和境外文明礼仪三大内容,方便市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