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法国梧桐”标签

法国梧桐

生态系统反服务是指随着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人类主动干预保护措施的实施下,逐步得到恢复的同时,生态系统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A.城市干道种植的大量法国梧桐,是诱发市民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

B.某地动物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猕猴数量剧增,它们常骚扰当地居民

C.修建水坝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历史遗迹遭到破坏

D.因禁止使用除草剂,农民不得不投入更大的人力成本来拔掉杂草

查看答案

2013年深秋,我国某城市钢厂内某道路两侧的法国梧桐现春秋两景,道路一侧的春意盎然,一侧的树叶金黄。专家解释形成奇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下图为钢厂局部示意图。有关图示局部区域景观及其解释合理的是()

A

道路1,两侧现春秋奇景原因是道路两侧光照条差异明显

B

道路4,两侧春意盎然原因是远离热轧车间,昼夜温差小

C

道路2,B侧树叶金黄原因是靠近冷轧车间昼夜温差大,日均温渐低

D

道路3,F树叶金黄原因是位于绿化区与仓库区域,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
生态系统反服务是指随着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人类主动干预保护措施实施下,逐步得到恢复的同时,生态系统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反服务的是:
A.城市干道种植的大量法国梧桐,是诱发市民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
B.某地动物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猕猴数量剧增,它们常骚扰当地居民
C.因禁止使用除草剂,农民不得不投入更大的人力成本来拔掉杂草
D.某地修建水坝改善经济状况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历史遗迹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下面一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②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③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④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⑤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⑥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A:③⑤④②①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⑤③④②⑥
查看答案
下面一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②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来源③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④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⑤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⑥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A:③⑤④②①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⑤③④②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③④②①⑤⑥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有北美“吸血鬼”之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惊现成都,它用针状的嘴专刺吸梧桐叶里的汁液,导致成都70%梧桐树叶片枯黄脱落,树木提前进入“冬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悬铃木方翅网蝽与法国梧桐之间的关系属于寄生②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③悬铃木方翅网蝽刺吸梧桐叶汁液,可以导致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生长④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⑤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个体发育属于变态发育⑥由于受自身密度影响,悬铃木方翅网蝽种群最终呈“S”型曲线增长

[   ]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沿着甬道缓缓前行,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②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③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④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⑤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A:②④③①⑥⑤
B:②①⑥⑤④③
C:①⑥②⑤③④
D:①⑤⑥②④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沿着主干道缓缓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干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③⑤⑥④②①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沿着甬路缓缓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用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曰A:③④②①⑤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④①②③⑤⑥
D:④②③①⑥⑤
查看答案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1.近些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各地纷纷拔地而起,宽阔的场地、一流的设施、标志性的外观,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景观。但许多设施的效能不高,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江西、宁夏、安徽、云南等地,走进一些地方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缺少人气和吸引力。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尽管达到国家标准的馆舍不少,设备也大多完善,但远远不能吸引当地的老百姓,多数老百姓似乎更喜欢涌向街头巷尾和公园、广场跳舞、唱歌,自娱自乐。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曾委托专业机构调查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场馆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不高是重点问题。在被调查者中,有1/4不知道社区周边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哪里。
从乡下的文化大院到城镇的展馆、剧院,有些设施建成后,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设施布局不合理、缺少对公众的吸引力而少人问津,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例如,有些文化设施建在城市新区,不便于老百姓使用;有的文化中心简陋单一,缺少活动器材或有设备而没人会用,不适应当地群众多样化的需要;有些乡镇文化站建在政府大院内,老百姓不方便进入,以致成为政府的“配套设施”。此外,一些地方也存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现象,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和陈列馆的展陈内容老套等,最终导致文化场馆缺少对公众的吸引力。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这是文化管理部门、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共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图书馆、博物馆,还是文化馆,对群众的需要、观众的结构,大多还十分模糊,因此提供的文化用品和展品往往“一厢情愿”,与实际需求脱节。
成都市已经建立了公共文化发布和按需定制配送的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发布公益广告、搭建公共文化短信平台、设立文化官方微博、印发《成都公共文化阵地分布地图》《成都市博物馆导览地图》等,让市民知晓并熟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分布和用途;在全市,以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专门推出订单式的服务,为各个群体提供文艺演出、数字电影、艺术培训、公益讲座、图书借阅等服务;而公共图书总、分馆流转运行机制的推行,在部队、机关、学校和监狱等地设立的72处分馆,及时反馈了各方的需求信息,提高了公共图书的利用率。
2.宁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不过,常年与政府合作、承担各类文化赛事和演出的宁夏天籁八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廷逵,仍感觉有诸多困难,“体制和我们的实际工作还是很难接轨。政府一般是通过下发红头文件发起活动,无法形成正式协议,这对我们来说就不敢连续投人。政府机关有时候办事效率较低,往往一个红头文件下来需要一个到一个半月时间。”
银川市文化局副局长郭林则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村和社区一级,管理部门过多,缺乏整合。比如一个村,光网络建设,教育、文化、科技、农业等部门都在投入,但大多蜻蜒点水,后续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有些被闲置,有的缺少专人管理和服务。
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记者在安宁市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由财政统筹安排,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均达到3人以上,目前已经实现县(市)级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但是,问题也很突出。在云南昆明市五华区,记者发现,社区文化室的工作人员因薪酬待遇较低,所以流动性很大。而楚雄地处滇中高原,文化队伍中“两少一多”的现象更为严重:高层次人才少,专业人员少,非专业人员多,部分专业已出现断层,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3.“免费开放之后,图书馆里的藏书数量翻了一番,读者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应也成倍增加,但由于相关补贴不到位,其收入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同时,用于支撑服务开展的人员编制十几年没有变化,人员紧缺已经阻碍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高。”陕西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向全国政协“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特邀常委视察团委员们介绍情况时说。
视察团在调研过程中还了解到,一些图书馆购书经费偏少,业务经费不足,如延安市宝塔区图书馆购书经费只有8万,没有运行经费。而一些乡镇文化站的业务经费非常少,不敢开展活动。
“投入不足依然是当前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文化领域仍然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我省从投入上来讲,文化不仅与经济部门的差距在明显拉大,即便是与教育、卫生等社会部门相比,差距也很明显。”某省领导在向视察团汇报该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说。
经费投入不足,很大程度还与当地有关部门不重视有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宣部原副部长高俊良常委表示,关键是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高认识,从宗旨的高度上、从群众路线的高度上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常委说:“文化不是表面的装饰,重视就是最大的投入。”
4.宁波市鄞州区近年来一直将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的方向,出台了政策导向目录、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评估办法、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做到政府购买服务有制度、有规定、有方向。目前民间资本投资4.6亿元,建成了14个民办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民营企业参与运作的公益文化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运作型”,以公共文化设施市场化托管为代表的“设施运营型”,以文化义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代表的“义工服务型”,已成为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制定了《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办法》等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运营作出了规定,产生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的社会参与格局。遍地开花的特色文化活动是厦门市的一大景观,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外,还靠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购买式服务。2008--2012年,厦门市政府和辖有行政村的4个区政府共同出资,通过招标组建了21支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每年在156个行政村,按照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2场的指标提供免费电影放映。
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里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就需要机制的改革,这在目前还存在很多难点。银川市文化局副局长郭林认为主要的难题是相关政策落实不了,尤其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关系到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他希望能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的热情。
昆明市已经在全市推广了“社区文化沟通机制”,主要是整合社区的文化资源和人才,其中,盘龙区鼓楼街道的桃园社区将辖区内的20家具有文化特色和资源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组合起来,成立了新型文化团体——文化沟通协会,整合了各类资源,建立了五大“基地”,有就业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艺术教育培训基地、社区文化活动基地等,保障了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云南楚雄正研究出台《楚雄州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准备建立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建立咨询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并拟定相关文件,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5.在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新加坡政府将居民住宅区作为社会单位加以全面规划,形成了由邻里组团中心、邻里中心、新镇中心和区域中心等构成的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这些邻里中心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根据社区住户数量进行规划,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并为教育、文化、生活福利等提供配套服务。
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的“莱茵河散步大道”,被誉为莱茵河畔风景最美丽的散步场所。“莱茵河散步长堤”工程的竣工圆了杜塞尔多夫市民们的一个旧梦:将莱茵河还给了这座城市。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四车道的交通要道,每天的通行量有5万车次。公路旁边就是货运码头。这个交通干道和码头将杜塞尔多夫老城区和莱茵河隔离了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府决定实施河滨改造工程,将交通主干道设置于地下。整个工程项目共耗资5.7亿马克,项目包括地下隧道、地上的河滨休闲大道和货运码头的改造。长1500米的河滨大道上设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种植600棵法国梧桐,还设计了大量供休憩阅读的场地。而曾经满是灰暗货仓的城区,也逐步被改造成一个兼容现代家居和城市化先进设施的创意行业基地。入驻那里的企业大多是媒体、电讯以及广告业等,因此它被称为“媒体港”。
6.打开手机微信,在公众号中输入“博物馆”关键词进行搜索,便能找到上百个博物馆的微信账号。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流行和普及,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加入微信公众平台的阵营,试图利用这一新兴社交媒介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今,微信的热潮依旧没有减退,为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许多博物馆在微信平台上进一步发展完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多看阅读”的APP中一直免费下载每月一期的《微博物》杂志,作为以文物、艺术鉴赏、普及文博知识为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
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了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材料2:
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颗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它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叶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
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招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背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能达到80%后,部分打消了市民的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已经死亡。
材料3:
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解放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点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
材料4:
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
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移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规划一般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在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
材料5:
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截止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5处历史街区纳入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止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
2006年,1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
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
材料6:
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俱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砂,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
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攻的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来,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和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
材料7:
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
查看答案
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巳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了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2.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枝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被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遭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被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能达到80%后,打消了市民的部分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巳经死亡。
3.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
4.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
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移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一般规划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的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
5.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截至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5处历史街区纳人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人“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
2006年,1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
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
6.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倶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了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沙,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人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
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工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了,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
7.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岁的。”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扬州古城历史格
查看答案
二、给定资料
  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2.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l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叶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l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招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被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达到80%后,打消了部分市民的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已经死亡。
  3.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1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
  4.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
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拟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规划一般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3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
  5.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截至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S处历史街区纳入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
2006年,l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
  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
  6.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俱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了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沙,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
  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工的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了,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的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
  7.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对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岁的”。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存留,这在全国110座历史文化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
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了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2.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枝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被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遭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被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能达到80%后,打消了市民的部分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已经死亡。
3.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
4.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
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移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一般规划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的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
5.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截至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5处历史街区纳入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
2006年,1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
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
6.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俱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了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沙,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
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工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了,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
7.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岁的。”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存留,这在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少
查看答案

二、给定资料  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2.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l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叶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l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招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被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达到80%后,打消了部分市民的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已经死亡。  3.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1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  4.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拟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规划一般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3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  5.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截至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S处历史街区纳入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2006年,l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  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  6.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俱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了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沙,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  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工的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了,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的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  7.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对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岁的”。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存留,这在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少见。2000年,扬州确立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目标,在实践中摸索、积累了很多古城建设的经验,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规划的解释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这是狭义的城市规划概念。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广义的城市规划已经超越了对城市进行物质性规划的层面,是涉及了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2.梧桐树对于南京人意义深远。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国民政府在市区中山南路等地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其后梧桐树栽种范围逐步扩大到市区其他地段,由此形成了南京市独有的梧桐文化。2011年3月,市区太平北路曾经枝叶繁茂的梧桐树树枝突然一下子被统统砍掉,只剩下准备被移走的梧桐树干光秃秃地矗立在道路两边。一个月前,它们还如几公里外中山路两侧的同族那样高傲而挺拔,但如今已不见经年风华。因为在它们的根系下方,正在掘进着通向江北的地铁3号线。这些梧桐树因为“妨碍”规划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需要将它们移走或砍掉。城市规划者没有想到,这个决定遭到了南京市文化界、经济界和市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市民自发参与的护树运动。最终,主管部门停止了移树、砍树行为,并承诺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建设方案。这一幕与5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2006年4月,南京市为建设地铁2号线,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移植到当地的苗圃内,结果遭致市民强烈反对。在相关部门承诺保证被移植的树木存活率能达到80%后,打消了市民的部分疑虑。但其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移栽后80%的梧桐树已经死亡。3.2011年编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一直是传统重工业产地。2010年数据显示,电子、石化、钢铁和汽车四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63.2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63.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石化、钢铁和电子产业。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有电子14所和东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一度电子产业高度发达。目前电子产业在产值总量上仍然巨大,但作为南京最优势产业,现在已经被深圳等城市赶超。南京市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江苏省内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基本上都低于无锡和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服务业成为南京市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内容,其中房地产等投资的作用尤为明显,南京市依赖城建等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突出。对此,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认为:“南京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很高,房地产行业属于服务业,商业地产发达,当地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比重严重不匹配。”4.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选择重点规划发展长江以北的浦口地区,希望能够建成类似大武汉那样的跨江鼎立之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京人又寄望于把浦口建成“南京的浦东新区”。为了发展浦口,市政府将南京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放到了浦口,著名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浦口建立校区,南京市政府曾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来形容这个跨越式发展规划,但这个蓝图远未如愿。浦口的规划已经变更多次,把江北发展成为南京的汉口或浦东却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专家分析认为制约因素之一在于交通,在于过江通道。“跳跃式发展,过江通道不通,怎么发展?”以过江通道为例,南京市新建的大桥基本都是服务于过路车辆,且收费高昂。由于几乎不为市内车辆服务,阻碍了过江战略的顺利实施。上海浦东开发之初,政府下定狠心,杨浦大桥等路桥不收费,由政府买单,由此促进了浦东的快速发展。但南京一直没有这样做。江北浦口开发迟滞之下,南京市提出新的发展蓝图,先后决定大力开发河西地区和城南。河西地区指秦淮河以西,由于河西离南京城区非常近,近年来,在南京主办全运会的拉动下,该地区发展颇为迅捷,主要是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今,河西地区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2000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南江宁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配合,大专院校再次在江宁建立校区,一同获得规划部署的还有地铁等城市轨道网络。随着南京高铁站落户城南地区,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中心,市政府规划整合总面积18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目前建设已经启动。最新的政策显示,江北浦口地区将重新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舞台,移建地铁3号线正是为了解决南北两个新城之间的联系。国家发改委区域规划专家咨询组的专家认为:“一般规划确定了,就要按照规划做事,但很多地区的规划落实起来挺难。”据统计,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间南京市先后换了10任市长,很多任市长任期都不长,平均3年一任,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5.南京市的老城南地区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古建筑专家黄老表示:“老南京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以老城南为代表的南京古老街区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截至2003年,90%的南京老城区已被改造;2006年,老城南的颜料坊、钓鱼台、船板巷、门东、安品街等5处历史街区纳入改造计划,涉及40多条历史街巷、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座古居院落;2009年,南京再次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老城南几片历史街区全部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仅存的南捕厅、门东、门西和仓巷4处历史文化街区。截至2009年,剩余南京古城传统风貌片区仅占原老城总面积的2%;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后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除后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后用于建造仿古建筑群……2006年,16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上书国务院,恳请立即停拆南京老城南,尤其反对市政府的“推平式”拆迁规划,要求保住南京的“根”。2009年4月底,29名专家学者两次联合上书呼吁保护老城南。老城南的原居民们心情也格外复杂。有急于搬走改善居住条件的,也有舍不得搬的。住在千章巷66岁的杨国顺,就称自己是典型的“穷家难舍”,打父辈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住出感情来了”。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在2011年6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京属于开发强度应当小于20%的“优化开发区域”。按照南京463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计算,在2020年以前,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应当为927.6平方公里,而目前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这个数值,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屈指可数。6.2011年8月28日,厦门市有关部门宣布,厦门环东海域的目标是建设“中国最美丽生态海湾”,打造“海西未来迈阿密”。其中,规划建设的“迈阿密式酒店群”含13个酒店地块,有家庭式的休闲度假酒店,也有商务人士的高端酒店和度假俱乐部式酒店,更有临海别墅,几乎全为五星级。“下了游艇直达酒店。届时,游客将在厚度为50厘米、质地优良的漳州白沙的人工沙滩上徜徉。”人工沙滩是厦门市这几年开发旅游房产业的一大法宝。但沙子是天然形成的,人造沙滩不仅减弱了原先湿地具有的净化水质能力,沙子更是屡屡流失。而补沙就得采沙,又是对其他地方环境的一种破坏。投资3亿人民币、2007年9月才投入使用的号称福建最大的人造沙滩观音山人造海滩,被2009年的台风“莲花”打回了原形——大量的海泥被送到这块人工建造的黄金沙滩上,整个沙滩变成了泥滩。近年来,厦门一直通过围填海扩大城区面积,自然岸线保留不多,到处是人工岸线。曲折的岸线没有了,已变成平直;海湾没有了,变成了陆地。厦门原来是海岛城市,到现在却变成了海湾城市。“滩涂对厦门很重要。原先污染排到海里,都是滩涂降解。滩涂消失后,对水质净化影响很大。”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陈工程师说,厦门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90%多,但水质却一直没有改善,与填海带来的影响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厦门受台风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围填海进程,许多原本可以作为台风来临时缓冲区域的滩涂等潮间带,已经完全被水泥路和一幢幢酒店、海景房所替代,一旦有大台风或海啸降临,不能不令人担忧。7.文昌路横贯扬州城,路边不时闪现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座古塔,“镇守”市中心的则是明朝文昌阁,而让这些古董给车流让路的念头,一次次被否决。坐在铺着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扬州“双东”街区老街坊吴德祥很开心,因为今年用上了抽水马桶。“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扬州市12个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的每幢民居逐一修缮。目前,已有上千户古城民居完成了修缮,政府为之投入近10亿元。“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木香园主人徐鹏志说:“这几年,老城冒出了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以中老年居多,他们多为工薪族,花十几万元,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虽仅几十平方米,也是享受精致扬州,传承精致扬州。”他认为,设施便利,环境精致,老城照样能吸引年轻人,“园主中就有30多岁的。”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存留,这在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少见。2000年,扬州确立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目标,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很多古城建设的经验,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只“补牙”(修缮危房)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