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可计算性”标签

可计算性

1937年,图灵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图灵机的概念。

A、《左右周期性的等价》

B、《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

C、《可计算性与λ可定义性》

D、《论高斯误差函数》

查看答案

1950年,图灵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

A、《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B、《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

C、《可计算性与λ可定义性》

D、《计算和智能》

查看答案

一个良好的基准组合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A.可以通过投资基准组合来跟踪积极管理的组合B.基准组合的收益率具有可计算性C.与被评价基金具有相同的风格与风险特征D.被评估基金的设立先于基准组合的构造

查看答案

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具体目标包括()。

A、建立规范化的信息采集制度

B、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发布手段

C、保证统计调查资料的可计算性

D、建立科学化的工资指导价位制定方法

E、保证工资指导价位稳定上升

查看答案
应用基准比较法进行基金绩效衡量时,一个良好的基准组合应具有的特征包括()。

A.明确的组成成份

B.可以通过投资基准组合来跟踪基金管理的组合

C.与被评价基金具有相同的风格与风险特征

D.基准组合的收益率具有可计算性

查看答案

BIM的准确性和可计算性,使得项目团队在做算量、估算和评价设计变更时,能够更高效快速地获得参考数据。在一些项目上的BIM使用证明,在设计初期用BIM可以在估算上减少92%的时间,且估算值仅仅产生了1%的变化。
A.对
B.错

查看答案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A.CPU速度、内存容量、外存容量、外设种类

B.系统的可靠性、吞吐量、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可移植性

C.并发性、并行性、共享性、封闭性、可计算性

D.系统的可靠性、并发性、并行性、共享性、封闭性

查看答案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对于软硬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硬件是所有软件运行的物质基础

B.硬件层提供了基本的可计算性资源

C.操作系统是其他软件的运行基础

D.最终用户则通过操作系统与计算机交互来解决具体应用问题

查看答案
良好的基准组合应具有的特征包括:()。

A.可实际投资的,即可以通过投资基准组合来跟踪积极管理的组合

B.预先确定的,即基准组合的构造先于被评估基金的设立

C.可衡量的,即指基准组合的收益率具有可计算性

D.明确的组成成分,即构成组合的成分证券的名称、权重是非常清晰的

查看答案
基金绩效衡量的分组比较法的好处在于()。

A.适当的,即与被评价基金具有相同风格的风险特征

B.比不分组的全域比较更能得出有意义的衡量结果

C.明确的组成成分,即构成组合的成分的名称、权重是非常清晰的

D.可衡量的,即指基准组合的收益率具有可计算性

查看答案
[单选]以下关于图灵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灵机是一种抽象计算模型,并没有真正生产出来
B.图灵机的理论是在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上产生的
C.图灵机是一种数学自动机模型,包含了存储程序的思想
D.在图灵机的基础上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
查看答案
关于称程量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下列法的是()。

A.所列项目应该是施工过程中以其本身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或可以精确计量的措施分项项目

B.拟建施工图纸有体现,但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没有相对应项目的,则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补充项目

C.补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符合“计算规则要具有可计算性”且“计算结果要具有唯一性”的原则

D.采用标准图集的分项工程,其特征指述应直接采用“详见×图集”方式

查看答案

关于称程量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下列法正确的是()。

  • A、所列项目应该是施工过程中以其本身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或可以精确计量的措施分项项目

  • B、拟建施工图纸有体现,但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没有相对应项目的,则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补充项目

  • C、补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符合“计算规则要具有可计算性”且“计算结果要具有唯一性”的原则

  • D、采用标准图集的分项工程,其特征指述应直接采用“详见×图集”方式

查看答案
(2019年真题)关于工程量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列项目应该是施工过程中以其本身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或可以精确计量的措施分项项目B.拟建施工图纸有体现,但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没有相对应项目的,则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补充项目C.补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符合“计算规则要具有可计算性”且“计算结果要具有唯一性”的原则D.采用标准图集的分项工程,其特征描述应直接采用“详见××图集”方式
查看答案
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列项目应该是施工过程中以其本身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或可以精确计量的措施分项项目
  • B拟建施工图纸有体现,但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没有相对应项目的,则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补充项目
  • C补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符合“计算规则要具有可计算性”且“计算结果要具有唯一性”的原则
  • D采用标准图集的分项工程,其特征描述应直接采用“详见XX图集”方式
查看答案

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列项目应该是施工过程中以其本身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项工程或可以精确计量的措施分项项目B.拟建施工图纸有体现,但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没有相对应项目的,则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补充项目C.补充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应符合“计算规则要具有可计算性”且“计算结果要具有唯一性”的原则D.采用标准图集的分项工程,其特征描述应直接采用“详见X图集”方式
查看答案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唧),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WTO的调整对象既包括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也包括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问题

B.WTO与之前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相比,其争端解决机制在调整范围和争端解决的权威性上都大大增强

C.WTO的透明度原则体现了增加的法律的可预测性、可计算性,体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D.WTO的各项规范平等、合理地体现了各成员国的利益要求

查看答案

1.2图灵是谁?

1、【单选题】图灵曾协助军方破解()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查看答案
提到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一个关键地点,第一位名人和关键地点,第一位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她对人工智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篇论文,一篇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上为人工智能用上机械大脑开设了理论先河,另外一篇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认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可以说,图灵是第一个严肃地探讨人工智能标准的人,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当之无愧。第二位名人是一位神童,18岁即取得数理逻辑博士学位,他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1940年,维纳开始将计算机看作一个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的系统,认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可以用机器模拟的。维纳的理论抓住了人工智能核心——反馈,因此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行为主义学派”的奠基人。第三位名人是人工智能(AI)这一名词的发明者麦卡锡。在1955年,她与另一位人工智能先驱明斯基和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一道作为发起人,邀请各路志同道合的专家齐聚学院,自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经典人工智能命题。关键地点便是上述会议的举行地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AI)这一术语,并开始从学术角度对AI开展严肃而精专的研究,在那之后,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开始涌现,这次会议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956年至1974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之前,“通用解题机”。被制造出来,人工智能程度在问题求解、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众和政府似乎对人工智能期待过高,当研究遭遇瓶颈,或者不尽如人意时,便丧失了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从1974年开始,人工智能遭遇第一次寒冬,对其研究的资金投入骤减。直到1980年,人工智能的商用价值被广泛接受,企业订单增多,全面的研究开始复苏,然而这次复苏未能持续太久,从1987年开始,由于Apple和IBM生产的个人电脑发展迅速,没有用到AI技术却在性能上超过了价格昂贵的AI机。人工智能市场急剧萎缩,科研经费又被削减,AI经历了第二次寒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开始理性地认识AI,AI技术开始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1997年5月11日,IBM的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又一次在公众领域引发了现象级的AI话题讨论。2006年,Hinton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突破,人们再次看到机器人赶超人类的希望。这次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在2013年之后引爆了一场商业革命,谷歌、微软、***等巨头还有众多的初创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产品的战场,掀起新一轮的智能化的狂潮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人们的广泛接受,这次狂潮也许会架起一座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的桥梁。问题:(1)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怎样的重要进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人们应该如何理性的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
查看答案
  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一个关键地点。  第一位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他对人工智能的贡献集中体现于两篇论文。一篇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逻辑上为人工智能用上“机械大脑”开创了理论先河。另一篇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可以说,图灵是第一个严肃地探讨人工智能标准的人,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当之无愧。  第二位名人是一位神童,18岁便取得了数理逻辑博士学位,他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1940年,维纳开始将计算机看作一个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的系统,认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可以用机器模拟的。维纳的理论抓住了人工智能的核心——反馈,因此被视为人工智能“行为主义学派”的奠基人。  第三位名人是“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的发明者麦卡锡。1955年,他与另一位人工智能先驱明斯基以及“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一道作为发起人,邀请各路专家学者齐聚达特茅斯学院,共同讨论了自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经典人工智能命题。  关键地点便是上述会议的举行地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AI这一术语,并开始从学术角度对AI展开了严肃而精专的研究。在那之后,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开始涌现。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56年至1974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通用解题机”被制造出来,人工智能程序在问题求解、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众和政府似乎对人工智能期待过高,当研究遭遇瓶颈,成果不尽如人意时,便丧失了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从1974年开始,人工智能遭遇第一次寒冬,对其研究的资金投入骤减。  直到1980年,人工智能的商用价值被广泛接受,企业订单增多,全面的研究开始复苏。然而这种复兴未能持续太久。从1987开始,由于Apple和IBM生产的个人电脑发展迅速,没有用到AI技术却在性能上超过了价格昂贵的AI机。人工智能市场急剧萎缩,科研经费又被削减,AI经历了第二次寒冬。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开始理性地认知AI,AI技术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997年5月11日,IBM的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又一次在公众领域引发了现象级的AI话题讨论。  2006年,Hinton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突破,人类再一次看到机器赶超人类的希望。这次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在2013年之后引爆了一场商业革命。谷歌、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众多的初创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产品的战场,掀起新一轮的智能化狂潮。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众的广泛接受,这次狂潮也许会架起一座现代文明与未来文明的桥梁。(摘编自刘兴亮《人工智能的早期简史》)(1)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怎样的重要进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2)人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