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示范县”标签

示范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

B、贵阳市修文县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县

C、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可以对本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D、我市各个镇、行政村都有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

查看答案

全国1599个()中,有357个贫困县,全国()中1084个县拥有5A、4A、级景区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A.民族自治县

B.革命老区县

C.改革示范县

D.偏远落后县

【参考答案】B

(80)2017年4月起,将启动在31个省(区、市)相关试点城市()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A.单位收寄

B.委托收寄

C.实名收寄

D.实地收寄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
B.贵阳市修文县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县
C.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可以对本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D.我市各个镇、行政村都有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

查看答案

近年来,巴中市平昌县大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传统景区提档升级,精品景区华丽转身;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获得了“全国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县”的荣誉称号。老百姓从中悟出了获得财富就必须( )

①靠勤奋劳动    ②有发现财富的慧眼

③等待机遇到来  ④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四德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以“三个倡导”为指针,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进一步细化道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大众化。

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查看答案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某县是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该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把传统村落放到历史动态中去加以考量,尊重原住民,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充分利用新的生态环保技术等复活传统村落的整村风貌。这种保持着原味古朴历史感的传统村落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游客,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成功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

查看答案
面试热点:要扶贫也要扶心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召开发布会就全省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及社会兜底保障工作进行发布会上都有哪些重要信息?一起来看看!教育扶贫: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3.3%提高到2019年的94.77%,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全省12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并通过国家督导检查。云南成为全国第22个、西部第5个整体通过基本均衡验收的省份,义务教育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扶贫:2018年至2019年,全省组织实施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近600项,累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01个,覆盖贫困村587个,带动贫困户9592户。累计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个;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51家,认定省级星创天地84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33个,县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4个。健康扶贫: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已累计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2.51万户89.08万人,与脱贫攻坚保持同步,“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模拟试题】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召开发布会就全省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等工作进行发布,但仍存在某些干部不作为的情况,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材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材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材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材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

查看答案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材料

1.中国卫生部2008年9月11日晚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日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l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2008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2.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I级响应"就是命令。从这一刻开始,相关部门合力出击,各级政府积极配合,为保护婴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

9月16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召开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分层、分级、分区域的医疗救治原则,确保对患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马晓伟说,县医院主要承担患儿的诊断筛查和轻症患儿治疗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儿要转诊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医院,对重症、疑难的患儿要集中收治到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省级定点医院。卫生部将有针对性地向重点省份派出部级诊疗专家组,深入地方,提供技术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成立以儿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业专家组成的省级诊疗专家组,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诊疗专家组的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诊疗能力。

马晓伟说,重症患儿救治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迅速调动当地力量,集中相关专家,集中医疗资源,在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或三级儿童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对疑难、重症病例,要及时组织会诊、抢救,必要时安排转诊。要尽可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力争不出现新发死亡病例。集中收治患儿的定点医院要预留相当数量的床位。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要求,对经筛查确诊的患儿实行免费救治,诊疗费用由接诊医疗机构先行垫付,之后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支付。医疗机构不得拒诊患儿,要"早治、快治、精治".

3.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的婴幼儿配芳乳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据介绍,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质量,避免各种重复性的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企业获得免检,需自愿申报,产品必须达到质量长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等条件,经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后,才能确定为免检产品。免检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定期报告质量状况。质检总局每年组织对免检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4.如今,从毒奶粉到注水肉,从毒大米到吊白干腐竹,从毒多宝鱼到红心鸭蛋,每一例个案的曝光,都引发人们的思考。调查表明,国内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我们与食品之间的关系从未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

从民生角度说,这种危机无疑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极大挑衅。"吃得不放心",在相当程度上将"吃得饱"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给抹煞了。

5.2008年4月15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通报2007年全省食品安全状况,研究部署2008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梳理当前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思路。

赵斌副省长首先肯定2007年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逐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同时指出,食品安全基础还不够牢实,食品安全隐患仍然不少,形势还不容乐观,容不得半点疏忽。2008年是奥运年,食品安全工作也和奥运工作息息相关,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觉,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居安思危,常抓不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抓好各个环节、各个时期、各个品种的监管,切实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他强调,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湖北省如何调整,什么时候调整,还有一个过程,有关部门不能等待观望,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无论怎么调整变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目的和要求不会变。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和督促检查到位。要按照建立"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工作高效、有序运转。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链延伸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责任意识,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严守阵地,把好关口,认真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按照现行责任分工,毫不动摇地抓好工作落实。同时,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真正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链,实现有效链接、无缝监管,共同筑牢全省食品安全防线,切实抓好"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监管措施落实。

最后他要求,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继续抓好以粮、油、肉、奶、蔬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食品的监管,要继续巩固专项整治已取得的成果,按照整顿一个品种,规范一个行业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食品安全四大环节的专项整治。要加大督查督办和综合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始终保持食品安全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体系,消除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盲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引导,着力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开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6.2008年4月10日至11日,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在广东湛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对2008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指出,2007年是我国质量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质检系统艰苦奋斗,取得卓越成绩的一年。在声势浩大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特殊战役中,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扎实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国外炒作,扎实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体系建设,扎实实施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进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工作,扎实开展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我国进出口食品(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果等)总额达到47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7%,取得可喜的成绩。

魏传忠强调,当前,我国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进一步强化,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确保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出口的任务仍然艰巨,并面临很大的挑战。各级质检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好字优先、分类监管、完善体系、扶优汰劣"的宗旨,按照国家质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近日,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领导,对青县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假如××县要落实领导批示,推广青县经验,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谈谈该县应该做哪些工作。(20分)要求:内容确切,层次清晰,简明扼要,2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其在“激发群众的道德建设热情,形成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方面的成功经验。(20分)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北提供雄厚的物质基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道德建设的虚与实”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要求:主题鲜明,认识深刻,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社会道德下滑问题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给定资料7中学者K和W教授就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请你指出他们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0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简明扼要,300字。资料12012年2月22日,长城网刊登题为《中央媒体聚焦青县“好人现象”》的消息: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沧州青县“好人现象”,深入探究这个小城“道德传奇”背后的故事。2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盘古故里好人多,慈行善举说不够……和谐社会阳光照,创造美好新清州(青县)”。这是河北青县举办的2012年春节晚会主题曲《德风浩荡满清州》的歌词,歌中的“盘古故里”是传说,但“好人多”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据统计,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青县从基层涌现出的1300多位好人中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3人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省“百名百姓雷锋”和美德少年。去年10月,中央文明办在沧州隆重表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占了全国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沧州好人占了河北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青县好人则占了沧州好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让“青县好人”成了品牌。早在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青县县委就提出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青县人道德标准,开展了评选“孝敬模范”和“教子模范”活动。此后,逐渐建立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老年道德评议会和青年敬老协会为主的群众道德建设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群众组织具体负责、百姓广泛参与的道德建设管理机制,搭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平台,吸纳参与者2.8万人,群众参与率达到60%以上,形成了村街(社区)“月评好人”“季评好人”,年底镇(局)评出道德模范、全县评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的好人海选机制。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将一年一度的县乡村“三干会”变成“群英会”,胸戴红花、手捧奖状的普通百姓、优秀公民成为会议的主角。他们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德化人生》直播“青县好人”的事迹,让群众家喻户晓、人人敬重。对“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不仅给予物质重奖,还铭刻在“道德楷模荣誉墙”上,让他们的名字世代相颂、万古流芳。此外,还发动单位、企业、个人成立了“青县好人后援会”,设立了“道德建设公益金”,对困难的道德模范家庭进行帮扶和救助,“让好人出名,让好人好报,让好人不吃亏”。一个只有40万人口,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县,怎么能涌现出如此多的道德模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十年来,我们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局面,促进道德感召的氛围始终聚而不散,愈加浓郁”。资料22012年2月13日,新华网刊发新华社通讯:沿着京沪高速公路通过天津进入青县界,一座写有“道德青县,爱心之城”的巨幅宣传牌让过往行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并不太出名的小县城,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而且可以感受到朴实的民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大街小巷到楼堂馆所,从街道宣传牌到电台、电视台节目,初到青县的外地人都会捕捉到这样一种信息:青县好,青县好人多!有一位老人叫周汝珍,作为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她23年像亲闺女一样照顾170多位孤残老人,给他们生的幸福;为125位老人送终,给他们死的尊严。有一个男人叫孙志军,他独自照料瘫痪妻子30年,从挣钱养家到求医问药,从吃喝拉撒到缝缝补补,孙志军一个人挑起所有家庭重担,对病妻不离不弃。有一对夫妻,收养脑瘫弃婴20年。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到处求医问药,对脑瘫孩子胜过亲生儿女,使这个曾被抛弃的弱小生命在人世间找到了最大的幸福。有一个少年叫吕希庆,背着双腿残疾的同学上学,从小学背到中学,整整8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让人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有一名青年叫张强,他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出外洽谈业务时带着患有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以便随时照顾,被传为佳话。有一个个体户叫王俊岗,20余年义务救助车祸伤者近30人,他不图回报,还经常为伤者垫付医疗费,人称活雷锋“王老救”。……青县为何好人多?除了制度、机制作用外,还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宣传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好人好事,推出的道德模范都是土生土长的乡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容易学、效果好,拉近了道德建设和老百姓的距离,在老百姓中营造出了道德养成的氛围。群众的道德观念强了,是非标准对了,社会风气好了,很多社会矛盾、纠纷和冲突自然而然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好人好事增多,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信访量连年下降,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减少10%。青县的道德建设经验表明,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好坏。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宣传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在好人好事成为普遍现象的同时,自私、狭隘甚至抱怨、仇恨、敌视等不和谐的因素也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于社会环境和谐向上,全县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资料3青县县委认为,作为地方党委、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教育民众,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公民道德是软实力,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青县一直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把看起来不好量化、很容易做“虚”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实”。大力选树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社会性的道德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推广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好事在该县形成规模、声势和氛围,发挥规模效应,凝成一股正气,使先进感到光荣,后进感到难容。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青县”的建设步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县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2011年,一个携6.5亿元项目的客商考察了附近多个县市,最终落户青县,理由只有一个:青县社会风气好。梧桐树茂,引凤来仪。位于青县马厂镇的韩商工业园内,八成以上企业是外地客商投资兴建,机箱工业园区发展也已形成规模。镇长李维忠介绍,由于马厂镇抓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十年不松懈,最终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可喜现象: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2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升至6亿多元,2011年突破9亿元!2011年,青县财政收入达到10.5亿元,5年翻了一番半,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4年跃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第30名。目前,青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强最大的输油气钢管制造基地、环京津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电子机箱配套加工基地。在前不久首批发布的全国40个“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中,河北青县榜上有名。资料42012年3月14日长城网消息:率先实行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的青县,民生保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青县为了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同样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近出台了《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对全县11250名失地农民,由政府斥资一亿六千万全部给予补贴,其中5540人根据个人意愿纳入了企业职工保障体系。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在全国是首例。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县委书记李新平说:“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政府首先要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响应支持政府工作,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青县多年前是沧州的一个穷县,但十年来却一直是“人口财政小县,民生大县”。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采用的是青县模式,“新城合”(城市无单位人员、失业人员合作医疗)、农民合作养老均由青县率先发起,青县村民自治新模式、农民合作养老先后成为中国基层政府创新样板。贫困学子保障等多项民生创举均获得了社会广泛赞誉。这些举措,意味着政府宁愿过紧日子,也要把幸福给老百姓。事实上,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由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而为当地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势头,成就了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资料52011年12月5日《河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造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前我们已走过了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阶段,进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发展的“双子目标”。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是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外在状况,又包含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人均数量等内涵要求;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既反映经济、科技、生态等构成的硬实力,又反映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体现了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主要内涵。经济强省与和谐河北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建设经济强省为建设和谐河北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
查看答案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的公民科学素养。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新途径供给,根本途径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到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和经济脱节问题。”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的增加预算内农业科技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7年“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2008年“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2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材料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在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渐缩小。材料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52%,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业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种了50多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的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里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新科技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某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5%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的实验室成果阶段。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果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材料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有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试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找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进行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技术,“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加尴尬的是,直到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墒情,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技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村、8000多户、三万多亩耕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村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壮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负责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机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推广人员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找过”,即使有找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材料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陈云贤已经在乡镇农机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的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陈云贤说,该镇是翁山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置必要的交通工作。“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以前我们把杂交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陈云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科技,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植了杂交水稻,大部分农户都使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机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到这里,陈云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却是该镇农技站最年轻的工作人员。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他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的关键问题,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做出贡献的70万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相当大的鼓励。材料6:菜农韩进是一位普普通通的

查看答案
【情境】咸阳本享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百强养殖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标准化生产、服务三农、健康为民”为宗旨,通过“安全饲料生产、优良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安全猪肉加工、冷链配送连锁专卖”五大环节,建成了“从源头到终端”完整的安全猪肉产业链,形成了有本享特色的运营管理模式。公司生产的安全冷鲜肉系列产品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bexun本享”商标是陕西省著名商标。本享获得的荣誉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现代生猪体系试验站等。本享集团是我国西北地区养殖规模领先的企业;也是国内单体猪场母猪存栏育肥猪出栏数量最大的企业;国内首家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全产业链运营企业;国内养殖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企业。本享在西北地区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渭南雨润集团公司,两家公司共占有西北地区7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两家公司的竞争实力差距比较大,占有的市场份额也相对稳定。但是在去年来,雨润集团开发了新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在产品销售上更加注重不同用户的营养观念,而且抓紧乌克兰危机,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大量向俄罗斯出口肉制品。两家公司差距瞬时缩小。当前咸阳本享占西部地区40%左右的市场,而渭南雨润占有35%左右的市场。咸阳本享高层逐渐意识到,市场开发不足、供应链不能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农产品套期保值未开展,受市场波动较大。二个月前,为了改变公司的现状,董事会特地聘请了一位新的总经理丁磊,他在IT业有着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将作为公司战略变革的主要推行者。董事会对新来的总经理的工作非常支持,多次要求公司的各级管理者尽可能配合丁总的工作。您(陈天桥)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直接主管是公司总经理丁磊,您在公司总部有5位直接下属,分别是劳动关系经理、招聘经理、绩效经理、薪酬经理和培训经理,另外在13家分公司分别设有人力资源经理和助理各一名。现在是2015年5月14日上午9:10,您刚刚参加完3天的封闭会议归来,到办公室处理累积下来的电子邮件和电话留言等信息文件,11:20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需要您主持,因此您必须在2小时10分钟内处理好这些文件。在这段时间你可自由支配,无人打扰您。好,现在可以开始工作了!【任务】请您查阅文件筐中的各种文件,并用如下文件处理列表作为样例,给出您对每个公文的处理思路,并作出书面表述。具体答题要求是:1.请您给出处理问题的思路,并准确、详细地写出您将要采取的措施及意图。2.在处理文件的过程中,请认真阅读情境和十个文件的内容,注意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3.在处理每个具体文件时,请重点考虑以下内容:(1)需要收集哪些资料;(2)需要和哪些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3)需要您的下属做哪些工作;(4)应采取何种具体处理办法;(5)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权限和责任。4.问题处理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这种情况下要针对各种情况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处理列表示例】公文处理表1.许诺对方三日内给出答复2.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磋商,制定应对方案3.将讨论方案上报主管领导,等待上级批示……【文件一】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李一宁招聘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1日陈总:我最近统计了今年1——4月份员工离职情况,虽然还未到半年汇报的时间,您教导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做一个有心人。员工离职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畜牧兽医技术员,所以提前向您汇报。由于经济不景气,生猪产量过剩,公司业务下滑,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总体离职率由2%增至6%,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率由5%增至15%,而高级技术人员的离职率更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为20%左右。此外,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销售人员的离职率也明显上升。我在离职访谈中,大部分离职人员都称是家庭问题,或者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原因,但我与助理对部分离职员工进行了座谈与走访,他们的说法大都不成立。我们集团的养殖技术代表西北地区水平,如果高级畜牧技术人员离职再就业,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去了渭南雨润集团公司,我让助理私下对离职员工再就业进行了跟踪调查,大多正如我的推测。您知道当前养猪行业整体疲软,市场竞争激烈,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留住核心员工。否则,我们很难走出市场的萧条。由于产生员工离职的因素复杂,情况也比较紧急。我衷心希望您尽快安排时间,咱们就这一问题讨论。谢谢!【文件二】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严凤霞培训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1日陈总:我们公司5月8日早上7时多,一辆载有上千公斤冷鲜肉,车号为陕E744××的冷藏车,在兴平市东五路本享专卖店门前正准备卸肉时,被兴平市商务局稽查大队要求对该车配送的冷鲜肉进行检查。这辆冷藏车随即被开往兴平市一肉联厂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后认为,肉品三腺(即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内分泌激素和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未摘除干净,部分肉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上午9时许,兴平市商务局对本享兴平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询问笔录上兴平分公司齐源经理签了字,承认肉品三腺未摘除干净。兴平市商务局称,按照规定,要作出5万—10万元罚款。我以为出现此问题,并给公司带来重大的损失,产生极端的影响,必须对质监部门的员工与各分公司的经理进行《食品安全法》培训。通过培训改变质监部门与中层管理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进而在绩效考核上增加食品安全的考核指标。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您看,我们是否有必要制定培训与考核方案?您什么时间方便,请与我联系,谢谢。【文件三】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王平安生产部陕南片区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1日陈总:我代表生产部陕南片区向人力资源部申诉,并请报告公司的管理层。年初公司下达了开辟新的生产基地,并与我们部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中规定,如果我们能在今年3月前基地的建设并投入运营,公司会给基地建设参与者共计10万元的奖金。对这个项目,我们片区全力投入,在二月底公司叫停此项目。同志们心有怨言,基地前期建设的合作单位对公司也有看法。陕西省西乡县是全省商品粮基地县、高优高农业示范县、牧草综合开发示范县、瘦肉猪基地县。西乡县生猪养猪大县,当地群众在生猪养殖过层中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差、饲料转化率低、饲养成本高、饲料品牌多乱、药品杂、劣质兽药充斥市场、种苗质量混乱、饲养管理不规范、卖买难、结账难等诸多问题。我们建立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基础,完全可以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既为当地村民带来收入,又为公司开辟有基地,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效益。(王全一HR工作室编)公司突然叫停了这个项目,是因为“猪周期”,市场波动过大。我们片区的同志认为这是公司的问题,应该算我们任务完成。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冷冻技术延长鲜肉使用期,也可以在农产品市场做套期保值。这件反映出我们领导层对市场的把握,政策制定不成熟,不能让员工承担责任,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奖金的问题。陈总,什么时间有空?我希望能与您面谈,请您尽快安排。谢谢!【文件四】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张小兰薪酬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2日陈总:前几天和朋友喝茶聊天,这几个朋友大多为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谈到个人的薪酬时总是发出感慨。按常理,他们作为我们单位待遇最好的部门,相比之下薪酬应该人人满意、个个知足。不曾想他们还有这样的难言苦衷。他们认为我们公司总经理薪酬水平仅仅是公司最低等级岗位薪酬水平的6倍,远远低于行业平均12—15倍的倍差。这样的薪酬体系必然导致低等级岗位的市场水平处于较高分位(如跟随市场中间水平,处于50分位),而随岗位等级的提高,其薪酬水平反而下降至较低市场分位(如处于25分位、甚至低于10分位)。也就是说,高等级岗位薪酬水平的市场偏离度大,薪酬满意度低,低等级岗位薪酬水平的市场偏离度小,薪酬满意度高,出现通常所说的“想留的留不住、不想留的又不走”。可见,薪酬支付的重心要明确地集中在高价值等级的岗位群上,即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当前,我们必须为公司制定有吸引力的薪酬曲线,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希望您尽快安排,抽空咱们一起详细讨论讨论。【文件五】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梁大亚生产一部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2日陈总:目前拥有员工2000多人,年产值5个多亿,产品线覆盖高中低端西北部市场。但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生猪行业投资放缓,猪肉的消费量严重萎缩,养猪企业产能过剩,竞争日渐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集团公司提出了“抓市场、防风险、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增效益”十八字经营方针,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兴战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咱们公司2013年已通过与咨询公司合作建立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经过两年的运行绩效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希望再次邀请咨询公司进行绩效方案的优化。你看是否有必要?什么时间我与您沟通,共同制定方案。请您方便时安排时间和我详细讨论。【文件六】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韦一航人力资源部经理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2日陈总: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们公司的发展。人力资源部应该吸纳英才为我公司所用。在这种情况下,你看我们怎样留住英才?怎样培育具有国际市场与金融期货的人才,以配合我们公司的国际化占率。希望陈总能尽快安排时间,我们商议此事。谢谢!【文件七】类别:电子邮件来件人:王大旺培训主管收件人:陈天桥人力资源部总监日期:5月13日陈总:近日,本享集团旨在“培养领军人才,打造全产业链”晨光计划典礼在白鹿原书院举行。集团董事长、晨光计划班主任刘永好向晨光一期学员颁发毕业证书与毕业纪念——“忠良剑”。知名人才测评机构——诺姆四达集团董事长苏永华博士应邀出席典礼并就领导力培养发展等主题与学员互动交流。这项活动旨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给定资料1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结合全文的理解,以“从2012年中央1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围绕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写一篇文章。1.观点明确,分析深入2.联系实际,简洁顺畅,800-1000字。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据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0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步减小。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52%,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技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种了50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得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上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某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果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约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实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了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找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够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也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且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技术,“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尴尬的是,直到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情况、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机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村、8000多户、3万亩耕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技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扩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负责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找过”,即使有找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陈云贤已经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陈云贤说,该镇是翁源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以前我们把杂交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陈云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科技,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植了杂交稻,大部分农户都是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技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到这里,陈云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却是该镇农技站最年轻的工作人员。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它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的关键问题,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做出贡献的70万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相当大的鼓励。6.菜农韩进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想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他听村里人说养羊赚钱,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扼要解释什么事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总字数300-350字。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据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0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步减小。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52%,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技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种了50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得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上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某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果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约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实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了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找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够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也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且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技术,“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尴尬的是,直到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情况、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机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村、8000多户、3万亩耕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技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扩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负责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找过”,即使有找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陈云贤已经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陈云贤说,该镇是翁源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以前我们把杂交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陈云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科技,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植了杂交稻,大部分农户都是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技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到这里,陈云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却是该镇农技站最年轻的工作人员。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它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的关键问题,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做出贡献的70万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相当大的鼓励。6.菜农韩进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想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他听村里人说养羊赚钱,就借了1万块钱买了一些羊,盖了棚子买了饲料,不料这些羊染上了瘟疫,1万元打了水漂;2010年冬天因为天气严寒,城里菜价纷纷上扬,韩进听说种菜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节选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分内容,结合资料全文,指出这部分内容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2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据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0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步减小。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52%,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技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种了50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得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上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某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果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约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实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了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找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够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也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且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技术,“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尴尬的是,直到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情况、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机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村、8000多户、3万亩耕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技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扩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负责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找过”,即使有找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陈云贤已经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陈云贤说,该镇是翁源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以前我们把杂交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陈云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科技,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植了杂交稻,大部分农户都是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技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到这里,陈云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却是该镇农技站最年轻的工作人员。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它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的关键问题,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做出贡献的70万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相当大的鼓励。6.菜农韩进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想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他听村里人说养羊赚钱,就借了1万块钱买了一些羊,盖了棚子买了饲料,不料这些羊染上了瘟疫,1万元打了水漂;2010年冬天因为天气严寒,城里菜价纷纷上扬,韩进听说种菜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材料题,分析]三、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1.问题定位准确2.思路建议具体可行3.表达清楚,700字左右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世界科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的差距,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据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个数据意味着,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强调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从2004年提出“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2005年“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09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2010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2011年“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到2012年将“农业科技创新”写入标题,并以半数以上篇幅重点阐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央已经连续9年将农业科技问题写入当年的1号文件。2.农业部有关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说,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突出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比较多。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不足。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该官员认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开始逐步减小。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末期的52%,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农技推广成为其中关键一环。种了50年地的河北农民赵老汉,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告诉他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科技问题非常重视时还很迷惑,没有文化的他并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正在琢磨的是电视里播的小麦新品种为啥长得那么好,产量也比自家高。他打断女儿的话问道:“那明年俺想种电视上那个大麦穗的品种,能解决不?”横在赵老汉和他日思夜想的“大麦穗”之间的那道坎儿,就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个很薄弱的环节。”农业部某副部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一个短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只能停留在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据2011年河北省有关部门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北省每年有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其中,受农户欢迎并得到积极应用的所谓“热烈成果”约占科技成果总量的10%,加上一定配套服务才能接受的所谓“温型成果”约占总量的40%;另外,约40%的成果属于农户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冷型成果”。4.杨翠明是河北省涉县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是对农业进行推广和服务。话虽简单,可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就拿优良种子的推广来说,原来是县里交给乡里,乡里先交给村干部实验种些,那还得好说歹说,因为谁都不希望在自家地里搞实验。”农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但当农民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后,反倒让杨翠明觉得无奈了。据他介绍,当地农民经常为了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找他,一些简单的农作物管理,如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靠着经验还能够指导,但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他也无能为力。“主要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农技知识始终没有更新,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杨翠明表示,农技员普遍知识陈旧,且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技术,“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农村土壤、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让杨翠明也束手无策,令杨翠明更尴尬的是,直到去年,技术站也没有增加相关技术设备对土壤情况、作物病虫害等进行检测。杨翠明的农机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全镇19个村、8000多户、3万亩耕地的技术服务。由于涉县地处山区,乡镇区域跨度大,农技服务范围相比平原地区更广,这些年来,杨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队伍能够扩大。“1990年技术站刚发展的时候有一批人,1996年又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人,可1997年以后就没有新面孔了。”杨翠明感叹道,“一直是这几个快成老头的人负责工作。”让杨翠明感到力不从心的是,“镇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多,养老、信访、包村、救济、粮食直补等工作都要参与,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据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行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断奶、断粮”和“下放”等政策后,全国44%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被削弱和停拨事业经费,近1/3的技术人员离开岗位,导致农技推广体系受到破坏,尤其是造成了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严重缺乏,即便是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往往也得花去70%左右的时间去做政府指派的“中心工作”,或者身兼一些“经营性任务”。在采访中,很多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站都表示“不太熟悉”、“不清楚”、“没主动找过”,即使有找过的也常常无功而返。5.广东省翁源县菜镇农技站站长陈云贤已经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0多年了,在他看来,没有农技站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手中。他认为,镇一级农技站是一座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没有自有办公用房、没有试验示范基地、也没必要交通工具的“三无”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从事基层推广20多年的人,我只能靠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来维持工作。”陈云贤说,该镇是翁源县的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农业大镇,但“我们站4个人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借别人的办公桌。”作为镇农技站的站长,他的工资有2000元左右,但是却基本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到田间地头都要开自己的摩托车,油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情,我早就不干了。”“以前我们把杂交稻送到农民手中,农民也不要。”陈云贤说,很多农民你给他们讲农业科技,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去尝试新的技术。必须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信任你,再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现在镇上98%的粮农都种植了杂交稻,大部分农户都是用甘蔗地膜、水稻抛秧技术,这都是我们农技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的结果,“但是全镇有农业人口6万多,农技推广者只有4个,要把新技术都普及到农民手中,根本就是不可能,只能做一点算一点。”,说到这里,陈云贤有点无奈。他已经53岁了,但是却是该镇农技站最年轻的工作人员。翁源县农业局张局长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县,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翁源已经发展成全省重要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翁源还建有粤北最大的蔬菜批改市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却出现萎缩。“1997年以后,全县的农技推广体系一直没有进过新人,部分地区中专及以下学历农技人员超过了40%。县、镇两级农技站一年的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这点经费分配到农技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最后,张局长强调说,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化,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才能推动解决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官员在解读2012年中央1号文件时,强调了文件中“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提法是一大亮点。即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要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它抓住了基层科技人员多年期盼的关键问题,这对于长期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做出贡献的70万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相当大的鼓励。6.菜农韩进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想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他听村里人说养羊赚钱,就借了1万块钱买了一些羊,盖了棚子买了饲料,不料这些羊染上了瘟疫,1万元打了水漂;2010年冬天因为天气严寒,城里菜价纷纷上扬,韩进听说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