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搜题 > “保国会”标签

保国会

19世纪末,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开办万木草堂

B.成立保国会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

查看答案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举办的影响较大的学会有()

A.强学会

B.南学会

C.保国会

D.孔教会

查看答案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组织的维新团体是()
A.强学会
B.孔教会
C.保国会
D.兴中会

查看答案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学会主要有()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保国会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

B.强学会的成立

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

D.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B.与民族危机加剧有关

C.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团体

 

查看答案
“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查看答案

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组织保国会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第一次上书光绪帝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描述的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保川会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京、津、沪、穗是维新变法活动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下列有关当时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团体对应有误的是

A.京——《中外纪闻》、保国会  

B.津——《国闻报》、时务学堂

C.沪——《时务报》、强学会   

D.穗——《知新报》、万木草堂

查看答案

下列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出现在1895年的是①清政府失去东亚强国地位②维新派发起爱国救亡运动③重庆等开始成为开放的商埠④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康有为冲破清代结社禁律的传统组建了强学会、保国会,但相继被查封。庚子之役后,清廷相继颁布商会、农会和工会的《简明章程》。这表明学会社团

A.实现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B.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出现

C.促进了社团法制的进步

D.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查看答案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及其影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著有《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礼教

B.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

C.呈递《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

D.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捍卫本阶级利益,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保国会的成立推动预备立宪运动的出现

B.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C.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发动二次革命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战争开始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三月廿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皆与儒家经义相合,故致其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皆与儒家经义相反,専致其弱。康有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传统儒家思想?B.推动民众觉醒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减少变革阻力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臵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该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该事件有何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2:甲午一役之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一爆发者也。

——蔡锷《军国民篇》

材料3: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4:庚子年间流传的一件揭帖,把怨恨“贼子通洋保国会,不久落头归阴城”列为“上帝今有七怒”之一。

——《义和团杂记》

材料5:“(义和拳)酿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

——秋瑾《精卫石》填词

(1)根据材料1、2、3,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2)根据材料4回答,义和团对维新派态度如何?原因何在?

(3)根据材料5回答,秋瑾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秋瑾的评价有何不足?

 

查看答案