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储备局”标签

储备局

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具体职责是()。

A、负责中央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

B、牵头制定采购计划、品种目录和标准

C、根据应急管理部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

D、提出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近代美元纸币独特的印刷工艺说法错误的是()。

A.在钞纸上印刷背面的凹版绿色图案

B.印刷正面黑色的凹版主体图案

C.在正面套印钞票的序列号(连号)和美国国库印记

D.部分券类还在背面加印美国联邦储备局行印记

查看答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30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抓紧成立粮油供应应急保障小组,确保粮油供应()、(),全力服务疫情防控。

A、不脱销

B、不断档

查看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近代美元纸币独特的印刷工艺说法错误的是()。

A在钞纸上印刷背面的凹版绿色图案

B印刷正面黑色的凹版主体图案

C在正面套印钞票的序列号(连号)和美国国库印记

D部分券类还在背面加印美国联邦储备局行印记

查看答案
强国挑战答题答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30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作出安排部暑,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抓紧成立粮油供应应急保障小组,确保粮油供应____、____,全力服务疫情防控。

A、不脱销

B、不断档

查看答案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把夏粮收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认真落实(),健全机制,强化协同,压实责任,综合施策,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A、粮食统计省长责任制
B、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C、粮食种类省长责任制
D、粮食产量省长责任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提出后人所称的“维尔纳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国货币趋同直至确定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建立某种类似“欧洲联邦储备局”的机构确定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其目的是:

A.发展卢森堡经济

B.实现欧洲货币统一

C.实现欧洲政治一体化

D.削弱法德在欧共体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08年,金融危机令金属价格大幅下跌,需求减少,有色金属行业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收储计划,国家储备局共采购了30万吨铜、59万吨铝和19.5万吨锌,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稳定商品价格并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上述说明金属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呈(),属于()对基本金属价格的影响。

A.正相关,国家产业政策

B.正相关,国家贸易政策

C.负相关,国家产业政策

D.负相关,国家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两决定一意见”是指:《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决定》《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强()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的实施意见》。

A、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安全稳定廉政工作

B、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C、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D、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安全稳定廉政工作

查看答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两决定一意见”是指:《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决定》《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强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的实施意见》。填入横线处的依次为()。

A.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安全稳定廉政工作

B.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C.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D.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安全稳定廉政工作

查看答案
某国进口商主要从澳大利亚和美洲地区进口原材料,因外汇储备局主要为澳元和美元。该企业每年签订价值为70万澳元的订单,约定每年第二季度完成付款和收货。由于合作稳定,该企业和澳大利亚出口方约定将业务中合约金额增加至150万澳元,之后该企业和美国某制造商签订了进口价值为30万美元的设备和技术。预定6月底交付货款,4月的外汇走势来看,人民币升值态势未改,中长期美元/人民币汇率下跌,澳元/人民币同样下跌。5月底美元/人民币处于6.33附近,澳元/人民币汇率预期走高肯能。该企业该怎么做规避风险()。 A买入澳元/美元外汇,卖出相应人民币B卖出澳元/美元外汇,买入相应人民币C买入澳元/美元外汇,买入美元/人民币D卖出澳元/美元外汇,卖出美元/人民币
查看答案
某国进口商主要从澳大利亚和美洲地区进口原材料,因外汇储备局主要为澳元和美元。该企业每年签订价值为70万澳元的订单,约定每年第二季度完成付款和收货。由于合作稳定,该企业和澳大利亚出口方约定将业务中合约金额增加至150万澳元,之后该企业和美国某制造商签订了进口价值为30万美元的设备和技术。预定6月底交付货款,4月的外汇走势来看,人民币升值态势未改,中长期美元/人民币汇率下跌,澳元/人民币同样下跌。5月底美元/人民币处于6.33附近,澳元/人民币汇率预期有走高的可能。该公司操作为买入澳元/美元外汇期货合约,澳元/美元汇率为0.9730,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3275,该企业和该金融机构签订了1个月到期的美元/人民币远期合约,约定以6.3275的汇率价格美元,卖出相应的人民币,则该公司需花费()人民币成本。

A.1235.289

B.1116.265

C.1115.236

D.1113.324

查看答案
2005年6月28日下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提交了200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等近10个部委都被点名批评。2003年至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由体彩管理中心向所办的两家公司支付体彩发行费,但支付费用超过实际需要,扣除全部成本费用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58亿元。在对水利部及7个流域机构和15个省区市水利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时,查出滞留资金35亿元,其他违规资金近14亿元。2003年,18所中央部属高校未经批准收费,超标准、超范围收费等共计8.68亿元。部分高校在招生入学环节的违规收费和不规范收费尤为严重。截至去年8月,国家物资储备局尚有1994年以前累计借出的各类储备物资14亿多元未收回,部分已经损失。卫生部和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自2001年以来,收取药品和医疗器械厂商等支付的各类折扣、回扣等约3亿元。2003年至2004年8月,他们又违规向患者多收费1127万元。国土资源部、民航总局所属空中交通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3个部门违反规定擅自建设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在对中国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审计中,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f--I题和案件线索金额超过715亿元。可以说,这次的审计报告又是一次“风暴”。请问:(1)什么是审计监督?(2)我国连续上演的“审计风暴”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11个月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 美联储2003年11月6日宣布,为刺激疲软的经济,降低利率半个百分点,这是11个月以来美国央行首次降息。据路透社消息,目前美国联储利率已经降到1.25%,是41年来的最低点。联邦储备局在宣布降息时说:“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是做出降息决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联储局所说的地缘政治危险指的不外乎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此前,美国金融界普遍估计联储会只会降息0.25%o股市专家认为,虽然华尔街仍然对战争是否发生的不定因素持观望态度,但是半个百分点的大幅减息将有助于推动股市走出低谷。在联储局做出最新降息决定之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最新报告说,美国经济不一定已经走出衰退期。专家认为,美国减息很可能促使欧盟各国纷纷仿效。在过去一年中,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基本没有变化。与此同时,外界普遍估计在中期选举中巩固了众议院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很可能迅速通过公司减税法案,试图通过减少公司企业税务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经济学家们说,由于日本与欧洲的经济仍旧十分疲软,美国的复苏仍需要时日。在宣布大幅降息时,联储局官员说:“更多的不定因素,部分归咎于目前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束缚着支出、生产和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联储局警告说,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应期待联邦储备再次降低利率,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危险与经济进一步衰退危险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一些经济学家现在警告说,大幅降低利率并不能保证经济复苏。虽然2003年前8个月的经济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在漫漫走出谷底,但是依据上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开始下滑,给经济复苏的前景在此蒙上阴影。经济学家指出,从最新数据看,尽管利率已经降到41年采最低点,可是美国消费者已经普遍不情愿过多借贷、不愿意继续超前消费。简述货币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11个月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 美联储2003年11月6日宣布,为刺激疲软的经济,降低利率半个百分点,这是11个月以来美国央行首次降息。据路透社消息,目前美国联储利率已经降到1.25%,是41年来的最低点。联邦储备局在宣布降息时说:“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是做出降息决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联储局所说的地缘政治危险指的不外乎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此前,美国金融界普遍估计联储会只会降息0.25%o股市专家认为,虽然华尔街仍然对战争是否发生的不定因素持观望态度,但是半个百分点的大幅减息将有助于推动股市走出低谷。在联储局做出最新降息决定之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最新报告说,美国经济不一定已经走出衰退期。专家认为,美国减息很可能促使欧盟各国纷纷仿效。在过去一年中,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基本没有变化。与此同时,外界普遍估计在中期选举中巩固了众议院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很可能迅速通过公司减税法案,试图通过减少公司企业税务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经济学家们说,由于日本与欧洲的经济仍旧十分疲软,美国的复苏仍需要时日。在宣布大幅降息时,联储局官员说:“更多的不定因素,部分归咎于目前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束缚着支出、生产和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联储局警告说,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应期待联邦储备再次降低利率,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危险与经济进一步衰退危险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一些经济学家现在警告说,大幅降低利率并不能保证经济复苏。虽然2003年前8个月的经济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在漫漫走出谷底,但是依据上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开始下滑,给经济复苏的前景在此蒙上阴影。经济学家指出,从最新数据看,尽管利率已经降到41年采最低点,可是美国消费者已经普遍不情愿过多借贷、不愿意继续超前消费。简述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查看答案

11个月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 美联储2003年11月6日宣布,为刺激疲软的经济,降低利率半个百分点,这是11个月以来美国央行首次降息。据路透社消息,目前美国联储利率已经降到1.25%,是41年来的最低点。联邦储备局在宣布降息时说:“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是做出降息决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联储局所说的地缘政治危险指的不外乎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此前,美国金融界普遍估计联储会只会降息0.25%o股市专家认为,虽然华尔街仍然对战争是否发生的不定因素持观望态度,但是半个百分点的大幅减息将有助于推动股市走出低谷。在联储局做出最新降息决定之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最新报告说,美国经济不一定已经走出衰退期。专家认为,美国减息很可能促使欧盟各国纷纷仿效。在过去一年中,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基本没有变化。与此同时,外界普遍估计在中期选举中巩固了众议院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很可能迅速通过公司减税法案,试图通过减少公司企业税务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经济学家们说,由于日本与欧洲的经济仍旧十分疲软,美国的复苏仍需要时日。在宣布大幅降息时,联储局官员说:“更多的不定因素,部分归咎于目前不断增加的地缘政治危险,束缚着支出、生产和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联储局警告说,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应期待联邦储备再次降低利率,因为目前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危险与经济进一步衰退危险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一些经济学家现在警告说,大幅降低利率并不能保证经济复苏。虽然2003年前8个月的经济数字显示,美国经济在漫漫走出谷底,但是依据上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消费者信心开始下滑,给经济复苏的前景在此蒙上阴影。经济学家指出,从最新数据看,尽管利率已经降到41年采最低点,可是美国消费者已经普遍不情愿过多借贷、不愿意继续超前消费。试说明美联储将利率调低至1.25%,是否能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查看答案
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
D部长: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践踏事件等等。
实际上,突发公共事件主要不是来自这个领域。政府具有很强的动员机制,因此,遇到非典的情况政府的控制很及时,非典并没有证明中国的控制能力不强,而证明了动员机制在起作用。而且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突发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突发事件。
主持人:刚才您说的如何界定公共突发事件,是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细化什么是公共突发事件,一般的交通事故每年的死亡率非常大,就个案来讲,一个一个形成不了一个公共突发事件。比如火灾以前曾经是公共突发事件。
  D部长:17世纪初伦敦发生的大火,是导致国际消防队建立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首先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下面请网友自由提问。
  网友“多多到天堂去了”:请问,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预案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D部长:从现在开始,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来自于海啸、地震,包括大的飓风,这类灾害以及灾害的严重影响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对这些灾害,一个有组织的政府是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比如有防灾委员会、防洪局、地震局等,这些都已经常规化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比如征地引起老百姓集体的诉讼、集体上访。上次由于新闻界的关注,把一个大学生死亡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最后导致我们把遣返站变成救助站,这恐怕是今后应该更加注意的。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东欧普遍发生橙色革命,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有可能发生。这种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断。
主持人:我们在访谈前沟通的时候曾经提到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我们谈到大学生死亡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新类型的事件出来以后,相应的应对机制也有可能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机制。
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D部长: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的居民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它抑制了。
网友:丁部长,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危机?我们今天探讨的所有危机,这个问题太大了。
  D部长:突发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已知的,一种是未知的。非典属于未知传染病,突发事件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卫生防疫体制有效,就会及早发现这种病,及早隔离,而不会成为公共事件。由于卫生防疫体制本身出现问题,一直到出现小规模流行的时候,才引起了我们的警觉,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就变成了公共事件。但是在变成突发公共事件之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回应,就抑制住了,最后降低了公共事件的危害,但实际代价并不小,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感染了非典,相当多的非典患者还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网友“雪夜的情怀”:我国是否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D部长:7月2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人大开会的时候,各个代表提出应当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这个意见已被国务院认真执行,7月2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这个预案是由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部门应急预案组成,有相当省部级机构已编制了自己的应急预案。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应当说已初步建立。
主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思路大体是一个体系吗?
  D部长:非典以后,相当多的境内外学者向国务院建议要成立国务院或者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被国务院内部讨论否定了。原因是,既是突发事件,有很多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主持人: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您认为,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吗?
  D部长:当前我国是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我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入世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比如社会保障系统,养老系统保障不到两亿人,参加医疗保险城里人还不到一半,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有些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很快,包括一些大的建设、道路、水库、征地等等。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害,因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是高发期,并不是说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有它一定的规律。
主持人: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也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里。
  D部长:比如海啸,已经有很多年在中小学地理书中它都不是重点内容,但东南亚的海啸,因为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小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即将发生的海啸,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大家又认为应该纳入教材了。但是我认为这是偶然事件。
网友“有遥远的地方吗”:灾害频发从哪几个方面考验民政、财政和卫生等方面的救灾应急反应?
  D部长: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的富余财力,包括各物资储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这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政府是否成熟的表现。我们不能动不动一遇到自然灾害就到国际上呼吁救中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所以我国在这方面一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我们过去政府体制机构建设中就已经注意到,我国有粮食储备局、银行储备,财政也留有余地,包括我们为民政部准备的救济款。
  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年的财政预算,如果不够,中国老百姓储蓄的积极性特别高,已经相当于我国一年的GDP,中国未雨绸缪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不存在没有储备的问题。另外,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唐山地震救
查看答案
给定资料
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今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事件、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调整。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主持人: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政府能力的指标?
D部长:首先,我们要厘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它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
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到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踩踏事件等等。
实际上,突发公共事件主要不是来自这个领域。政府具有很强的动员机制,因此,遇到非典的情况,政府的控制很及时,非典并没有证明中国的控制能力不强,而证明了动员机制在起作用。而且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突发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突发事件。
主持人:刚才您说的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是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细化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一般的交通事故每年的死亡率非常大,就个案来讲,一个一个形成不了一个突发公共事件。比如火灾以前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
D部长:17世纪初伦敦发生的大火,是导致国际消防队建立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首先我们理解了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下面请网友自由提问。
网友"多多到天堂去了":请问,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预案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D部长:从现在开始,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来自于海啸、地震,包括大的飓风,这类灾害以及灾害的严重影响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对这些灾害,一个有组织的政府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比如有防灾委员会、防洪局、地震局等,这些都已经常规化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比如征地引起老百姓集体的诉讼、集体上访。上次由于新闻界的关注,把一个大学生死亡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最后导致我们把遣返站变成救助站,这恐怕是今后应该更加注意的。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东欧普遍发生橙色革命,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有可能发生。这种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断。
主持人:我们在访谈前沟通的时候曾经提到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我们谈到大学生死亡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新类型的事件出来以后,相应的应对机制也有可能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机制。
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
D部长: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的居民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它抑制了。
网友:D部长,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危机?我们今天探讨的所有危机,这个问题太大了。
D部长:突发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已知的,一种是未知的。非典属于未知传染病,突发事件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卫生防疫体制有效,就会及早发现这种病,及早隔离,而不会成为公共事件。由于卫生防疫体制本身出现问题,一直到出现小规模流行的时候,才引起了我们的警觉,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就变成了公共事件。但是在变成突发公共事件之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回应,就抑制住了,最后降低了公共事件的危害,但实际代价并不小,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感染了非典,相当多的非典患者还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网友"雪夜的情怀":我国是否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D部长:7月2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人大开会的时候,各个代表提出应当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这个意见已被国务院认真执行,7月2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这个预案是由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部门应急预案组成,有相当多的省部级机构已编制了自己的应急预案。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应当说已初步建立。
主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思路大体是一个体系吗?
D部长:非典以后,相当多的境内外学者向国务院建议要成立国务院紧急状态委员会或者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被国务院内部讨论否定了。原因是,既是突发事件,有很多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就可以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主持人: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您认为,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吗?
D部长:当前我国是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我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特别是人世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比如社会保障系统,养老系统保障不到两亿人,参加医疗保险城里人还不到一半,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有些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很快,包括一些大的建设、道路、水库、征地等等。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害,因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是高发期,并不是说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有它一定的规律。
主持人: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也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里。
D部长:比如海啸,已经有很多年在中小学地理书中它都不是重点内容,但东南亚的海啸,因为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小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即将发生的海啸,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大家又认为应该纳入教材了。但是我认为这是偶然事件。
网友"有遥远的地方吗":灾害频发从哪几个方面考验民政、财政和卫生等方面的救灾应急反应?
D部长: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的富余财力,包括各物资储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这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政府是否成熟的表现。我们不能一遇到自然灾害就到国际上呼吁救中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所以我国在这方面一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我们过去政府体制机构建设中就已经注意到,我国有粮食储备局、银行储备,财政也留有余地,包括我们为民政部准备的救济款。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年的财政预算,如果不够,中国老百姓储蓄的积极性特别高,已经相当于我国一年的GDP,中国未雨绸缪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不存在没有储备的问题。另外,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唐山地震救灾的经验,武警部队和野战军如何协同。这回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了四个级别,在不同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