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推荐就业”标签

推荐就业

报到证的作用主要有()。

A、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

B、取得毕业资格的凭证

C、迁转户口及档案的凭证

D、学校推荐就业的凭证

查看答案

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卡一般需记载()等内容

A、基础信息变更情况

B、推荐培训记录

C、推荐就业记录

D、职业指导记录

E、享受政策情况

F、跟踪回访记录

查看答案

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要求()

A、求职者求职出示职业资格证

B、职业介绍机构查验职业资格证书并凭证推荐就业

C、用人单位要凭职业资格证书招聘用工

查看答案

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A.市场调节就业
B.政府促进就业
C.学校推荐就业
D.劳动者自主择业

查看答案

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卡一般需记载()等内容
A.基础信息变更情况
B.推荐培训记录
C.推荐就业记录
D.职业指导记录
E.享受政策情况
F.跟踪回访记录

查看答案

厦劳社[2009]16号文规定,就业困难人员若无正当理由,在一年内连续()次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推荐就业的,取消其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相关再就业政策的资格。

A、二

B、三

C、四

D、五

查看答案

厦劳社[2009]16号文规定,就业困难人员若无正当理由,在一年内连续次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推荐就业的,取消其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相关再就业政策的资格。
A.二
B.三
C.四
D.五

查看答案

就业援助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一是走访慰问,送政策到困难对象家族;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切实帮助失业人员提高就业能力;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推荐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四是()

A、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B、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C、指导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D、提供小额提供贷款

查看答案

再就业援助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一是走访慰问,送政策到困难对象家庭;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切实帮助失业人员提高就业能力;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推荐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四是()

A、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B、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C、指导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D、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查看答案
关于大学生士兵退役后享受的就业安置优惠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A.基层专职武装干部重点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B.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或者聘用C.参加户籍所在地区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D.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
查看答案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可享受的就业安置优惠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层专职武装干部重点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

B、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或者聘用

C、参加户籍所在地区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D、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

查看答案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着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问题: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修改。
查看答案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着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修改。

查看答案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可享受下列哪些就业安置优惠政策() A.按照国家规定发给退役金,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给经济补助B.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C.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或者聘用D.国有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应拿出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择优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E.基层专职武装干部重点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
查看答案

案例三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  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2012年真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的修改。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20分)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着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修改。

查看答案

江海市朝阳镇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积极开发和采集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他们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就是和辖区用人单位建立就业联盟,在主动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的时间的同时,积极推荐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填补用人单位的岗位空缺。李大姐和王大姐都是花园社区的居民,符合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条件。45岁的李大姐因年迈母亲生病需要照顾,因此在家已有半年了,一直想找个既能照顾家庭有能挣到钱的灵活就业工作。42岁的王大姐原在一家私人纺织厂做挡车工,最近因单位破产失业了,由于年龄偏大又无技能,要找份工作很不容易。近日,她们一起来到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想让服务站帮忙找份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小汪仔细了解了她们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愿望后,立刻查询了辖区就业联盟的空岗信息。根据李大姐的情况,小汪推荐她到辖区宝隆物业管理公司做保洁保绿工作。根据王大姐的情况,小汪按照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要求,为她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岗位信息,并建议王大姐首选去应聘其中的一个岗位。在协理员小汪的帮助下,李大姐和王大姐都很快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业联盟的建立使得花园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推荐就业的效果明显提高。去年年底,经有关部门评估,花园荣获“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协理员小汪给王大姐提供了三个就业岗位信息,下列选项中()不应是小汪重点推荐的岗位。

A、公共交通协理员

B、大型制药企业人事主管

C、厨卫用品销售人员

D、某企业后勤服务人员

查看答案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北京表示,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就是说每年毕业生离开高校时就业率在70%~75%之间,年底就业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的压力非常大。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8日上午举行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出席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
  尹蔚民说,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面,我们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大量的创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岗位不相匹配。
  他说,我们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去年全国新增了37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容纳了70多万人就业,其中50万人是高校毕业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我们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并会采取一系列相关扶植政策。现在有“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4个国家项目,这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每年大约能够吸纳20万人左右。
  2.年初以来,集安市建立了“三三一”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解决各种就业难题,努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第一是三项举措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一是认真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今年继续开展“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特岗教师招考、公益性岗位招聘等工作,努力解决部分回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二是采取资金支持、技术培训、项目指导等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三是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信息发布、引才引智等服务。对企事业急需人才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急需人才的专业和数量,更新和完善人才储备信息库,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与企事业对接的“红娘”。
  第二是三个“依托”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一是依托项目建设拉动就业。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培训促就业工程,进一步放宽各项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依靠劳动者自主能动性,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现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由扶持就业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转变。三是依托培训促进就业。坚持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劳动者素质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创业培训、??致富式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就??业人员择业竞争能力。抓住集安市作为“吉林省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试点市”的有利契机,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
  第三是“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化解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坚持以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作为重点,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精心组织实施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长效工作机制。深人开展就业援助结对??帮扶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质量年”等专项系列活动,通过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等形式,千方百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截至5月末,全市应届大学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9%。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852人,??其中异地转移就业28791人。城镇新增就业3268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为10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9万元,扶持162人实现创业,带动714人就业。开展劳动者素质??培训4326人。
  3.吉林省自城市针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上述措施,两年??来共召开l0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共有653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78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230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16100多份;为l02家用人单位招聘了259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急缺人才就业通道共联系毕业生598人,有257人与企业对接。
  (一)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白城市研究制定《自城市人才兴业战略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白城市引进和稳定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把毕业生的培养、引进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支持。按就业率制定招生计划,调整市属院校人才培养结构。
  (二)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一是大专以上毕业生回白城工作取消见习期,直接享受转??正定级后的工资待遇,工作满两年可享受初、中级职称待遇。二是各级政府招录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可通过优先录聘用毕业生。三是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跨地区就业。取消??城市增容费、出市费、出系统费、上岗押金和其他收费。四是鼓励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中心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五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一年内免交登记费,管理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七是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农村乡镇机关、事业单位。
  (三)发挥就业市场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积极扶持培育人才市场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依托吉林西部人才市场,利用人才交流会和每周四人才交流集市、每周一的人才夜??市,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每周一晚六点到八点举办人才夜市,方便毕业生和企业的对接。已举办的89场人才夜市,共有8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6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63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3590多份。
  (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储备制度,为急缺人才开辟就业渠道。每年对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展开调查,制定《人才需求计划表》,重点做好报考我市短缺专业学生的去向统计,散发白城《人才需求计划表》和《招贤引智优惠政策》及人才市场各项服务,与有意向来白工作的毕业生签订意向协议,建立人才储备库。对来自报到的毕业生在落户籍、人事代理等方面给予照顾,并优先推荐就业。根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开辟《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聘专区》每周两个专场招聘;根据人才需求与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人员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对接平台。
  4.选择留在京城的比例减少,“发展前途”被大学毕业生看作择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对2500多名2009年应届毕业生择业意向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趋于理智,保持谨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也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就业期望值有所下调。
  在回答“你认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时,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了“预计比2008年差”,36.78%的毕业生选择“预计与2008年差不多”;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60%的毕业生的期望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期望得到4000元以上薪酬的不足8%;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72%的毕业生表示可调整期望值,但要视情况而定。
  毕业生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太自信,有近20%的毕业生认为现在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其他选择较多的“不自信”分别是外语水平(19.56%)、专业知识和技能(18.58%)、社会活动能力(18.04%)。
  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超过七成的学生期望能留在北京,沿海地区为毕业生的第二选择。前些年一窝蜂地留京现象有所改变。在回答“选择留京的原因”时,75.62%的毕业生认为,北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选择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中,76.36%的学生首选是发展前景和机遇,位列第二位的是“经济收入”。
  如何解决就业和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近半数毕业生表示,兴趣要服从工作。这显现出这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实际的需要。但也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的工作我不找”。
  毕业后初步意向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占到了47.16%,决定考研的学生比例为37.40%。本次问卷同时结合“校漂考研族”主题进行了调查,有67.85%的学生表示,如考研不成功将积极准备参加工作。近14%的学生表示,不做其他打算,继续复习,明年再考。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可以接受跨专业就业。初步就业意向的调查中,选择“个人创业”的学生不足3%,对于个人创业缺少勇气和信心。
  “你首选的就业部门”32.58%的学生选择了“外企”,国企(21.I5%)和机关(16.33%)分列二、三位。近40%的学生表示,喜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岗位。35%的学生首选管理岗位。?超过三成的毕业生认为,社会交际能力强是当前择业的最大优势之一。“有特长”“成绩好”“做过学生干部”位列其后。
  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建议,毕业生在择业地点、职位等方面,切忌随众心理。要清醒地认识自我,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更具竞争优势的职位。同时,要全面丰富就业知识,增加实践机会,提升就业能力。
  5.武
查看答案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北京表示,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就是说每年毕业生离开高校时就业率在70%~75%之间,年底就业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的压力非常大。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8日上午举行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出席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  尹蔚民说,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面,我们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大量的创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岗位不相匹配。  他说,我们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去年全国新增了37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容纳了70多万人就业,其中50万人是高校毕业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我们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并会采取一系列相关扶植政策。现在有“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4个国家项目,这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每年大约能够吸纳20万人左右。  2.年初以来,集安市建立了“三三一”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解决各种就业难题,努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第一是三项举措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一是认真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今年继续开展“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特岗教师招考、公益性岗位招聘等工作,努力解决部分回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二是采取资金支持、技术培训、项目指导等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三是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信息发布、引才引智等服务。对企事业急需人才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急需人才的专业和数量,更新和完善人才储备信息库,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与企事业对接的“红娘”。  第二是三个“依托”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一是依托项目建设拉动就业。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培训促就业工程,进一步放宽各项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依靠劳动者自主能动性,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现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由扶持就业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转变。三是依托培训促进就业。坚持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劳动者素质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创业培训、??致富式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就??业人员择业竞争能力。抓住集安市作为“吉林省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试点市”的有利契机,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  第三是“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化解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坚持以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作为重点,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精心组织实施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长效工作机制。深人开展就业援助结对??帮扶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质量年”等专项系列活动,通过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等形式,千方百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截至5月末,全市应届大学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9%。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852人,??其中异地转移就业28791人。城镇新增就业3268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为10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9万元,扶持162人实现创业,带动714人就业。开展劳动者素质??培训4326人。  3.吉林省自城市针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上述措施,两年??来共召开l0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共有653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78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230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16100多份;为l02家用人单位招聘了259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急缺人才就业通道共联系毕业生598人,有257人与企业对接。  (一)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白城市研究制定《自城市人才兴业战略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白城市引进和稳定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把毕业生的培养、引进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支持。按就业率制定招生计划,调整市属院校人才培养结构。  (二)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一是大专以上毕业生回白城工作取消见习期,直接享受转??正定级后的工资待遇,工作满两年可享受初、中级职称待遇。二是各级政府招录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可通过优先录聘用毕业生。三是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跨地区就业。取消??城市增容费、出市费、出系统费、上岗押金和其他收费。四是鼓励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中心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五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一年内免交登记费,管理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七是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农村乡镇机关、事业单位。  (三)发挥就业市场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积极扶持培育人才市场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依托吉林西部人才市场,利用人才交流会和每周四人才交流集市、每周一的人才夜??市,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每周一晚六点到八点举办人才夜市,方便毕业生和企业的对接。已举办的89场人才夜市,共有8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6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63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3590多份。  (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储备制度,为急缺人才开辟就业渠道。每年对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展开调查,制定《人才需求计划表》,重点做好报考我市短缺专业学生的去向统计,散发白城《人才需求计划表》和《招贤引智优惠政策》及人才市场各项服务,与有意向来白工作的毕业生签订意向协议,建立人才储备库。对来自报到的毕业生在落户籍、人事代理等方面给予照顾,并优先推荐就业。根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开辟《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聘专区》每周两个专场招聘;根据人才需求与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人员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对接平台。  4.选择留在京城的比例减少,“发展前途”被大学毕业生看作择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对2500多名2009年应届毕业生择业意向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趋于理智,保持谨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也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就业期望值有所下调。  在回答“你认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时,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了“预计比2008年差”,36.78%的毕业生选择“预计与2008年差不多”;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60%的毕业生的期望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期望得到4000元以上薪酬的不足8%;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72%的毕业生表示可调整期望值,但要视情况而定。  毕业生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太自信,有近20%的毕业生认为现在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其他选择较多的“不自信”分别是外语水平(19.56%)、专业知识和技能(18.58%)、社会活动能力(18.04%)。  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超过七成的学生期望能留在北京,沿海地区为毕业生的第二选择。前些年一窝蜂地留京现象有所改变。在回答“选择留京的原因”时,75.62%的毕业生认为,北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选择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中,76.36%的学生首选是发展前景和机遇,位列第二位的是“经济收入”。  如何解决就业和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近半数毕业生表示,兴趣要服从工作。这显现出这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实际的需要。但也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的工作我不找”。  毕业后初步意向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占到了47.16%,决定考研的学生比例为37.40%。本次问卷同时结合“校漂考研族”主题进行了调查,有67.85%的学生表示,如考研不成功将积极准备参加工作。近14%的学生表示,不做其他打算,继续复习,明年再考。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可以接受跨专业就业。初步就业意向的调查中,选择“个人创业”的学生不足3%,对于个人创业缺少勇气和信心。  “你首选的就业部门”32.58%的学生选择了“外企”,国企(21.I5%)和机关(16.33%)分列二、三位。近40%的学生表示,喜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岗位。35%的学生首选管理岗位。?超过三成的毕业生认为,社会交际能力强是当前择业的最大优势之一。“有特长”“成绩好”“做过学生干部”位列其后。  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建议,毕业生在择业地点、职位等方面,切忌随众心理。要清醒地认识自我,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更具竞争优势的职位。同时,要全面丰富就业知识,增加实践机会,提升就业能力。  5.武汉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小程只要看到招聘企业有招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名额就投简历,“网撒得大,机会才多嘛!

查看答案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l50分钟。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在给定的答题卡上作答。3.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4.不准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1.2011年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北京表示,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就是说每年毕业生离开高校时就业率在70%~75%之间,年底就业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的压力非常大。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8日上午举行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出席记者会接受媒体采访。尹蔚民说,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面,我们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大量的创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岗位不相匹配。他说,我们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去年全国新增了37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容纳了70多万人就业,其中50万人是高校毕业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我们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并会采取一系列相关扶植政策。现在有“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4个国家项目,这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每年大约能够吸纳20万人左右。2.年初以来,集安市建立了“三三一”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解决各种就业难题,努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第一是三项举措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一是认真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今年继续开展“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特岗教师招考、公益性岗位招聘等工作,努力解决部分回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二是采取资金支持、技术培训、项目指导等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三是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信息发布、引才引智等服务。对企事业急需人才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急需人才的专业和数量,更新和完善人才储备信息库,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与企事业对接的“红娘”。第二是三个“依托”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一是依托项目建设拉动就业。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培训促就业工程,进一步放宽各项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依靠劳动者自主能动性,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现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由扶持就业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转变。三是依托培训促进就业。坚持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劳动者素质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创业培训、致富式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就业人员择业竞争能力。抓住集安市作为“吉林省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试点市”的有利契机,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第三是“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化解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坚持以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作为重点,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精心组织实施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一人一策”重点帮扶,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长效工作机制。深人开展就业援助结对帮扶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就业质量年”等专项系列活动,通过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等形式,千方百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截至5月末,全市应届大学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9%。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852人,其中异地转移就业28791人。城镇新增就业3268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为10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9万元,扶持162人实现创业,带动714人就业。开展劳动者素质培训4326人。3.吉林省自城市针对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采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上述措施,两年来共召开l0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共有653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78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230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16100多份;为l02家用人单位招聘了259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急缺人才就业通道共联系毕业生598人,有257人与企业对接。(一)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白城市研究制定《自城市人才兴业战略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白城市引进和稳定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把毕业生的培养、引进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支持。按就业率制定招生计划,调整市属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二)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一是大专以上毕业生回白城工作取消见习期,直接享受转正定级后的工资待遇,工作满两年可享受初、中级职称待遇。二是各级政府招录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可通过优先录聘用毕业生。三是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跨地区就业。取消城市增容费、出市费、出系统费、上岗押金和其他收费。四是鼓励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中心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五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一年内免交登记费,管理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七是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农村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三)发挥就业市场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积极扶持培育人才市场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依托吉林西部人才市场,利用人才交流会和每周四人才交流集市、每周一的人才夜市,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每周一晚六点到八点举办人才夜市,方便毕业生和企业的对接。已举办的89场人才夜市,共有83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600多个,进场应聘人数6300多人,供需双方共签订意向性协议3590多份。(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储备制度,为急缺人才开辟就业渠道。每年对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展开调查,制定《人才需求计划表》,重点做好报考我市短缺专业学生的去向统计,散发白城《人才需求计划表》和《招贤引智优惠政策》及人才市场各项服务,与有意向来白工作的毕业生签订意向协议,建立人才储备库。对来自报到的毕业生在落户籍、人事代理等方面给予照顾,并优先推荐就业。根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开辟《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聘专区》每周两个专场招聘;根据人才需求与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人员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对接平台。4.选择留在京城的比例减少,“发展前途”被大学毕业生看作择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对2500多名2009年应届毕业生择业意向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趋于理智,保持谨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也有相应的思想准备,就业期望值有所下调。在回答“你认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时,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了“预计比2008年差”,36.78%的毕业生选择“预计与2008年差不多”;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60%的毕业生的期望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期望得到4000元以上薪酬的不足8%;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72%的毕业生表示可调整期望值,但要视情况而定。毕业生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太自信,有近20%的毕业生认为现在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其他选择较多的“不自信”分别是外语水平(19.56%)、专业知识和技能(18.58%)、社会活动能力(18.04%)。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超过七成的学生期望能留在北京,沿海地区为毕业生的第二选择。前些年一窝蜂地留京现象有所改变。在回答“选择留京的原因”时,75.62%的毕业生认为,北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选择就业单位的影响因素中,76.36%的学生首选是发展前景和机遇,位列第二位的是“经济收入”。如何解决就业和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近半数毕业生表示,兴趣要服从工作。这显现出这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实际的需要。但也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的工作我不找”。毕业后初步意向为直接就业的学生占到了47.16%,决定考研的学生比例为37.40%。本次问卷同时结合“校漂考研族”主题进行了调查,有67.85%的学生表示,如考研不成功将积极准备参加工作。近14%的学生表示,不做其他打算,继续复习,明年再考。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可以接受跨专业就业。初步就业意向的调查中,选择“个人创业”的学生不足3%,对于个人创业缺少勇气和信心。“你首选的就业部门”32.58%的学生选择了“外企”,国企(21.I5%)和机关(16.33%)分列二、三位。近40%的学生表示,喜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岗位。35%的学生首选管理岗位。超过三成的毕业生认为,社会交际能力强是当前择业的最大优势之一。“有特长”“成绩好”“做过学生干部”位列其后。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建议,毕业生在择业地点、职位等方面,切忌随众心理。要清醒地认识自我,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更具竞争优势的职位。同时,要全面丰富就业知识,增加实践机会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