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伏击战”标签

伏击战

(单选题)()是我军在广饶境内对日军的首战首捷,也打响了东营地区抗战第一枪。

A纪家疃歼灭战

B徐家坝战斗

C赵庄伏击战

D菜园战斗

查看答案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雁门关伏击战

查看答案
D

解析:“105个团”参战,所以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主要是为了粉碎日军推行的“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其他3个属于战斗级别的伏击战,规模较小,算不上战役。

查看答案
黄土岭伏击战
查看答案

1939年4月,日军在冀中地区遭受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八路军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该战斗是()
A、齐会战斗
B、黄土岭伏击战
C、大龙华战斗
D、陈庄歼灭战

查看答案

1939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主力在()中,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这是中国抗日战场首次击毙日本中将级军官。

A、神土岭战斗

B、雁门关伏击战

C、黄土岭战斗

查看答案

1939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主力在()中,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这是中国抗日战场首次击毙日本中将级军官。
A、神土岭战斗
B、雁门关伏击战
C、黄土岭战斗

查看答案
1939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主力在()中,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这是在中国战场上首次击毙日本中将级军官。
A.黄土岭战斗;
B.雁门关伏击战;
C.神土岭战斗
D.以上都不对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伏击战

②洛川会议

③瓦窑堡会议

④百团大战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选择题】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这就是()。

A、平型关大捷

B、雁门关伏击战

C、黄土岭战役

D、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有人把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万家岭大捷、百团大战、黄土岭伏击战、常德会战列为抗战七大经典战例。这说明()

A、这些战役歼敌数量多,影响重大

B、国共军队在正面战场并肩作战

C、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

D、国共两党都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阿部规秀
查看答案
【问答题】七亘村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在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这次战斗的独特之处在于第772团在3天之内在同一地点两次设伏均获胜利,共歼灭日军400余人,打破了“战胜不复”这一常规战法而取得重大胜利而永载军史。请问,七亘村战斗是谁指挥的?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

A、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全民抗战

B、使命意识敌后军民汪洋大海

C、危机意识武装斗争战争奇观

D、军民结合敌后军民人民战争

查看答案
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莫言小时候就喜欢看书,______;________。《红高粱》中讲述的最后一场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正是这片英雄、神秘的土地,培育了莫言这个作家。①其原型就是发生在离家七八里路的孙家口伏击战②抢书看,给人家推磨、借人家的书看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对日军一次成功的伏击④没书看,就看《新华字典》,或听爷爷讲“三国”⑤毙敌39人,其中包括日军中将一名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②④⑤①③
D:④②⑤③①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A:家喻户晓
B:石破天惊
C:泾渭分明
D:苦心孤诣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A:家喻户晓
B:石破天惊
C:泾渭分明
D:苦心孤诣
查看答案
初中历史《平型关大捷》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教师播放抗日战争的纪录片,然后提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带着这个问题,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1)结合之前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2)淞沪会战发生于何时?有何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1)①全局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伤亡官兵约5000余人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②具体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2)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二)经过和结果教师播放电影《平型关大捷》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谁?八路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这场战役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时间:1937年9月。(2)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3)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4)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1000多日军全歼。(三)意义教师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每组派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业:课下收集林彪的资料,下节课组内分享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平型关大捷的意义。2.结合课程内容,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