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大农场”标签

大农场

在众多利益集团中,工商企业利益集团、农场主利益集团分别由大企业家和大农场主组成,财力雄厚,与政府决策者关系密切,因而具有比其他利益集团更大的影响力。而代表劳动人民的众多利益集团影响力却很小。材料反映了(   )

A.利益集团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B.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

C.利益集团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D.利益集团的财力雄厚

查看答案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

①劳动力

②市场

③技术

④资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这一事件A.推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C.标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D.使资本原始积累达到高潮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美国的各种银行都有这样一种倾向:业务范围仅限于大农场主、大牧场主、沙龙和建筑公司等,农民则很难得到贷款。年轻的未来金融巨子——贾尼尼则提出不同的主张,他认为以前大多数银行“扎实稳健”的银行政策实际上是被动的,银行应当增加向小户的贷款。他公开宣传自己的主张,组成为大众开办的大众银行,小贩、农民、小业主都成为股东,而不仅仅是主要客户,并为此目标积极工作。因此,深得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最终贾尼尼成为全美乃至业界最大一家银行的总裁。贾尼尼所采用的细分变量主要是()细分。A.地理B.人口C.心理D.行为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美国的各种银行都有这样一种倾向:业务范围仅限于大农场主、大牧场主、沙龙和建筑公司等,农民则很难得到贷款。年轻的未来金融巨子——贾尼尼则提出不同的主张,他认为以前大多数银行“扎实稳健”的银行政策实际上是被动的,银行应当增加向小户的贷款。他公开宣传自己的主张,组成为大众开办的大众银行,小贩、农民、小业主都成为股东,而不仅仅是主要客户,并为此目标积极工作。因此,深得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最终贾尼尼成为全美乃至业界最大一家银行的总裁。贾尼尼的市场定位战略是()。A.初次定位B.重新定位C.对峙定位D.回避定位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美国的各种银行都有这样一种倾向:业务范围仅限于大农场主、大牧场主、沙龙和建筑公司等,农民则很难得到贷款。年轻的未来金融巨子——贾尼尼则提出不同的主张,他认为以前大多数银行“扎实稳健”的银行政策实际上是被动的,银行应当增加向小户的贷款。他公开宣传自己的主张,组成为大众开办的大众银行,小贩、农民、小业主都成为股东,而不仅仅是主要客户,并为此目标积极工作。因此,深得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最终贾尼尼成为全美乃至业界最大一家银行的总裁。贾尼尼银行采用的目标市场涵盖战略是()。A.无差异市场营销B.差异市场营销C.集中市场营销D.大量市场营销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美国的各种银行都有这样一种倾向:业务范围仅限于大农场主、大牧场主、沙龙和建筑公司等,农民则很难得到贷款。年轻的未来金融巨子——贾尼尼则提出不同的主张,他认为以前大多数银行“扎实稳健”的银行政策实际上是被动的,银行应当增加向小户的贷款。他公开宣传自己的主张,组成为大众开办的大众银行,小贩、农民、小业主都成为股东,而不仅仅是主要客户,并为此目标积极工作。因此,深得广大下层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最终贾尼尼成为全美乃至业界最大一家银行的总裁。这种目标市场涵盖战略的特点有()。A.服务对象比较集中B.对子市场比较了解C.比较容易在子市场获得优势地位D.一旦市场情况突然变坏,企业可能陷入困境
查看答案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各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瓦特的双向蒸汽机原理示意图

材料二: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农业走向现代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机械化大农场迅速发展。

——《世界历史》

材料三: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

——《世界历史》

(1)材料一是某次工业革命的一项重大发明,这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有何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其直接动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瓦特的双向蒸汽机原理示意图

材料二: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农业走向现代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机械化大农场迅速发展。

——《世界历史》

材料三: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  

——《世界历史》

材料四: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7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3—5年。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请回答:(1)材料一是某次工业革命的一项重大发明,这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这一发明对人类有何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直接动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四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查看答案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4分)(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和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材料二: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摘编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800多个增加到9300多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利润等12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拆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

——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概括这种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西欧和北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雇佣经营的衰落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大陆新垦地的大量开发,粮食生产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工资大大上升。这样大量雇佣型大农场因利润下降而被家庭农场排挤。19世纪晚期,各国政府还纷份建立起了由社会公共部门支持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力图提高本国农业的竟争力,以对付日益激烈的世界农产品竟争局面。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农民还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社等,以加强自己与外界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又保持了家庭经营的特色,以发挥白身的优势。

——摘编自文礼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失败》

材料二从1897年开始中国才引进农具,所引进的农具也主要是使用人力或畜力的改良农具.如洋犁、马耙,刈麦器、玉蜀黍自束器等。并且这些农具与使用机械动力的现代农具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不太明显。此外,近代中国农村内部存在着众多阻碍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不利条件。例如中国封建家长制,即以家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家庭的家长(主要是男性长者)为核心,对家庭日常劳作和日常生活的所有一切方面,包括日常劳作中的劳动分工、劳动协作,日常生活的采购、消费、积蓄乃至最后家庭财产的分割等一切方面都由家庭的家长决定和分配。

——摘编自王瑞等《近代中国农业经济落后原因综论》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与同时期欧美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并谈谈你对近代中西方农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业农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表1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摘自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农业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